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与哮喘患者血EOSIgE及 FEV1/pred相关性分析

2014-08-27 12:19张雅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张雅军

【摘要】目的观察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总IgE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组, 以及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观察FeNO、肺功能、外周血EOS计数及总IgE。结果哮喘组FeNO水平及外周血EOS计数、血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哮喘组FEV1/pred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FeNO与外周血EOS计数呈正相关(r=0.328, P<0.05);与IgE呈正相关(r=0.421, P<0.05);与FEV1/pred无明显相关性。结论FeNO水平能够反映哮喘患者气道炎症, 尤其是EOS炎症;结合肺功能指标更能全面反映哮喘疾病现况及控制水平。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嗜酸性粒细胞;血IgE

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慢性气道炎症, 气道炎症的监测对于指导哮喘诊断与治疗、判断预后、预测复发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作为近年来研究发现的气道炎症的非侵入性指标, 已被纳入GINA哮喘管理方案中, 其检测与临床应用正成为哮喘气道炎症研究的新热点之一[1]。本研究探讨FeNO与肺功能指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的相关性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择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新发哮喘患者共30例。入选标准:依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版)[2]”诊断为哮喘;年龄18~65岁, 性别不限;无吸烟史;未规范使用过包括ICS在内的哮喘控制药物。排除标准:既往有吸烟史及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基础肺部疾病史;入组前4周内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或)肺部感染史并曾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史。同时, 从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30例受试者设为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入组前4周内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或)肺部感染病史, 排除过敏性疾病史及哮喘家族史, 无吸烟史。上述人群均在知情自愿情况下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

1. 2方法

1. 2. 1外周血EOS计数的测定 清晨取空腹血样2 ml, 行常规血常规检查, 计数EOS绝对值(单位109/L)。外周血总IgE测定:清晨抽取空腹血样标本,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

1. 2. 2FeNO测定通过呼出气NO测定仪测定(NIOX MINO)。按照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推荐的FeNO 标准化测定指南进行[3], 要求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 检查前不能先进行肺功能测定, 检查当天不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尽量避免干扰因素对FeNO测定值的影响。检测结果以ppb( 百亿分之单位, Parts Perbillion) 为单位, 嘱受试者先将肺内气体尽量呼出后, 将口唇包紧过滤器, 用力吸气5 s, 之后将肺内气体以平稳速度呼出, 持续10 s、90 s后读取数值。

1. 2. 3肺功能测定采用康尔福盛肺功能检测仪(CareFusion)进行测定, 选取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为主要评价指标。重复测定肺功能3次, 每次间隔10 min, 取其中最好1次作为FEV1/pred测定值。

1.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分类变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在年龄及性别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FeNO水平(66.81±38.5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8.62±11.30);哮喘组FEV1/pred水平(71.19±16.52)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91.68±9.25);哮喘组IgE值( 291.82±78.16)明显高于健康组(90.5±22.43), 哮喘组外周血EOS计数(0.37±0.23)显著高于健康组(0.08±0.0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 2哮喘患者FeNO水平与FEV1/pred无相关性(r=-0.026, P>0.05),与EOS计数呈正相关性(r=0.328, P<0.05);与IgE呈正相关(r=0.421, P<0.05) 。

表1哮喘组与健康组各项指标比较( x-±s)

指标 哮喘组 健康组

年龄 43.56±12.61a 45.72±12.13

性别 (男/女) 16/14a 18/12

FeNO 66.81±38.57b 18.62±11.30

FEV1/pred 71.19±16.52b 91.68±9.25

IgE 291.82±78.16b 90.5±22.43

EOS 0.37±0.23b 0.08±0.04

注:哮喘组与健康组比较bP<0.05, a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与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随病程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哮喘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因此评估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水平在哮喘管理中非常重要。以往的一些气道炎症检测技术如诱导痰分析技术需要通过超声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液分泌, 患者接受程度差;呼出气冷凝物检测的收集过程缺乏标准化, 且检测方法较为复杂, 临床难以广泛应用。而纤支镜下黏膜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作为有创性检测技术, 因检测过程痛苦, 且具有一定风险, 患者难于接受, 所以临床较少应用[4]。因此FeNO 作为一种新型的气道炎症的指标, 具有无创、快速、简便等优点[5], 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

本实验发现哮喘患者FeNO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说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显著。同时测定了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哮喘组FEV1/pre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进一步分析发现FeNO与FEV1/pred之间没有相关性。说明FeNO及肺功能从两个不同角度反映哮喘的控制情况, FeNO主要反映气道的炎症情况, FeNO值越高, 说明气道炎症程度越重, 但并不一定代表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及阻塞程度越重, 部分哮喘患者虽临床控制且肺通气功能正常, 但FeNO值却显著升高, 说明患者仍存在持续的气道炎症, 仍需积极抗炎治疗。肺功能反映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 但与气道炎症无显著相关性, 与Spergel等[6]研究结果相一致。

