高职英语教学中语用错误分析与对策

2014-08-22 08:52
科技视界 2014年35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职语言

潘 婷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纵观高职英语教学,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职场中人际间的英语交流能力。然而,现今高职英语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模式依然是“知识型教学”。它是指教师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而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如何正确的在正确的职场环境下说英语。根据对大量高职学生英语使用测试结果表明,即使学生有良好的语法知识和大量的词汇,在与外国人交谈时,他们依然经常犯错误。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首先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两个语用学中的术语,“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每一个词或句子都有它自己的意义,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每个句子只有一个固定的意义。在不了解上下文和话语环境的情况下,人们常常引起误解。

由此可见,了解学生常见语言错误,教会学生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下使用适当的语言是高职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1 在英语学习中常见的语用失误

语用能力(有效地运用语言以达到特定的目的和了解语言在语境中的能力)可分为两部分——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当谈论到语用语言能力,它不仅包括使用语法规则和使句子正确的能力,而且还包括使用语言在特定的情况下成功地沟通的能力。语用能力差会导致语用失误,而语用失误包括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1.1 语用语言失误

一般来说,我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语言语用失误,如违反语言使用规则,使用中国式英语,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而不知道其真正的意义,以及不考虑语用环境和听众的差异。

高职学生往往过于熟悉汉语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们经常使用一些不恰当的英语表达。例如,

A:Thanks a lot.That’s a great help.

B:Never mind.

当有人说“谢谢你”时,我们不会回答“没关系”,只有在别人说“对不起”时,我们说才说“没关系”。因此,在这个对话中,正确的表达是“You’re welcome”。

使用中国式英语是中国学生的一个大问题。这是那些刚开始学习语言的学生的普遍现象。有一些表达仅仅根据句子的结构和语法来看似乎很正确。然而,在不同的对话中它会出现不同的意义。例如,

A:Is it a good restaurant?

B:Of course.

“of course”并不总是等于汉语中的“当然”。在这里,B想给A肯定的回答。然而,他用一句“of course”,他误以为这样的回答意味着说话人的询问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英语中此回答”of course”意味着“只有一个愚蠢的外国人会问这样的问题!”或者是“多么愚蠢的问题!”。因此,这样的回答会让你给人留下一个粗鲁的印象。

有些学生只知道用某种固定的方式来回答一个问题。他们不考虑一个句子的真正内涵。例如,

A:Can you answer my question,Carl?

B:Yes.

A是一个老师。显然,他想让B回答这个问题,但B却错误的以为这只是一个询问。

学生往往忽视一个完整的句子可能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学生总是习惯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来回答一个问题。然而,这并不总是合适的,有时完整的句子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例如,

A:John,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B:Yes,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如果你使用简单的表达“Yes,I have”,回答将会很完美。然而,B使用完整的句子来代替。结果,它给人留下的印象是B厌倦了回答这样的问题,或者他正在发脾气。

当你不同的听众聊天时,一定要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否则,它会造成语用失误。

例如,A和B是很好的朋友。A想让B帮助他,说:

“Could you possibly help me with the luggage?”

这种表达太有礼貌,会让人感到不安,他们两个是好朋友,因此

“Help me with the luggage””就可以了。

1.2 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常常发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社交语用失误。比如,中国式的价值判断和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的不同的评价。

一般来说,谦虚在中国是一种美德。然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如英国和美国,这正好相反。例如,

A:You speak beautiful English.

B: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

中国人常常否定别人的赞美,但在英国或美国,相对来说人们总是乐于接受它并说 “谢谢你”来表达友善。所以最佳回答应该是“Thank you.Ihad very good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y”。

再举一个一个例子,“Hello,teacher Smith.”。

实际上,我们可以叫他”Peter Smith”,“Mr./Professor Smith” 甚至是 “sir”,但不能说”teacher Smith”。

价值判断的差异也会造成社交语用失误。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价值判断。比如和“自由”和“不自由”密切相关的信息在西方国家是禁忌的话题。让我们看下面的对话:

从语言上看,这些句子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你从社会语用学观点来看,他们是完全不合适的措辞。如果你和别人这样交流,别人会以为你是干涉别人的私事,会认为你是非常粗鲁的。

再举一个例子,车上的一个学生想给来自西方国家的一个老女人让座。他说,“Please sit down,Mrs.Green.You are old“。尊重老年人在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美德,但西方的人不接受这种尊重,尤其是老年妇女。如果你说“You are old”,她会认为这是一种对她的侮辱。

2 帮助学生提高语用能力的途径

高职老师在课堂中往往只注意句子的分析或让学生多听以及尽可能多地说英语。然而,为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注意另外一些重要的东西,例如语用知识的教学,帮助语言教学,提高课堂质量以及加强对英美文化背景教学。

2.1 语境中的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了达到同一个交流的目,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为某个意思并不意味着与它对应的只有一句话。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不同的句子叫人把车借给我们。

1)Would it be possible for you to lend me your car?

