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博物馆共建志愿服务基地的思考

2014-09-01 10:14张劲龙
山东青年 2014年7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博物馆高校

张劲龙

摘 要: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以及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需求,高校与博物馆的合作日益密切。本文从双方共建志愿服务基地的重要意义、优势与存在问题、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加强志愿服务基地规范化、阵地化、品牌化建设,进一步开拓挖掘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博物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完善考核激励和权益保障机制,从而将志愿服务升华为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指出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作为道德实践的有效形式,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高校的大力支持与发展。我国参与志愿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学生特别是大学生。

博物馆作为优秀文化遗产收藏和展示的场所,是国家公共文化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2007年,全国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使得公众与历史文化亲密接触,也为大学生参与文博事业开启方便之门。近年来,高校与博物馆的合作发展迅速,根据一项吉林大学的研究显示,受调查的37家博物馆有大学生志愿者,而且主要由大学生构成。笔者所了解的福建博物院也有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闽江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等高校志愿者长期参加服务。其中,高校志愿者队伍以志愿讲解员为主,其他志愿者为辅。

一、高校与博物馆共建志愿服务基地的意义

(一)志愿讲解员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生力军

博物馆在征集、保护、研究、展示文物的过程中,发挥着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重要功能,亦即社会教育功能。好的博物馆,必须是面向公众开放、提供知识与思想的场所。

当前我国的博物馆大部分为国办非营利性质,存在着资金有限,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节假日,有限的专业讲解员队伍无法为数量庞大而批次分散的观众提供必要的讲解服务。因此,组建一支素质高,管理规范,人员稳定的志愿讲解员队伍迫在眉睫。

高校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能够长期为博物馆提供充足的志愿讲解员。随着志愿服务的广泛普及,“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志愿精神成为学子高度一致的价值认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踊跃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博物馆志愿讲解作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窗口,日益得到志愿者们的青睐。以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志愿讲解队为例,2008至2013年,学院和福建博物院合作培养志愿讲解员54人,累计志愿讲解服务时数约4700小时,约讲解5000余场,服务观众90000多人。通过志愿者服务,高校与博物馆加强长期合作,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博物馆志愿服务行列中,让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阵地化、品牌化。

(二)博物馆是志愿者全面提升素质的大课堂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谈到大学教育的目的时说:“大学应该提供这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他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但是当前大学教育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强调专业教育和知识,忽视人文教育,知识面不够开拓;信仰实用主义,在专业选择、知识学习和职业选择方面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理想信念出现真空;传统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等问题。

而博物馆通过陈列展示进行直观的社会教育、历史教育和文化教育。以参观者为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自我教育,拓展知识视野,改变生活态度,培养人生观念。这种开放性的教育模式,包罗万有的知识含量,形象生动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启发思考,适合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志愿者与博物馆的关系形如鱼水,共生共赢。博物馆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发展社会教育功能,志愿者在知识的宝库中汲取营养,发挥才干,完善自身素质。一名合格的志愿讲解员,需要经过职业道德、普通话、朗诵、礼仪、讲解词撰写、学习文物知识等相关培训,是对自我的一个重大挑战与提升,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也因此受益匪浅。

(三)志愿服务基地成为共建双方紧密相连的纽带

博物馆以志愿服务基地为媒介,加强与高校的长期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例如福建博物院引入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类专业资源,开展志愿讲解之余提供了免费义诊;和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合作,为观众进行自然科学馆英文讲解等特色服务,既丰富了服务种类,又提升了教育层次。

而高校则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综合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同时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和博物馆联合举办“讲解员大赛”、“志愿人生讲座”、“中国戏曲大观赏析”等活动,让博物馆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同学身边;在校史馆的建设中,高校可以请到文博专家作为布展顾问,编纂解说词,培养解说员,依托博物馆的优势资源进一步推进校史馆建设。

二、高校与博物馆共建志愿服务基地的优势与问题

大学生朝气蓬勃,学习能力强,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一些高校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占学生总数的90%以上,每人每年提供至少48小时的志愿服务。博物馆汇集历史文化精粹,堪称城市的名片,是学生的理想的素质拓展舞台与社会服务窗口。能够成为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对学生们具有很强吸引力。

从博物馆的志愿者构成来看,主要由社会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两大类。社会志愿者以具有丰富社会阅历,关心文博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在职以及离退休人员为主。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加入,完善了博物馆志愿者的构成结构,更贴近青少年参观者,为志愿者服务添加新思维,新风格,新办法。

成立志愿服务基地,使得大学生参与博物馆志愿服务规模化、制度化、长效化。比如全盘地安排志愿讲解员,进行大型活动的协助,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其他服务等,和社会志愿者的服务形成互补,更好地推动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发展。

由于大学生的特点,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中也存在着不足:

