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经济中的战略剥离分析:以中国上市企业为例

2014-08-27 01:30毛玲丽李炽平李嘉豪
商场现代化 2014年17期

毛玲丽+李炽平+李嘉豪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企业不断发展,且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通过对企业的战略剥离进行分析,从战略剥离与战略反馈和公司治理改进关系方面对上市企业战略剥离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转型经济;战略剥离分析;中国上市企业

所谓经济转型是指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按劳分配下的市场经济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迅速转变。本文以我国上市企业为例,通过对企业战略剥离进行阐述,从而对战略剥离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企业战略剥离简述

1.战略剥离的概念。所谓战略剥离是指企业将部分的资产、业务或者其自身的子公司出售给其他公司的现象。通常企业实施战略剥离由两种目的,第一种则是将剥离作为某项业务的退出战略。第二种则是基于企业自身内部战略目标的调整,从而将相关的业务或资产进行出售,并最终促进其整体经济效益的大幅度增长。

2.企业实行战略剥离的动因。按照动机不同可将企业实施战略分离的原因分为战略反馈理论和代理理论。基于战略反馈下的企业战略剥离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多元化程度较高或者经济效益不佳时,处于发展战略方面的考虑实施战略剥离策略以增加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或摆脱其自身的经济危机。代理理论是指在企业治理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时,相关管理部门会根据对公司运营状况进行有效地监控,从而利用战略剥离的手段提高公司自身的价值,并使其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战略分离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2009年到2013年上海市和深圳市的1253家上市企业进行研究,从而对经济转型下的企业战略剥离进行了具体分析。选择2009-2013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因为再改时间内我国上市公司的剥离活动较为皮频繁,且相关企业保留了剥离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在本次研究中,为了详细掌握企业并购和剥离的详细信息,主要以制造企业为主的AINOFIN资产交易数据进行重点整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交叉验证。

2.变量测量方法。对于变量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企业单位年限内剥离的业务数量与剥离资产总值。在本次研究中,因变量是企业对其名下资产或业务的剥离强度,而自变量则可以分为与战略反馈方面有关的自变量以及与代理因素相关的自变量。对于战略反馈方面的自变量而言主要包括了并购强度、剥离产业的多元化程度以及剥离后企业获得的实际收益。对于并购强度的具体测量则是指企业单位年限内进行收购其他公司业务或资产的次数,而对于产业的多元化程度则可以用企业并购的产品总数或并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行业数。

而对于代理变量而言,其主要包括了剥离后企业业务的所有权集中度以及独立的董事比例。对所有权集中度的测量则主要依靠Chen测量方法对企业所并购资产的前十大股东所占的股份比例进行具体研究。而相对于所有权的集中度的测量工作而言,独立董事比例的测量工作比较简单,其主要是指对外部独立董事占并购总资产的董事会成员的比例。

3.统计方法。对所选取的1253家上市公司进行战略剥离后的抽样统计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则是根据相同企业对不同资产进行剥离将产生多个观测值的原理,对企业剥离后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上市企业在进行剥离后具体的财产收益。第二种方法则是将资产或业务的剥离数量作为因变量的一个指标,从而进行企业剥离资产后的效益分析。对上述数据特点进行分析可知,在本次研究中需要应用泊松研究法来进行影响剥离次数的因素分析,同时需要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影响企业所剥离资产价值的因素进行分析。

三、结果分析

在这5年中,有将近60%的上市企业至少实施过一次企业剥离活动,且所研究的上市企业的剥离频率在这5年期间内保持平稳增长,从根本上说明了中国上市企业的剥离、并购与重组越来越普遍。

在本次研究中所抽取的上市公司平均在3个行业中展开企业的剥离业务,这充分说明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上市企业从事的业务方向为多元化的业务经营。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剥离资产的所有权集中度进行分析可知,我国上企业的所有权集中度普遍较高,且所取1253家上市企业的所有权集中度的平均值为0.62,说明了在进行企业合并或重组后,前十大股东所占的所有权比例为62%,由此可知,在大多数的上市企业进行资产的战略剥离后,通过增加股东的股票份额,巩固了股东在上市企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根据企业进行战略剥离后,独立董事比例的均值和标准差的关系来看,大多数独立董事的相关系数(均值,标准差)都低于0.03,因此,就上市企业战略剥离后独立董事所占的企业股东中的比例而言,基本维持在3%左右。

四、结论

本文以战略剥离的概念和企业实行战略剥离的动因的角度对企业的战略剥离进行简单陈述,从研究对象、变量测量和统计方法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战略剥离后,对企业自身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对企业在转型经济下的战略剥离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可见,未来加强上市企业战略剥离的工作力度对于促进我国企业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汪伟.转型期中国企业收购研究[D].浙江大学,2007.

[2]江诗松.转型经济中后发企业创新能力的追赶路径:所有权的视角[D].浙江大学,2012.

[3]程聪.战略生态、制度创业和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4]于蔚.规模扩张和效率损失:政治关联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

[5]张兰.公司治理、多元化战略与财务绩效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