2)Could you lend me your car?

3)Will you lend me your car?

4)Lend me your car!

5)You must lend me your car.

句子1似乎是很有礼貌,而句子5似乎很粗鲁。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想从别人那里借一支笔,你可以说,

1)Give me a pen.

2)How about letting me use your pen?

3)Could you lend me a pen?

4)I forgot my pen.

5)Lend me a pen,please.

同样地,一个特定的语言形式也可以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例如,“it’s raining”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含义,

1)Stating the fact(show the weather of that day objectively)

2)Showing one’s wish(we’d better not go out)

3)Warning(close the doors and windows please)

4)Showing one’s complaint(the weather here is boring)

还有,”Lights,please”有两个不同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解释为“开灯”也可以解释为“关灯”。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组织句子的一般规律,也应该让他们明白句子使用的习惯。例如,英语中的祈使句并不总是意味着命令。来看这三个句子,

1)Be quiet.

2)Have some coffee.

3)Give us our daily bread.

在这三句话,只有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发布明明,和接下来的两个句子的意思,分别为邀请和要求。

2.2 不同环境下的语言的不同含义

目前,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主要使用短语意义的解释和分析句子结构等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如何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地使用这些短语和句子。这种教学语言形式,没有考虑到语用知识,没有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成功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介绍词的一般用法,还应该给学生们一些相关的文化信息,比如,让我们看看这单词“bad”。如果我们只是解释为“坏”或是“不好”,那肯定是不恰当的。例如,“He’s a bad boy”并不一定意味着男孩真是糟糕。如果我们把一句“He’s got his doctor’s degree”放在此句子之后,这个句子实际上真正的意思是“他是个伟大的人”。我们都知道 “He’s a fine friend”这句话的意思。但如果你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而你的朋友经过却没有关注你或是帮助你。然后你对别人说“He’s a fine friend”,这个就句子就有了相反的意思。“bank”是另一个例子。没有特定的环境,我们不能肯定这个单词的真是含义。例如,在句子 “Let me drive you to the bank”,“bank”有两层含义:“河岸“与”银行“,

以单词“well”作为另一个例子。这是英语中一个很常见的副词,意思是“好的”,如“He works well”。然而,这仅仅是这个词的解释。事实上,当我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它总是出现在句子的开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把它解释为“好的“,我们应该考虑的上下文。例如,

1)Well,that is over.(feel pleased with and derive comfort from something or be relieved)

2)Well,you may be right.(agree somebody and give in)

3)Well,who was it?(start the talking again)

4)A:How long have you known him?

B:Well,Ishould say about five years.

5)A:Do you have an umbrella with you?It’s raining.

B:Well,Inever thought it would rain!

6)A:Do you like this film?

B:Well,no,not really.

7)A:How do you like this dress?

B:Well,the colour is nice.

在这里,在句子(4)中,说话者用了 “well”是为了省时间,它的意思是“等一等,让我想一想”。在句子(5)中”well”表明说话者的惊讶,因为他没想到竟然会下雨。在句子(6)中,说话者用“well”来表达他的犹豫,因为他知道,A要他给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却做不到。“well”经常可以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在句子(7)中就是这种这种情况,这样的话听众不会听了太不高兴。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可以轻松的知道一个词或短语或句子的意思,因为他了解话语环境和文化背景。但在普通高职学生来说,因为东方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正确的理解和恰当的运用英语的保证,而教师应尽力让学生知道东方与西方的文化背景,如问候,告别,介绍,感谢和应答,道歉,后悔,要求,禁止和警告,赞美,禁忌以及价值判断等。教师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例如,他们可以解释一些短语和句子的意思,在真实的语境中与学生做一些练习。同时,引导学生看一些英语电影,读一些小说或者鼓励他们与外教交流,这些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英语。高职学生热爱网络,教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在网上冲浪时多学习西方文化知识。所有这些都对学生很有帮助。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只有加强语用知识的教学,才可以真正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

[2]Pierre Bourdieu,Language&Symbolic Power[J].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3]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

[4]外教社.大学英语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高职语言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