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

2014-08-26 09:32无棣县编办
机构与行政 2014年6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事业单位监管

无棣县编办

近年来,为科学评价事业单位绩效,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客观准确地评价事业单位履行公益服务职责情况,提高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水平,无棣县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监管新模式。2013年,按照先行试点的原则,在教育系统27所中小学和卫生系统11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38个单位稳步开展了绩效考核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调研,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

(一)加强领导,为考核工作提供组织保证。为做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科学评价事业单位绩效,切实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2013年10月,无棣县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为主任,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纪委、组织、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财政、教育和卫生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做到任务明确、机制健全、责任落实,完善了相关配套制度,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深入调研,确定考核试点范围。结合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深入了解事业单位职责履行、科室设置、登记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按照“先行试点,分类推进”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考核试点范围,在教育、卫生系统部分单位先行试点。

(三)因地制宜,出台考核办法。在充分调研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无棣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办法》经县政府县长办公会讨论后,提交县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并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印发。《无棣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得分计入其主管部门的全县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总成绩,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与全县科学发展观考核结合起来,为全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科学设置指标,规范考核程序,确保考核公平公正

(一)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体系。一是合理分配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权重。共性指标占40分,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和社会评价。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主要包括法人登记、证书管理、印章管理、宗旨和业务范围履行情况等内容;社会评价主要进行职责履行、行政效能、转变作风和文明服务等方面的社会满意度测评。个性指标占60分,主要包括主体业务开展情况、经济社会效益和管理运行状况等,充分体现事业单位业务职责履行和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情况,是绩效考核的“重头戏”,加大了个性指标权重。二是注重个性指标设置,做好差异化考核。事业单位的个性指标反映和体现了这一类事业单位的服务内容、职业要求和行业特点,因此在制定个性考核指标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事业单位性质、分布区域和特点,综合考虑不同事业单位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等因素,给不同的事业单位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既对重点工作进行量化细化,又合理区分考核标准和权重,使指标设置更加具有系统性、行业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做好差异化考核。三是广泛参与,做好社会评价。为使社会对事业单位的评价更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让多层级人员参与事业单位的社会测评。随机抽取两代表一委员和服务对象、主管部门中层正职以上人员、以及被考核单位全体人员对本单位测评;借鉴全县科学发展观民意调查结果;积极协调政法、计生、安监、环境保护、国土和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根据部门特点,对被考核单位进行评价,准确地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职责履行、工作作风、文明服务和社会满意度等情况。

(二)规范操作,严格考核程序。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按照自查自评、考核预告、实地考核、确定等次、公示备案和结果运用的程序进行,重点是实地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

在实地考核中,由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成员单位和教育、卫生主管部门人员组成考核组,按照被考核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全体工作人员测评、个别谈话、实地查看、查阅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查单位承担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的步骤进行,最后由考核组确定考核成绩。

在考核结果运用中,一是与干部使用相结合,对连续三年评为A级的,同等条件下,单位主要负责人可优先提拔重用;被评为C级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当年诫勉,连续两年评为C级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或解聘;二是与评先树优相结合,对评为A级的单位,单位主要负责人可确定为年度考核优秀等次;评为C级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得评为优秀等次;三是与机构编制相结合,对评为A级的单位,给予机构编制支持;评为C级的要限期整改。2013年,县编办根据考核结果,并结合全县卫生系统发展实际情况,对卫生系统进行了编制调整,给予考核等次为A级或名次靠前的无棣县碣石山镇卫生院、柳堡镇卫生院、棣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个单位分别核增编制20名、5名、5名;给予考核等次为B级且名次靠后的水湾镇卫生院、小泊头镇卫生院两个单位分别核减编制20名、10名,各项奖惩政策顺利兑现。

三、积极探索,完善机制,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印发了《无棣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委员会工作规则》、《无棣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规则》,明确了考核委员会及成员部门、考核办的职责、职权范围、议事原则、工作机制和办事程序,使绩效考核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建立相关部门监督配合机制。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参与对下属单位的考核,制定好考核的一、二级指标,并对照评分标准量化赋分;政法委、纪检监察、经信、计生、安监、环境保护、国土资源、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被考核单位进行减分认定。在工作中,各部门密切配合、互相协作,有力地推进了绩效考核公平公正开展。

(三)推行定期调度机制。每年第一季度,县事考办下发通知,要求事业单位报送年度目标任务。事业单位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批复的职责任务,结合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部署,拟定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时限,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县事考办审定批复后实施,主管部门将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进度每月报送县事考办。

四、实现共赢,绩效考核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通过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事业单位参与考核的积极性,提高了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了创先争优意识;一方面实现了对事业单位的常态化监管,扩大了机构编制工作的影响力。

(一)提升了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的最大限度发挥是开展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通过考核,更加明确了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属性,社会服务质量和公益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增强了事业单位创先争优意识。通过考核,各单位之间找出了差距,发现了问题,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谋求快速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显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创先争优意识明显增强。

(三)强化了机构编制部门的监管举措。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丰富了机构编制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监管举措,彻底改变了以往监管手段单一、措施乏力等问题,是机构编制部门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工作创新点,已成为促进工作开展的有力抓手。□E:CWK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 监管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事业单位监管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