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2014-08-27 01:30陈屾川
商场现代化 2014年17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陈屾川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所面临的五个主要问题,其中包括加工贸易转型处在较为低端的环节以及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所占比例较大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五点有效对策,包括制定更长远的计划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在加工贸易转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促进东部部分加工贸易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和加大对民族企业的扶持力度。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问题;对策

一、前言

我国的加工贸易最早起步于80年代初,发展至今,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而且规模还越来越大,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逐渐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必须结合国内的实际状况,吸收国外加工贸易的先进经验,站在长期发展的战略角度来思考我国加工贸易当前面临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革,比如努力扩大出口、吸引外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等等。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工贸易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正确地认清当前的形势,采取正确地改革措施,才能促进我国地加工贸易向着正确地方向转型。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加工贸易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在国际产业链中,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还处在较为低端的环节中。在整个国际市场里,我国开展的加工、组装等对外贸易业务主要针对的还是国际产业链的下游。除了人工这一部分不需要依赖国外,许多原材料、零部件以及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均需要依赖国外进口。即便是在广东、深圳这些加工贸易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也大多还停留在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阶段。我国目前拥有自主品牌的对外贸易企业比例不足总数的1/5,大部分的出口产品还受制于国外,这主要是因为在核心技术、高端仪器设备等方面,我国的加工贸易对国外的依赖程度还较高。所以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还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位置,这也是限制加工贸易转型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原因。

2.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环保法律不健全、加工技术不先进、长期经济效益不注重,这三个"不"是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我国环保体系不健全,正是许多出口加工外商来我国进行投资的原因之一,利用我国环保法规的疏漏,在我国设立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而且还占用了我国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

3.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现在,外企还是我国加工贸易经营的主体,而国内企业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参与程度还远远不足,这就造成了我国自主品牌的工业设备和技术作用无法得到完全发挥,从而导致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发展的整体滞后。有关数据显示,纯粹的国企和民营企业在全部加工贸易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还很低,而外资企业所占份额居然高达80%,并且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所以,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对外资企业的依赖程度还比较大。人工的调整、设备的购置、核心技术的研发等方面还受制于外资企业。

4.我国加工贸易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地区结构不平衡,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一大特点。众所周知,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情况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具有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等诸多优势。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不论是现有规模还是发展速度,与东部沿海地区均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我国2013年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里,东部地区占的比例高达91.5%,中西部地区仅占8.5%。当然,随着近几年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人工成本的限制,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已经开始出现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但由于目前中西部整体环境还不能满足转移条件,所以加工贸易暂时还很难实现中、东、西部之间的有效转移。

5.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不高。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是指我国的本土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参与程度。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大多数本土企业综合实力不足,对国际市场的运作不熟悉,所以无法有效开拓国际市场;二是相比本土企业,我国对外企不论税收还是经营权等方面均给予了更好的待遇。

三、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有效对策

针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当前面临的这些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了以下5点对策:

1.制定更长远的计划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了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站在一个统观全局的角度,制定一个合理地长期发展计划。在发展计划中,需要明确我国对外贸易未来的发展目标,鼓励本土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际产业链的上游环节,逐渐提升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通过引进和培训更多的各方面人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来创造国内自主的品牌和营销方案。此外,加强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提升自主品牌产品的附加值。

3.在加工贸易转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对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存在的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进行引导,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在加工贸易转型的同时,也不忽略对环境的保护。

4.促进东部部分加工贸易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西部地区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适合的加工贸易产业进行大力发展,不断引进高新技术,建立发展新的加工贸易产业,比如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优势。

5.国家应加大对民族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国家为了招商引资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不断放宽对外资企业的优待,这无疑加大了外资企业与我国本土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易雪玲.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11(3).

[2]黄晓玲.发展加工贸易与产业技术升级探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1).

[3]刘似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12(2).

[4]林燕.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5]宋志勇.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 2011,(08).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