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LC-LCP接骨板在肱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2014-08-27 12:19刘播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骨板肱骨螺钉

刘播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LC-LCP接骨板在肱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刘播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在肱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MIPPO技术治疗的32例肱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切口一期愈合, 痊愈出院, 骨痂出现时间4~8周, 平均6周。随访4~12个月, 患者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肩肘关节功能正常。本组32例患者根据Neer评分标准优20例,良8例, 中4例, 差0例, 术后优良率为87.5%。结论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手术创伤小, 骨愈合率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肱骨骨折;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锁定加压钢板

肱骨近端是松质骨向密质骨移行部位, 由于其解剖上的缺陷, 是临床上骨折的好发部位。根据文献报道统计, 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 , 国外报道则更高, 达到4%~5%[1]。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应用MIPPO技术治疗的32例肱骨骨折患者,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应用MIPPO技术治疗的32例肱骨骨折患者, 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行肩关节正侧位片以及肩关节CT重建检查确诊,其中女17例, 男15例, 年龄21~70岁, 平均年龄46.5岁。患者受伤原因:车祸伤11例, 摔伤18例, 其他原因外伤3例,根据Neer分型:其中单纯三部分骨折9例, 二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7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臂丛麻醉或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 麻醉成功后, 患者取患侧肩后垫高的仰卧位。在患者肩峰下前外侧纵行5 cm切口, 钝性将三角肌劈开, 充分暴露三角肌的下囊, 清晰显露骨折端以及肱骨大结节, 行肩外展位牵引, 将肱骨头骨折块初步复位, 将位置变动的肱骨头回归正常的解剖位置。将合适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由三角肌位置插入, 顶点与大结节顶点位置齐平, 近端在位于大结节上, 在远端皮肤行2 cm纵行切口, 清晰显露接骨板远端,应用克氏针临时固定, 将肱骨大结节与接骨板近端相贴合,肘关节保持屈曲外旋位置, 肱骨头固定在正常的解剖位, 应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远端。X线下确认骨折端对位对线可,在接骨板的近端应用钻头导向器做引导, 进行预钻孔, 将合适的锁定螺钉拧入并锁定, 同样将接骨板远端进行锁定螺钉双皮质固定。冲洗止血后关闭切口;对于骨质缺损明显的骨折患者, 复位后行人工骨填塞, 再进行锁定钢板固定。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止血药物以及对症处置, 术后第2天患者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术后3个月开始力量训练。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Neer评分标准[2], 通过患者术后疼痛、解剖复位情况以及完成日常生活的能力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 解剖复位情况占10分, 关节的活动范围占25分, 功能恢复情况占30分, 疼痛占35分;总分>90分为优, 80~90分为良, 70~80分为中, 70分以下为差。

2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85~140 min,平均116 min;患者骨痂出现时间4~8周, 平均6周。随访4~12个月, 患者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肩肘关节功能正常。本组32例患者根据Neer评分标准优20例, 良8例, 中4例,差0例。术后优良率为87.5% 。

3 讨论

MIPPO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微创术式, 符合生物学治疗骨折的基本理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肱骨近端骨折所应用的有限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LC-LCP)是采用符合解剖形态的设计, 手术过程中不需要预弯。②锁定螺钉孔使得螺钉和钢板之间存在成角的稳定性降低对骨膜产生的破坏, 有效减少对骨血运的破坏, 减少骨质的坏死, 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同时大大降低了固定后骨折复位的丢失, 这样以来患者可以较早进行功能锻炼。③缝合孔的设计, 可以对移位的大、小结节进行缝合固定, 特别对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与四部分骨折有利。成角设计的锁定螺钉孔的方向, 对于螺钉固定有较好的铆合和抗拉力, 骨折的固定效果稳定。④钢板末端的楔形设计, 有利于微切口的插入, 降低了对骨膜以及软组织的损伤, 是应用MIPPO技术的理想材料[3]。

手术需要注意要以下几点:①术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 尤其是骨折的详细资料, 患者术前摄不同位置的X线片,必要时可进行CT的三维重建, 清楚了解患者骨折的类型及特点, 同时术中应用X线确认螺钉的长短和钢板的位置以及骨折复位情况等。②助手在术中需要保持持续适度的牵引力,避免对桡神经的损伤以及骨折复位丢失, 在患者肩峰下6 cm以内进行三角肌劈开注意保护腋神经。③术后一般需要应用抗生素3~5 d, 48 h内拔除伤口引流管, 同时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避免关节瘢痕粘连影响关节的功能。

综上所述,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手术创伤小, 骨愈合率高, 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1] 张鹏翼, 黄煌渊, 陈文钧.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上海医学, 2004, 27(12):946-948.

[2] Neerii CS.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 part I.Classificationand evaluation.J Bone Joint Surg(Am), 1970, 52(6): 1077-1089.

[3] 侯之启, 陈铭, 戈涛, 等.MIPPO技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 19(1):736-738.

2014-04-15]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骨板肱骨螺钉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接骨板内固定参数对骨愈合过程的影响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
L型解剖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