支气管哮喘患者中, 其炎症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 其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本实验结果分析, 哮喘患者的外周血EOS的计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且FeNO水平与外周血EOS的计数呈正相关, 说明FeNO能够反映哮喘的气道炎症, 尤其是EOS炎症。外周血EOS计数与FeNO两者在反映气道炎症方面相互补充, 更好地反映气道炎症的控制情况。对于判断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以及指导治疗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 成年人若FeNO>50ppb, 则考虑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气道炎症, 需要应用激素抗炎治疗, 因此FeNO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IgE 介导的变态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之一, 吸入变应原可以通过上述途径激活炎症细胞释放炎性物质参与支气管哮喘。因此检测血清总IgE可以协助判断气道炎症情况。本研究发现哮喘组血Ig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 且研究发现FeNO与IgE呈正相关, 两者联合可以更好地评估气道炎症的控制情况。

endprint

总之, FeNO能够客观反映气道炎症水平, 尤其是EOS炎症, 其与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总IgE联合可以更好的反映气道炎症程度, 对于哮喘的诊断、指导治疗、预后评估、激素治疗反应性的评价以及预测症状再发均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常用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来评价抗炎治疗的效果, 但FeNO与肺功能无显著相关, 即哮喘气流阻塞程度并非等同于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 因此结合气流阻塞评价指标即肺功能联合气道炎症指标FeNO更能全面反映哮喘的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 Alving K,Weitzberg E, Lundberg JM.Increased amount of nitric oxide in exhaled air of asthmatics.Eur RespirJ,1993,6(9):1368-1370.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

[3]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nd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ATS /ERS Recommendation for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for the online andoffline measurement of exhaled lower resiratory nitric oxide and nasalnitric oxide, 2005.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 171(8): 912-930.

[4] 杨鸿霜, 孙海燕. 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6):848-849.

[5] Lim Kc, Mottram c. The use of fra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in pulmonary pmctice.Chest, 2008, 133:1232-1242.

[6] Spergel JM,Fogg MI,Bokszczanin-Knosala A.Correla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spirometry and asthma symptoms. J Asthma, 2005,42(10):879-883.

[收稿日期:2014-05-26]

endprint

总之, FeNO能够客观反映气道炎症水平, 尤其是EOS炎症, 其与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总IgE联合可以更好的反映气道炎症程度, 对于哮喘的诊断、指导治疗、预后评估、激素治疗反应性的评价以及预测症状再发均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常用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来评价抗炎治疗的效果, 但FeNO与肺功能无显著相关, 即哮喘气流阻塞程度并非等同于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 因此结合气流阻塞评价指标即肺功能联合气道炎症指标FeNO更能全面反映哮喘的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 Alving K,Weitzberg E, Lundberg JM.Increased amount of nitric oxide in exhaled air of asthmatics.Eur RespirJ,1993,6(9):1368-1370.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

[3]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nd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ATS /ERS Recommendation for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for the online andoffline measurement of exhaled lower resiratory nitric oxide and nasalnitric oxide, 2005.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 171(8): 912-930.

[4] 杨鸿霜, 孙海燕. 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6):848-849.

[5] Lim Kc, Mottram c. The use of fra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in pulmonary pmctice.Chest, 2008, 133:1232-1242.

[6] Spergel JM,Fogg MI,Bokszczanin-Knosala A.Correla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spirometry and asthma symptoms. J Asthma, 2005,42(10):879-883.

[收稿日期:2014-05-26]

endprint

总之, FeNO能够客观反映气道炎症水平, 尤其是EOS炎症, 其与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总IgE联合可以更好的反映气道炎症程度, 对于哮喘的诊断、指导治疗、预后评估、激素治疗反应性的评价以及预测症状再发均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常用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来评价抗炎治疗的效果, 但FeNO与肺功能无显著相关, 即哮喘气流阻塞程度并非等同于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 因此结合气流阻塞评价指标即肺功能联合气道炎症指标FeNO更能全面反映哮喘的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 Alving K,Weitzberg E, Lundberg JM.Increased amount of nitric oxide in exhaled air of asthmatics.Eur RespirJ,1993,6(9):1368-1370.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

[3]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nd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ATS /ERS Recommendation for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for the online andoffline measurement of exhaled lower resiratory nitric oxide and nasalnitric oxide, 2005.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 171(8): 912-930.

[4] 杨鸿霜, 孙海燕. 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6):848-849.

[5] Lim Kc, Mottram c. The use of fra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in pulmonary pmctice.Chest, 2008, 133:1232-1242.

[6] Spergel JM,Fogg MI,Bokszczanin-Knosala A.Correla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spirometry and asthma symptoms. J Asthma, 2005,42(10):879-883.

[收稿日期:2014-05-26]

endprint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抗反流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哮喘的疗效评价
哮喘宁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