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2014-08-25 21:33叶仁主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虎门销烟辛亥革命林则徐

叶仁主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想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有个“活”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将静静的课堂变成一潭死水,将有活力的学生变成僵硬的木头,而应使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充满活力,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本文谈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一、讲究趣味性——把课讲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讲课艺术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喜欢教师所讲授的东西,针对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历史教师要避免枯燥乏味的讲述,要用“兴趣”这个导火索引发学生求知的火花。首先导入新课要力图新颖,新课伊始,就应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各个角落吸引过来,让他们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跟着教师的指挥棒学习知识。如《虎门销烟》一课,该课重点为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可事先绘制一幅林则徐肖像画:手搭凉棚向远方张望,胡须很浓很长像小树林,旁边标明“徐”(长)则(成)林。导入新课时可这样进行:今天我要向同学们引见一位有名的历史人物。在清朝腐朽、国势衰落时,他忧心如焚,胡“徐”浓密得像小树林,这就是“林则徐”。他领导的虎门销烟是怎么一回事?请听下面分解。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快便能记住“林则徐”这个人物名字,而且又想急切了解他及他领导的虎门销烟的情况。所以这一课的效果比较好。导入新课时还可用讲故事、猜谜语、唱歌谣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直观性——把知识学活

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观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的概念,也可以轻易地巩固地系在已经嵌入我们脑中的图画上”。历史知识有些比较枯燥,特别是数字、年代、人名和地名等抽象不好记,这就需要把抽象变形象、直观,使“死”的知识成为“活”的,让学生觉得犹在眼前,只有这样才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以在这方面要多下工夫。在讲《辛亥革命》一课中,武昌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这是重点时间,怎样才能把抽象变形象,让学生迅速记住而且经久不忘呢?有个有效方法就是数字图像化。“9”“10”“10”分别用三面飘扬的小旗代表,三个“1”正好可表示首先起义获得胜利的武汉三镇,这就形成形象直观的板书,使一个死的时间变成一幅活的图画。

又如,为了使知识变得活起来,可亲自制作一些实物教具,使一些复杂的战争场面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再通过生动讲述使学生似乎亲自目睹了几百年前那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争,触景生情,使他们的爱国之心油然而生。例如:甲午海战人物多、头绪乱,过程较为复杂,如果单凭一张历史挂图讲解,效果不会很理想。教师准备教具时,可用橡皮泥或用纸做几只小船,白色代表敌舰,红色代表北洋战舰,需了解的舰像吉野号,邓世昌的致远舰,丁汝昌的定远舰,特别在船上插一小旗表明名称。讲课时,讲台上仿佛放着立体军事地图,把讲台的桌面说成是黄海,把做好的战舰依次摆在两边,中间一道分界线,边讲边移动:讲到被击中的舰就随手稍稍把那只船捏变形了,然后慢慢推向中心线,意思是仍在冲锋;冲锋在前的,把船移动到最前面;被击沉的就从桌面拿走。就这样以船不停地移动反映出当时各个战船情况,这样的课不仅使学生感到新鲜,有浓厚兴趣,而且使课上得丰富多彩,很好达到教学的预定目的。

此外,也可以利用一些情景图、实物照片、实物、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缩短他们与历史的距离,触景生情,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使学生学到知识。

三、发挥主动性——让学生变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就像排演一出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而不能让学生只当观众。要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在课堂上是如此,在课下活动中也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主体、主角。在知识方面、感情方面与学生保持沟通。多启发、鼓励学生思考、发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多给予表扬、鼓励。例如在《辛亥革命》一课即将结束时,可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但却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它为什么失败?”,各抒己见,最后给予归纳,培养学生爱钻研、爱思考的习惯。又如针对清朝当时鸦片走私严重的情况可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清朝的一位爱国官员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一个见钱眼开的家伙又会怎么做?” 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可对他们进行很好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 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组织各种小组,比如历史小报编写组、历史故事小组、历史人物制作小组等等。切实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虎门销烟辛亥革命林则徐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设计初探
林则徐奖“错”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亲历记》
原创音乐剧《虎门销烟》的人物造型创作
运用多媒体课件感知《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对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研究
家乡的世界伟人
留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