(一)综合素质不佳制约志愿讲解员队伍发展

博物馆志愿服务以讲解陈列为核心,是区别于其他志愿服务的特点,而志愿讲解员又是志愿服务基地的骨干力量。志愿讲解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志愿服务的开展效果。每年高校和博物馆会联合培训考核新志愿讲解员,对大学生的文博知识、表达能力、形象礼仪、志愿精神都有很高要求。动辄数万字的陈列讲解稿,更是让不少报名者望而却步或中途退出。通过层层考核,淘汰率达到四分之三左右,讲解员数量缓慢增长,志愿服务基地容易变成精英训练营,不利于更广泛地吸引志愿者。

(二)流动性较大造成培养管理成本高

由于学生在大学阶段有不同强度的学习任务,低年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间充沛,充满热情。高年级专业学习与实习压力大,课余时间碎片化,参与博物馆志愿服务,特别是志愿讲解的次数与人数都有所下降。再次,高年级志愿讲解员由于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逐步进入校园学生组织的重要岗位,工作重心发生变化,甚至退出了讲解员队伍。从实际情况看,大一选拔培养,大二稳定服务,大三开始队伍人员流失,毕业班与准毕业班参与服务的人数就少之又少。相较于社会志愿者服务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人数多,个体累计时长少,每年都要大批轮换,造成培养和管理的成本升高。

(三)重复单一的服务内容使志愿者产生倦怠

大部分志愿讲解员上岗后,长期对一个陈列进行讲解。当新陈列布展后,由于课业时间的冲突使得学生较少参与培训,无法胜任新布展的讲解工作。以福建医科大学省博物院志愿服务基地为例,考核上岗后的一年时间中,70%左右的志愿讲解员只会讲解一个固定陈列。重复的讲解使得学生志愿讲解员成为录播机器,容易产生倦怠的情绪。

三、高校与博物馆共建志愿服务基地的对策

(一)以志愿讲解为基石,加强志愿服务基地“三化”建设

博物馆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提供陈列讲解,其他服务和活动的开展必须以高质量的志愿讲解工作为保障和基石。可以说,志愿讲解工作是衡量志愿服务基地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志愿服务基地要加强制度化、阵地化、品牌化建设。首先,共建双方要建立完善招募制度,上岗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着重建设学习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比如岗前培训,轮训学习,专题研讨,服务优秀者推荐参观交流、评比先进等。让志愿者在服务中自身素养切实得到提升,精神上得到褒奖,满足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次,在博物馆设置活动联络场所,加入志愿者委员会,布置志愿服务告示牌,佩戴志愿服务者胸卡、绶带,发放志愿讲解员证,让志愿者服务更加规范,专业。最后,要制定志愿服务基地的长期建设规划,加强校馆联系,在重大节日时开展特色服务,如“共建五周年高校学生志愿讲解专场”、“12.5志愿讲解员大赛”等活动扩大宣传,特别通过新媒体,自媒体创建和推广志愿服务品牌。

(二)以拓展活动深度广度为途径,让志愿者发挥更大作用

共建双方要要关注志愿者的成长,搭建促进志愿者发展的平台,让志愿者发挥更大作用。吸纳高校志愿者参与陈列讲解之外的服务,如信息咨询、宣传摄影、问卷调查、社区宣教。还可以结合高校资源,如医科和艺术院校,开展体检义诊、健康咨询、文物素描、文物图片着色等活动,汇聚人气,扩大活动广度。同时,让能力优秀、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参与到活动的策划组织,培训课程设置,讲解词编撰。甚至像专业人员那样,进入展品修复研究,陈列布展等更深入的领域。

(三)以培育志愿精神目标,探索激励和权益保障机制

据笔者了解,大学生毕业后,只有极少部分返回博物馆继续志愿服务。这与激励和权益机制缺失不无关系。虽然志愿者是“自觉自愿,不计薪酬”,但同样有学习提升、实现自我和赢得荣誉等动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中,要在上岗后及时发放志愿讲解员证,按期进行考核,给予评选优秀,培训参访等激励。在志愿者工作过程中,要经常主动关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和要求,比如为学生发放交通餐费补贴,安排休息场地,购买保险。经过认证,服务到达一定时数的志愿者,可以终身免费参观该博物馆,优先参与该馆的大型科普展览或重大活动。通过激励和保障机制的完善,让志愿者感受到温暖,树立终身服务的理念,将志愿服务升华为一种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续颜、杨利军、孙媛.影响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行为与驱动机制因素[J].中国博物馆;2006年02期.

[2]徐玲.博物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1),158-160.

[3]张蓉华,张敏.博物馆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相结合的新探索[J].北京文博,2005,(3).

[4]楼航燕.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青年与社会;2013,1,203-205.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临床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108)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博物馆高校
博物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