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植入本土素材的思考

2014-08-25 15:23李剑锋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时代性例子政治课

李剑锋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教学中植入时代性、本土性素材,是新课改的亮点之一。教学中,理论例子化,有利于让学生在生活的天地中学习,并获得具体的、全面的、能力与素质兼收的效果。广大教师对在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中植入时代性、本土性素材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了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少违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现象。

从所取得的成效来看,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认真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吃透教材,领会教育的精神,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植入时代性、本土性素材,因而将每一节课都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并理解知识,提升素质。这种教学既实现了“会教”,也实现了“教会”,是新课改所需要的结果。

但在现实教学中,却出现了以下现象:1.课堂追求哗众取宠的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而牺牲了效果;2.大量收集时代性、本土性素材,但材料未经取舍就在课堂上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出来,把课堂教学当成放映室;3.为了吸引学生,课堂上利用现实中的反面网络信息,并片面、夸大事实,抨击社会,抹黑社会,误导学生;4.将短期、表面的现象充塞于课堂,把课堂教学变成收集信息并向学生罗列信息的平台。

“学生的认识存在社会性偏差,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阅历尚浅,所获得的信息较为片面零碎,不利判断;另一方面也有来自社会固有心理的影响。老师应注意在课堂上进行正面引导。”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上,要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学效果,就要结合具有时代性、本土性的素材讲解抽象理论。

为了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达到应有的教育、

教学效果,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 精彩课堂

课堂教学的精彩源于教师本身的内在才华和滔滔不绝的口才,而不是通过大讲笑话来博取学生的欢心。因此,要使课堂精彩,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认真研究教材,留意身边的人与事,善于筛选时代性、本土性素材。

如有一位老师在上《征税与纳税》中“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时,通过学生扮演小品的形式将本地一件违反税法的事例表现得活灵活现,然后从小品中引申出我国的税收性质及违反税法的行为表现。课堂上,掌声不断,学生在欢乐中准确掌握与理解了知识。

相反,有些老师为了引发学生笑声,在课堂上胡乱编讲笑话。如一位老师在讲《征税与纳税》时,课堂上用潮汕话编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县城城管人员要赶走占道卖菜的菜农,而菜农赖着,并求饶说:“同志,你不能赶我,因为我这一担菜要养三个大嫂啰。”“哪三个?”“一个税务嫂(所),一个工商嫂(所),还有一个是城管嫂(所)。”(注:潮汕话“嫂”与“所”谐音。)学生顿时大笑。在学生的笑声中,该老师兴致更高了,继续讲笑话,课堂上笑声不断,气氛活跃。然而,我国税收的性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现实生活中违反税法的行为、公民要增强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的监督等内容的学习就靠让学生画教材了。同样的精彩,不一样的结果。

二、引用恰当

时代性、本土性素材例子的引用,是实现抽象理论具体化的必要途径。恰当的例子引用,能给学生带来恍然大悟的感觉。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植入的时代性、本土性素材,需要教师经过严密的筛选而不能信手拈来,使这些例子能够准确、科学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

但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一两个例子用一个学年的情况。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经济常识时,一个学期从头到尾一直用“苹果买卖”的例子,因此这位老师也被学生起了“苹果老板”的绰号;而同校一个来自饶平瓷乡的老师则不厌其烦地几十年如一日在教学中使用关于“瓷器”的例子。这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都植入了本土性素材,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因此提高吗?在课堂上,植入没经过深思熟虑的、风马牛不相及的本土化例子,带给学生的只是不知所云。可见,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现实例子的引用,必须做到合理、恰当,才能增强教学教育的实效性。

三、拨云见日

乌云笼盖天空,人间处处郁闷;太阳露出笑容,世界充满生机。要密切关注变化中的世界,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因此,课堂教学中引用现实例子,是必须的;但在引用现实例子时,教师必须要透过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坚持辩证分析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上,有些老师以“现代鲁迅”自居,专门挑选反面事实并夸大之,让学生感觉到世界是多么的黑暗。这些祖国未来的栋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当他们走上社会又将抱有什么心态呢?

诚然,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密切关注变化中的世界,反面例子不是不能植入,但在引用这些例子时,教师还需要告诉学生这些贪赃枉法者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不可一世的成克杰、陈希同、刘铁男、蒋洁敏……他们最终怎样了?是的,在党内、国家机关中的确存在这样的干部败类,而更多的是优秀的国家干部与合格公民。教师要辩证分析问题,为学生拨去笼罩在他们头上的一片乌云,还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

也有一些老师将流行的网络语言或者生活现象引进课堂,例如“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发酒疯”等等。这些网络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在引用时还要求教师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实现现实例子向理论的转化。

四、相得益彰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学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以往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支教鞭”的时代已经过去,多媒体教学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确实是把我国的基础教育推进了一大步,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具体教学中却存在着把教室变成幻灯室,学生机械地抄幻灯内容的现象。如有一位老师在讲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节课时,40分钟的一节课竟然播放了46张幻灯片,把课上成了图片宣传课。

多媒体仅是一种教学手段,面对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必须清楚,给学生传授知识、提高技能才是目的。因此教学中要处理好传统手段与先进设备之间的关系,要借助先进设备来弥补传统手段之不足,从而实现教学、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总之,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现实化,并不是简单地让生活现象、社会现象进入课堂,而是通过将简单的生活现象、社会现象结合教材理论,透过各种现象分析本质,从而引领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时代性例子政治课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中国共产党党员质量标准演进研究
如此乐观
猴哥来了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复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