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信息消费发展研究

2014-08-27 08:27周文魁
商场现代化 2014年17期
关键词:移动通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

摘 要:信息消费是我国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切入点。江苏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信息消费的发展潜力巨大。本文概述了我国信息消费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江苏信息消费的发展特点和典型模式,阐述了江苏发展信息消费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促进江苏信息消费发展的对策措施,为未来江苏信息消费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信息消费;互联网;移动通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

一、信息消费的涵义

信息消费是以信息产品及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新型消费活动。根据工信部的统计口径,信息消费主要涵盖三个领域:一是信息服务,包括语音通信、互联网数据及介入服务、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软件及其他信息服务等;二是信息产品,包括手机、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机等;三是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云服务等的间接带动消费。信息消费是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动力。根据国家工信部测算,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直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二、我国信息消费概况

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规模不断壮大,市场供需两旺,商业模式与挖掘需求潜力日益契合,信息消费的需求溢出效应、增长效应日益显著,正成为扩大内需和增长提质升级的重要引擎之一。

1.信息消费规模高速增长,撬动社会总需求快速扩张

2010年-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由1.01万亿元增长到2.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9.7%。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由3800亿元增长到1.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引致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大规模投资,拉动中间投资需求急剧增长。2013年,电信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3754.7亿元,创造了4年来的新高;电子信息制造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认知计算等信息技术前沿领域正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2.信息产品创新空前活跃,持续提升消费增长动力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产品种类和数量加速增长趋势显著,智能终端的换机与新增消费市场规模巨大。2013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4.23亿部,超过前5年出货总和,占全部手机出货量的73.1%,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智能手机整体消费规模约5566亿元,同比增长62%。平板电脑销量超过1600万台,同比增长6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整体渗透率超过20%,消费规模突破510亿元,同比增长46.5%。此外,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新型智能终端逐步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相继涌现,不断引发消费新热点。

3.移动应用融合渗透,开启消费巨大空间

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视频等融合应用表现出明显的移动化趋势,提供了更加方便灵活的购物消费模式,催生和激发了大量新的消费需求。以移动互联网与零售、社交融合应用为例,2013年11月11日手机淘宝购物消费规模全面井喷,全日成交额53.5亿,是2012年同日成交额的5.6倍;2013年除夕夜在微信上参与抢红包活动的总人数达到482万,最高峰时每分钟“新年红包”数量超过2.5万个,当日有200万张银行卡加入微信金融平台。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消费收入接近2000亿元,增长约47%,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来源。

4.信息消费的增长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信息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与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相关的活动。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带动工业、服务业等相关行业新增产出1.19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8.85个百分点,约占同期GDP增速的11%;网络零售规模1.85亿元,同比增长50%,占社会零售总额比重约8%,拉动新增消费7800亿元。信息消费前向嵌入到各类信息产品中,可直接为技术创新提供需求牵引力;后向绑定各种服务,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具备了提升消费水平和衍生新消费热点的供给推动力。

三、江苏信息消费发展现状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全省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率先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省的信息消费基础很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10年上了7个台阶,2012年跃居全国第一,涌现了联创、焦点科技、同程等一批快速成长的著名企业。近年来,江苏通过政策引导和加大推进,全省信息消费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发展规模快

促进信息消费已成为江苏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重要途径。我省通过引导信息消费,加快智能终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信息消费及相关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据统计,2013年,全省信息消费市场规模达1900亿元,同比增长16.8%,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业超过650亿元。

2.政府扶持力度大

我省先后颁布实施了《江苏省信息化条例》、《全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信息化引领行动推进方案》等。省政府还与工信部签订了《共同推进江苏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工信部将加大力度推动江苏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三网融合和“智慧城市群”等方面建设。

3.设施投入多

我省大力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加快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并与三大运营企业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加大投资力度。2013年,三家电信运营商和广电网络公司完成在苏建设投资458.2亿元,采购本省产品485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建设投资将超过1350亿元,采购本省产品超过2000亿元。我省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已由全国第6上升到第4位。

4.试点示范广

我省组织实施了全省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促进信息消费应用示范试点平台以及两化融合应用示范等示范试点工程,认定信息消费示范试点企业22家,重大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25项。工信部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市(县、区)中,南京市、盐城市、张家港市、扬州市广陵区4家市县入围。endprint

5.服务平台高

我省率先建成省市两级“智慧江苏”门户平台,上线应用超过460个;建设全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覆盖70%的行政村;启动教育云数据中心建设,开通江苏“e学习”平台。江苏“智慧健康”云平台整合了全国286家三甲医院医疗信息,省内60%以上的二、三级医院已应用电子病历系统。

