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地区嗜肺军团菌感染状况调查

2014-08-31 03:24张晓峰胡志刚唐建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军团菌阳性率杂志

张晓峰, 刘 洁, 胡志刚, 叶 燕, 唐建英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23)

军团杆菌又称为“退伍军人杆菌”(LP), 系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以嗜肺军团菌最易致病。现已发现了超过30种军团杆菌,至少有19种是人类肺炎的病原,其中最常见病原体为嗜肺军团菌(占病例的85%~90%)[1]。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病例报道。中国自1982年首次从1例肺炎患者肺部分离出嗜肺军团菌以来,各地时有局部暴发及散发病例的出现。由于军团菌病爆发范围广,且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5]。本研究调查2013年1—12月本院门诊和住院的嗜肺军团菌感染患者状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1—12月成人呼吸科及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血清标本5 131份(男3 166份,女1 965份,年龄从新生儿至101岁老年人)。采用天津瑞爱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军团菌(LP)抗体快速金标记检定卡进行嗜肺军团菌IgG抗体的检测[6]。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双侧t检验分析、配对计量资料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嗜肺军团菌感染与季节的关系

本调查结果显示,3、4、5、10、11及12月嗜肺军团菌感染阳性率较高,其中12月份最高,而其他月份嗜肺军团菌感染阳性率较低,见表1。

2.2 嗜肺军团菌阳性率在不同性别的分布

调查3 166份男性标本和1 965份女性标本结果显示,男性阳性率为2.31%, 女性阳性率为2.60%,男女性嗜肺军团菌阳性率无显著差异(χ2=0.3173;P=0.5732), 见表2。

表1 嗜肺军团菌阳性率在不同月份的分布

表2 嗜肺军团菌阳性率在不同性别的分布

2.3 嗜肺军团菌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的分布

各年龄组嗜肺军团菌阳性率显示,婴幼儿及61岁以上老年人嗜肺军团菌阳性率较低,而21~60岁年龄短嗜肺军团菌阳性率较高,其中41~50岁嗜肺军团菌阳性率最高,见表3。

表3 嗜肺军团菌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的分布

3 讨 论

军团菌属中致病性最强的为嗜肺军团菌,直径小于5 μm带有军团菌的颗粒物最适宜进入肺泡而引起感染。军团菌是一种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在人类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均能存活并繁殖。军团菌经呼吸道进入肺后,被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吞噬细胞吞噬,释放出磷脂酶C(PLC)水解磷脂,干扰吞噬细胞膜。在吞噬细胞被裂解初期,细胞浆膜仍保存完好。吞噬细胞被感染一段时间后,含军团菌的细胞裂解释放出大量细菌,导致肺泡上皮和内皮急性损伤,并伴有肺水肿,可引起低氧血症和呼吸障碍。此外,军团菌的致病性还与其产生的毒素有关。军团菌除具有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所含有的脂多糖类内毒素外,还含有一种能溶解细胞的外毒素,细胞膜含有许多活性酶及使动物致死的毒素[1,7]。军团菌广泛存在于天然水源及人工水环境中,且能在其中生长、繁殖。天然水源中军团菌含量较低,很少引起人感染。研究证实,多数军团菌感染均与人工水环境如冷热水管道系统、空调冷却水、空气加湿器、淋浴水等有关。气溶胶是军团菌传播的主要载体,人感染军团菌主要是通过吸入被军团菌污染的气溶胶而导致的[8-10]。当冷热水管道流通不畅或不经常使用时,军团菌就会在其中生长繁殖,并以气溶胶的形式进行传播,进而感染管道工人等特定人群。近年来,由于军团菌污染而引发军团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空调冷却水[11-12]、空气加湿器等大量应用, 被军团菌污染的循环冷却水由冷却塔蒸发,含军团菌的气溶胶随蒸汽进入密闭的室内,人体吸入后即感染发病。另据报道[13-15]医院中被污染了的呼吸道治疗器械等也能引起人军团菌的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季节,嗜肺军团菌感染的发生是不同的,由表1可知10~12月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和月份,其中12月份最高。所以秋冬季是嗜肺军团菌的高发季节。3 166份男性标本和1 965份女性标本显示,男性阳性率为2.31%, 女性阳性率为2.60%, 男女性嗜肺军团菌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χ2=0.3173;P=0.5732),说明嗜肺军团菌感染没有性别的差异。表3结果显示,婴幼儿及61岁以上老年人嗜肺军团菌阳性率较低,而21~60岁年龄短嗜肺军团菌阳性率较高,其中41~50岁嗜肺军团菌阳性率最高,说明嗜肺军团菌感染有年龄的差异。

[1] 赵怡, 颜浩. 军团菌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2010,21(4):590.

[2] Allegra S, Grattard F, Girardot F, et al. Longitudinal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heat treatment procedures against Legionella spp. in hospital water systems by using a flow cytometric assay[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1,77(4):1268.

[3] Buse H Y, Brehm A, Santo Domingo J W, et al. Screening-level assays for potentially human-infectious environmental Legionella spp[J]. J Microbiol, 2011, 49(2): 200.

[4] Fragou K, Kokkinos P, Gogos C, et al. Prevalence of Legionella spp. in water systems of hospitals and hotels in South Western Greece[J]. Int J Environ Health Res, 2011: 12.

[5] 史晓红, 冀涛, 王芳芳, 等. 肺部感染患者军团菌属感染的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27(4):679.

[6] 景彩霞, 陈建平. 军团菌检测方法概述[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6(5):372.

[7] 刘淮玉, 吴建华, 徐文玺, 等. 上海市卢湾区公共场所从业人群嗜肺军团菌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1):984.

[8] 马坚, 胡必杰. 军团菌肺炎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 (12): 970.

[9] 景彩霞, 杨加周, 刘明杰, 等. 引入CpG基序的嗜肺军团菌lvg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3): 468.

[10] 印洁, 施毅. 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断和治疗[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3): 236.

[11] 许颖, 李晓庆, 王丹, 等. 嗜肺军团菌LPl株MompS抗原表位的预测与验证[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16): 1685.

[12] 张宇锋, 朱翔, 毕筱刚, 等. 莫西沙星对细胞内嗜肺军团菌的抗菌作用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 30(7): 670.

[13] 潘志, 黄健, 陈连生, 等. 江苏省某城市公共场所人群军团菌感染现况研究[J]. 江苏预防医学,2011,22(4):33.

[14] 张宝珍, 刘淑君, 杜敏, 等. 石家庄市部分集中空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嗜肺军团菌感染状况调查[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1):1158.

[15] 冯文如, 曹开源, 陆勇军, 等. 广州部分人群血清嗜肺军团菌抗体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1, 28(5): 407.

猜你喜欢
军团菌阳性率杂志
军团菌感染所致肺损伤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警惕隐藏在空调里的“杀手”
嗜肺军团菌致病机制及快速检测最新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温泉水中嗜肺军团菌污染调查及分子分型研究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