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及其演唱方法

2014-08-26 06:52杨丛林
艺术评鉴 2014年14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

杨丛林

摘要:鄂尔多斯自古以来山川秀美、景色宜人,以“歌海”的称号闻名于世。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勤劳的鄂尔多斯人民用智慧创造出鄂尔多斯短调民歌这一凝聚了蒙古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品种,将鄂尔多斯人生活及精神文明充分体现出来。本文首先简单概述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种类及其音乐风格,其次从演唱形式及技巧深入研究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演唱方法。

关键词:鄂尔多斯 短调民歌 演唱方法

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具有种类齐全、流传广泛的民歌,被称作是民歌的海洋。鄂尔多斯人日常生活的每一处领域,均生动体现在传唱的民歌中。民歌已成为了鄂尔多斯蒙古人重要的娱乐及教育的方式。我们体会到,发达的民歌艺术必然与成熟的演唱方法相结合,而民歌本身富有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则需通过独特的演唱方式得到实现,进一步研究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演唱方法,对深入了其艺术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概述

(一)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歌种

情歌、酒歌、赞歌及婚礼歌等为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主要歌种。情歌在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此类歌曲在反映男女青年爱慕之情的同时,也将男女双方追求婚姻自由的愿望充分反映出来,如《圆顶帽》等;鄂尔多斯牧民在喜迎佳节、贵客来访或是放牧归来后,均会一边喝酒一边唱歌来庆祝,于是热情的酒歌便被广泛传唱开来;此外,鄂尔多斯人民对祖先、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乃至陪伴的骏马,均有着浓厚的感情,在赞歌中,常常表现出鄂尔多斯人民对家乡、英雄等的赞美之情;婚礼歌产生于蒙古族古老的结婚仪式上,且从婚宴开始一直持续到迎娶新娘,其中,《送亲歌》为鄂尔多斯最具代表意义的婚礼歌。

(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音乐风格

鄂尔多斯民间音乐为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具有特色风格的民间音乐。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等条件因素影响,鄂尔多斯各旗之间的民歌也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例如准格尔旗的短调民歌,其格调优雅,曲调流畅舒展,多采取中速或稍慢的演唱速度,而鄂托克二旗短调民歌的感情十分奔放,歌演唱速度也较快。此外,鄂尔多斯民歌的音乐风格经历了古老的草原长调牧歌时期、长调与短调风格并存时期,直至发展成丰富多彩的短调民歌,并成为了蒙古族传统民歌艺术中的主流。

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演唱方法

(一)演唱形式

独唱为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主要演唱形式,其次便是齐唱。从乐器使用角度还可分为清唱和伴唱等形式。

1.独唱。独唱通常包括清唱及器乐伴唱两种演唱形式。在野外劳动、放牧时,鄂尔多斯牧民多清唱的方式,通过独唱民歌,从而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清唱民歌时,歌声非常的嘹亮高亢,富有穿透力,极具强烈的即兴抒情意义。器乐伴唱一般在室内举行,每当开展民俗活动或家庭聚会时,民歌手便自拉自唱,或是演奏者伴奏,民歌手进行演唱。

2.齐唱。齐唱多出现于宗教祭祀、婚礼仪式或那达慕等活动中,由多人共同演唱。齐唱这种演唱形式具有恢宏的气势、饱满的情绪。短调民歌多以齐唱为主,如《出嫁歌》等。

3.清唱。考验歌手重要标准之一便是清唱。杰出的民间歌手可以曲目不重复、嗓音圆润洪亮地唱上几天几夜。通常情况下,许多歌手都会参加举行的宴会及节日,渐渐形成了演唱竞赛。然而往往只有极少数的歌手能坚持到最后,这些歌手便代表着最高的民歌演唱水平,普遍得到让你们的尊敬。

(二)演唱技巧

从声乐艺术的生理及技术层面分析,气息、喉器、声带、共鸣等,为民歌演唱的根本所在。

1.气息。气息为歌唱的源动力。只有正确运用气息,在歌唱过程中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才可唱出美妙动听,且具有穿透力和持久力的歌声。通过对歌手歌唱状态观察发现,他们站姿极为标准,胸腔挺拔,且处于积极扩张的状态中。在换气及呼吸时,上胸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并将气息完全控制在两肋及腰部周围。在民歌演唱过程中,唱法的动力均来源于深呼吸,一项科学、自然、艺术、有训练的唱法,都离不开呼吸的支持。

2.喉器、声带与共鸣。我们的嗓子不但是说话的器官,同样也是进行演唱歌曲的乐器。喉器、声带,以及产生共鸣的鼻窦等,均为歌唱乐器必不可少的制造条件。喉器跟着深呼吸下来,振起了更多的共鸣,扩大了基音。当喉器下至一定的位置时,声门便可更加自如的运动。此外,在歌唱中,正确运用声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声带为人声的源头,也是基本音的关键所在。在多数鄂尔多斯民歌歌手中,其能自如运用真假声,真假声的比例比较平衡,极具艺术表现力。

3.共鸣。在歌唱中,正确的共鸣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声带只能发出小且单薄的声音,难以成为好听的歌声。只有通过共鸣腔体的美化及扩大,才能将发出的原声转转化动听的歌声。与此同时,歌唱音色的好坏,以及音色的变化,共鸣为重要的决定性条件。呼吸深则形成了共鸣的通道。在歌唱过程中,所有的共鸣腔体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正确运用了共鸣,便可用最小的力量唱出最大的声音,用最小的消耗唱出最大的共鸣。

三、结语

综上可知,鄂尔多斯短调民歌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具有特色风格的民间音乐,其具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演唱形式及技巧,将鄂尔多斯民歌独特的音乐风格充分表现出现。在鄂尔多斯民歌及优秀演唱方法中,蕴含着许多符合科学道理。珍惜并重视这一宝贵的民族音乐遗产,加大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力度,促进鄂尔多斯民歌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并成为系统的声乐艺术理论,已成为人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孙小奇.简论鄂尔多斯短调民歌艺术[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9).

[2]杨海源.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演唱艺术简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05).

[3]康瑛莹.论蒙古族歌唱家金花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演唱艺术[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17).endprint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区块水平井施工难点与对策
浅谈鄂尔多斯黑慕日的历史渊源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网友留言 “鬼城”救赎该借鉴海南
三年阵痛,鄂尔多斯今如何
“危机”鄂尔多斯
用开放促发展
人人创业方能天天向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鄂尔多斯式“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