6.终端产品新

我省成功推出4G无线移动通信、手持智能终端等高端产品,除了能支持中国移动TD-LTE网络外,还可实现2G/3G/4G网络多模式切换;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推动省内企业和产品进入运营商采购体系,目前推广北斗应用模块和终端超过2万多套。

四、江苏信息消费的典型模式

1.电子商务服务

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制造网和同程网:中国制造网创建于1998年,由焦点科技开发和运营,汇集中国企业产品,面向全球采购商,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交流与贸易服务平台,是国内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国际贸易的首选B2B网站之一。同程网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一流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之一,也是中国唯一拥有B2B旅游企业间平台和B2C大众旅游平台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

2.传统行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这种模式其产品销售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或者是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较典型的是苏宁云商。苏宁云商模式可概括为“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它的核心是以云技术为基础,整合苏宁前台后台、融合苏宁线上线下,服务全产业、服务全客群。云商模式不仅是苏宁跨越发展的新方向,也将成为中国零售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

3.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资源共享服务

典型代表是“智慧江苏”门户平台,该平台以物联网、云计算、Ipv6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依托光纤宽带、WIFI、3G等多种渠道,通过1个省级主站、13个市级分站以及覆盖各县(市、区)的服务应用平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覆盖政务、经济、民生等多方面的智慧应用和综合服务。

4.智能手机应用

如南京市、无锡市推出了手机预约出租车应用,南京快视公司原创了短视频节目——快TV,南京久康网络开发了“健康顾问”客户端应用,好享购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共建“通享慧”移动商城和移动购物平台。

5.以移动支付卡为载体的便民服务

这种模式将原有的银行卡与手机、公交卡、市民卡等整合而成移动支付卡,具有在线支付和身份识别功能。如南京市民卡公司整合了公用事业费缴纳、城市公交、超市购物、汽车加油等电子钱包功能,发卡量突破1800万张,覆盖30多个消费领域。

五、江苏发展信息消费的重要意义

1.信息消费是优化经济增长结构的重要途径

江苏的消费结构经历了以基本消费品、普通耐用品、高端耐用品和轿车住房为代表的四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以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消费新阶段。在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档、外需不足、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加快促进信息消费对提振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信息消费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大力引导信息消费,可以加快智能终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最终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2014年是4G元年,信息通信产业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浪潮,江苏现有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终端和产品将全面提档升级。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

3.信息消费是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在需要

信息消费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不仅能够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而且渗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行业而言,信息消费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制造智能化水平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技术进步和质量效益提升。对政府而言,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推动城镇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六、促进江苏信息消费发展的对策措施

1.优化基础设施

研究制订我省“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统筹提高我省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适度降低电信资费,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促进提供更为广泛的电信普遍服务。推动各地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鼓励产品创新

支持企业集中力量研发通用高端芯片、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显示、基础软件等核心关键技术和新产品。支持基于4G、北斗技术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卫星导航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产业化。支持自主品牌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终端研发制造和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信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积极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业态。

3.扩大消费需求

开展多种形式的两化深度融合培训宣传与推广活动,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提供两化深度融合诊断咨询服务和信息技术深度应用解决方案。鼓励软件企业及各类信息服务机构为工业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应用咨询、信息系统实施、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等综合信息服务。开展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和智慧园区创建,促进区内企业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宽带网络普遍服务,综合灵活使用有线、无线等宽带技术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全面覆盖。

4.加强平台建设

支持全国知名的江苏电子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专业支付平台发展壮大,加大对领军型龙头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鼓励企业物流中心改造为社会化电商物流平台,推动建设全国物流示范基地。实施重大信息化示范工程,重点推进教育卫生、就业社保、公共安全、交通出行、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消费示范平台建设。

5.完善配套体系

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鼓励企业物流中心改造为社会化电商物流平台,推动建设全国物流示范基地。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和网络支付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创新系统,不断提高支付效率,降低营运成本。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等跨行业业务,推广普及本地化移动支付服务,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鼓励商业银行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服务。

6.营造政策环境

充分利用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加大财政对促进信息消费的支持力度。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扩大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积极推进邮电通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试点。落实国家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政策,支持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健全电子认证服务体系,扩大电子证书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市政服务等重点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隋维娟.青岛市信息消费发展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2]杨培芳.信息消费的经济解构[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4,(1).

[3]梁达.信息消费将成为消费新热点[J].宏观经济管理,2013,(11).

[4]尹趣.信息消费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J].现代电信科技,2013,(10).

[5]胡小明.迎接信息消费时代[J].信息化建设,2013,(10).

[6] 姜奇平.促进信息消费要多管齐下[J].互联网周刊,2013,(16).

作者简介:周文魁(1984- ),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助理研究员,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科技战略和产业经济endprint

猜你喜欢
移动通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