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

2014-08-25 05:47杨守业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态度政治

杨守业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映倾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心理状态,它是由认知态度、情感态度和意志态度三者组成的互相关联的统一体。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他们对学习的态度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个人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变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应当渗透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又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手段和途径。

一、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在我国的德育工作中流行一种“政治淡化论”,主张在德育中淡化政治教育,甚至有人一听到政治就反感,把学习政治理论当作政治运动的产物,因而放弃了对学生政治学习态度培养的研究。

2.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的政治课堂上,教师教学就等同于教书,学生学习就等同于读书。传统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使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机和乐趣。所有这些给学生学习政治带来严重的障碍。甚至有的政治教师“照本宣科”,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政治教学缺乏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不但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还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进而产生抵触情绪。

3.教材滞后

现行初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虽经过多次修改并引入了一些新内容,但教材与大变革的社会现实、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严重脱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以冲破旧的观念意识为鲜明特征,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相对于社会变革,中小学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显然落后于社会现实,落后于当代中小学教育的需求,突出表现为教学内容在剖析社会、解释现实上错位,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缺乏深刻的说服力,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二、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策略

1.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有正确的认识,良好的态度才能形成。态度是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得到满足,持肯定态度;需要受到阻碍,则持否定态度。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同时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得到满足和乐趣。

2.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偏好

学习态度是人们内在的倾向,这种倾向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需要通过行为来体现。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表现在他对学习的行为方式上,态度端正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后能及时消化内容。因此,教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应通过教学评价给予不同的信号刺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实施反馈和调整,使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逐步得到强化和巩固,不良的学习态度逐渐消失。一般来说,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兴趣的东西总是持积极态度,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偏好,让学生喜欢学习,热爱学习,能从学习中得到一种乐趣和满足,让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体验角色的内容和含义,使之态度恒定。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教师要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根据实际可以改变教材的教学顺序,甚至改变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如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发现教学法、环节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时空和条件,让学生在政治学科的大课堂中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思想政治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培养的研究,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端正的学习态度,体验学习的快乐。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态度政治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态度决定一切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