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引导下行小儿肾组织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2014-08-27 12:19张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血尿尿量压疮

张洁

小儿紫癜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儿, 需在彩超引导下行小儿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协助诊断,确诊后实施治疗方案。自2012年1月~2013年8月, 总结本院肾脏风湿科139例小儿在彩超引导下行肾组织穿刺活检术, 术前准备充分, 术中顺利, 术后恢复良好。现将彩超引导下行小儿肾组织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9例患儿中, 其中男患儿130例, 女患儿9例。年龄4.5~13岁, 平均年龄8岁。紫癜性肾炎60例,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21例, 肾炎性肾病32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8例,其他18例。

1.2 护理方法 术前通过训练患儿屏气呼吸、床上排大小便、物品准备、健康宣教、术后体位、监测生命体征、皮肤护理、饮食护理、术区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方法。

1.2.1 术前准备 ①术前3 d停用抗凝及活血化瘀类药物。②术前3 d, 责任护士指导、训练患儿俯卧位时控制呼吸, 保持15~30 s(在腹下垫1个枕头)[1], 卧床排大小便。③监测体温(T)、呼吸(R)、脉搏(P)、血压(BP)等生命体征, 观察尿量、尿色等。④物品准备:术前1 d准备好60 cm×90 cm尿垫(女患儿备接尿器), 术前半小时备好凉开水2000~5000 ml左右,尿常规管4个, 500 ml透明塑料瓶6~10个, 心电监护仪1台、平车1辆等。⑤术前晚清洁灌肠1次, 清洁肠道。术晚及术晨进少量干食。⑥术前30 min肌内注射维生素K1针、止血敏针, 静脉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针。⑦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责任护士给患儿及家长讲解肾组织穿刺活检术的目的、意义、优点及配合方法、术前做好物品准备及术中的配合方法、术后护理等, 使患儿及家长消除恐惧心理, 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

1.2.2 术后护理

1.2.2.1 体位 患儿术毕安返病房后, 置患儿于去枕平卧位, 遵医嘱患儿制动24 h。

1.2.2.2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1 h内每15分钟测量血压1次,掌握血压的动态变化, 血压平稳1 h后改为每小时1次, 24 h后血压平稳后遵医嘱测量血压。血压高时口服硝苯地平片降压。

1.2.2.3 密切观察尿量、尿色 因为肾穿术后约有20%患儿出现血尿, 所以观察尿量及尿色非常重要。2例术后有血尿的患儿, 术后3 d绝对卧床休息后血尿消失。术后前4次尿分别送验尿常规, 及时查看每次检查结果, 之后, 每次尿单独存放, 以观察尿色。

1.2.2.4 饮食护理 肾穿刺后要求患儿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促使膀胱在短时间内充盈, 尽早排尿, 以利于出血的观察及尿路的冲洗, 以防血凝块阻塞所致的肾绞痛[2]。术后进食易消化清淡饮食, 宜少量多餐, 不宜过饱。

1.2.2.5 皮肤护理 这是肾穿术后护理重点。患儿皮肤娇嫩, 受压时间长, 容易发生压疮。139例中, 就出现2例压疮,占1.7%。在临床护理中, 除血尿以外的患儿, 术后24 h内绝对卧床休息[3], 给患儿按摩骶尾部、下肢、足跟等部位, 减少局部受压, 增加患儿舒适感。24 h后, 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 平卧位—左侧卧位—俯卧位交替进行。术后第2天双下肢可以屈伸运动, 也可以平行移动, 这样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严格交接患儿受压部位皮肤。向家长做好宣教, 教会其受压部位皮肤护理措施。

1.2.2.6 术区护理 肾穿术后使用腹带加压包扎术区, 注意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如有及时更换敷料。一般术后24 h后去除腹带并更换穿刺处敷料1次。术后第3天再更换敷料一次, 敷料被汗液渗湿后随时进行更换。

1.2.2.7 用药护理 术毕遵医嘱立即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K1针、止血敏, 静脉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针, 防止出血。肌内注射的位置要正确。

1.2.2.8 心理护理及出院宣教 患儿家长对肾穿了解甚少,所以对肾穿存在恐惧心理。责任护士应该对患儿家长进行肾穿有关知识宣教, 肾穿目的、肾穿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并发症等, 让患儿家长消除恐惧心理, 更好地配合手术, 使手术顺利进行, 恢复良好, 使疾病得到及时确诊。出院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观察尿量、尿色, 定期复查。

2 结果

139例患儿中, 1例术后第3天形成压疮, 经过综合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女患儿术后第1天骶尾部被尿液浸湿, 形成红润, 2 d后皮肤颜色恢复正常。2例术后有血尿。3例术后有血压增高现象。1例术后有腰痛。余术后均正常。

3 讨论

3.1 肾穿刺活检术护理 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是重点。因为肾穿孩子年龄组偏大, 均为学龄期儿童。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又是青春叛逆期, 所以心理护理是肾穿活检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3.2 皮肤护理 因为术后1 d要求患儿平卧制动, 孩子皮肤娇嫩, 并且受压时间长, 容易形成压疮。在临床工作中, 一般手术后24 h内给予患儿按摩受压部位, 如骶尾部、肩胛部、髋部、小腿部、足跟部等, 24 h后, 每2小时由护士给患儿翻身1次, 患儿腿部不使劲, 平卧—左侧卧位—俯卧位交替进行。翻身后严密观察尿量、尿色, 如突然出现血尿, 应立即停止翻身, 继续严格制动。

3.3 开展三位一体的健康宣教 实施责任护士、护士长、主管医师三位一体的健康宣教。特别是训练屏气呼吸、床上排大小便、术前饮食、术后皮肤护理等, 责任护士必须做到位,护士长进行检查, 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崔静, 李严, 陈建军.小儿肾穿刺术后2种体位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10):53.

[2]颜玉娥, 陈丽, 黄华, 等.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5):165.

[3]陈万莉.肾穿刺术后病人的护理.医药信息, 2011, 24(7):4305.

猜你喜欢
血尿尿量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
血尿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