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有效历史课堂情境的创设

2014-08-25 21:49周益东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创设历史情境

周益东

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把知识蕴涵于情境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我们倡导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

一、利用历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蕴涵着各种新奇有趣的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以这些历史故事为切入点,通过讲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讲到《夏商西周的兴亡》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讲“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讲到《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昭君出塞”的故事等等。利用历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既可以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又能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提高兴趣、增长见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利用图片、视频创设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视觉接收的信息要占到对外接收信息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说,视觉信息能够对人们产生更加强烈的刺激和吸引力。基于这一认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呈现图片、视频等直观的学习材料,这样可以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由于这部分的历史距离我们的年代非常久远,很多时候光靠凭空的想象,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和加以理解。于是,笔者就在课前准备了很多教学材料,包括一段《疯狂原始人》的动画片段,北京人、山顶洞人头骨复原模型,与北京人同时期的一些动物图片,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图片、装饰品图片等等。当笔者把这些直观的材料一一展现给学生以后,学生对这个时期的历史不但有了很直观的认识,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教师再进行一系列的讲解就顺利多了。

三、利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问题是促使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重要动力,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瞬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有效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例如,笔者讲到“西安事变”这一史实时,就给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张学良当年‘东北易帜以后,对蒋介石始终忠心耿耿,而蒋介石也把张学良视为亲信,但张学良为什么还会突然发动西安事变呢?蒋介石即使看清了日本步步逼近的侵略形势,为什么还是一味地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呢?西安事变以后,如果把蒋介石杀了,会对当时的时局产生什么影响呢?”就这样,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当时的历史情境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思考,使得学生对这些历史问题产生了自己的见解,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境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束缚在座位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如果教师能够把一些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角色扮演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不但能够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且学生可以从更加感性的一面去感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而提升其历史思维能力。例如,笔者讲到《戊戌变法》这一课时,就给学生提供戊戌政变前夜谭嗣同与袁世凯之间的对话情景,然后请三组学生分别扮演谭嗣同和袁世凯,通过对话表演来刻画自己所扮演的历史人物,然后再来比较哪组学生扮演得最为合情合理。就这样,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谭嗣同的一腔爱国热情,体会到他豪爽但却十分天真的想法,同时,也充分感受到袁世凯的阴险狡诈以及对变法失败的预感。可以说,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能够与距今久远的历史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来传授知识的一个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将知识融于情境之中,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种方式更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多花心思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丁书美.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3).

[2]罗中安.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下旬),2009(12).

[3]翟玉香.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尝试及注意的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09(7).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创设历史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