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患者原发灶、复发灶中VEGF与Cath-D蛋白的表达

2014-09-01 00:43宁殿宾陈英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乳癌原发灶阳性细胞

宁殿宾,陈英敏,暴 雷

河北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石家庄 050051

乳癌患者原发灶、复发灶中VEGF与Cath-D蛋白的表达

宁殿宾△,陈英敏,暴 雷

河北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石家庄 050051

△男,1973年10月生,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乳腺肿瘤,E-mail:ningdianbin@163.com

乳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织蛋白酶D;淋巴结转移

目的:检测乳癌患者原发灶、复发灶中VEGF、组织蛋白酶D(Cath-D)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乳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25例)和22例乳癌胸壁复发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5例)原发灶、复发灶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VEGF、Cath-D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乳癌原发灶、复发灶中VEGF、Cath-D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29和24.461,P<0.05),且乳癌原发灶、复发灶中VEGF、Cath-D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但二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Cath-D蛋白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9.017和5.963,P<0.05)。乳癌组织中VEGF和Cath-D蛋白的表达呈正关联(rP=0.411,P<0.001)。结论乳癌原发灶、复发灶及有淋巴结转移的乳癌组织中VEGF与Cath-D蛋白高表达,二者可能在乳癌复发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据统计,我国每年女性乳癌发病16.9万,死亡约4.5万;乳癌居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位,居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6位[1]。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复发是乳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恶性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近年来,VEGF、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作为判断乳癌患者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而备受关注[2-4]。作者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乳癌原发灶、复发灶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癌组织中VEGF、Cath-D蛋白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河北省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乳癌患者,均为女性,其中乳癌原发患者38例,乳癌胸壁复发患者22例;原发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25例,复发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5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52岁;Ⅰ期8例,Ⅱ期30例,Ⅲ期22例;浸润性导管癌35例,浸润性小叶癌25例。同时选取38例乳癌原发患者手术切除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

1.2Cath-D和VEGF的免疫组化SP法检测术中切除的乳癌原发灶、复发灶标本经体积分数10%甲醛溶液固定,4 μm连续切片,保存待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染色,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Cath-D 和鼠抗人VEGF 单抗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使用时均按1:100稀释。主要步骤:切片脱蜡、水化后以体积分数3%H2O2孵育10 min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抗原修复后分别滴加一抗,37 ℃ 孵育1~2 h 或过夜,PBS 冲洗,5 min×3次; 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37 ℃孵育20 min,PBS 冲洗,5 min×3 次; 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37 ℃孵育20~30 min,PBS 冲洗,5 min×3次; DAB显色; 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脱水、透明、封片。实验均由同一病理技师操作。

1.3结果判断每张切片由2名医生双盲观测。Cath-D 蛋白阳性染色位于细胞质,呈棕黄色。选取8个高倍镜视野,计数8个视野中的阳性细胞总数,除以细胞总数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阳性细胞百分比<20%为阴性,≥20%为阳性。VEGF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根据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比进行综合计分。选取5个高倍镜视野,同上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无阳性细胞计0 分,≤25%计1分,~50%计2分,~75%计3分,﹥75%计4 分; 着色强度以多数阳性细胞呈现的染色计分,无着色计0分,淡黄色计1分,棕黄色计2分,棕褐色计3分;2项计分相加,0~2分为阴性,≥3 分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5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原发灶、复发灶、正常乳腺组织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癌组织中VEGF和Cath-D蛋白的表达,采用列联系数分析乳癌组织中VEGF和Cath-D蛋白表达的关系。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正常乳腺组织、乳癌原发灶和复发灶组织中VEGF、Cath-D蛋白的表达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乳癌复发灶和乳癌原发灶组织中VEGF、Cath-D蛋白的表达较正常乳腺组织增强。

2.2乳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Cath-D蛋白的表达比较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乳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Cath-D蛋白的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组增强。

表1 3种组织中VEGF、Cath-D蛋白的表达 例(%)

*: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P<0.017。

表2 乳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 Cath-D蛋白的表达 例(%)

2.3乳癌组织中VEGF、Cath-D蛋白表达的关系见表3。

表3乳癌组织中VEGF、Cath-D蛋白表达的关系例

VEGFCath⁃D阳性阴性阳性427阴性47

rP=0.411,P<0.001。

3 讨论

乳癌的侵袭与转移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过程,其中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及新血管的生成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肿瘤的生长依赖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生成对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至关重要。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正性调节因子和最强的促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剂。有研究[3]结果显示VEGF 是促进乳癌血管生成的重要调节因子;微血管最丰富区位于乳腺恶性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区。李颖嘉等[4]研究发现乳腺恶性肿瘤组VEGF及其主要受体Flk-1/KDR 的表达、MVD 计数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VEGF 能特异性地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具有促血管通透性作用,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肿瘤细胞的转移提供基质。该研究中乳癌原发组织及复发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且淋巴结转移组VEGF蛋白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与国内研究[5-6]结果一致。这说明VEGF 蛋白表达增高可促进乳癌的发生、复发及淋巴结转移,提示VEGF促进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导致肿瘤血管数量增加,为乳癌细胞的转移提供通道。

Cath-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34 000的蛋白。它低浓度存在于各种细胞胞质中,在正常或小叶增生的乳腺组织中浓度都很低[7]。Cath-D 能刺激细胞生长, 活化后可以直接催化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形成局部溶解区,构成肿瘤细胞移动的通道,并间接破坏血管基膜[8]。Cath-D还可以激活Cath-B,诱导产生活化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后者也具有与Cath-D相似的功能。该研究结果显示乳癌原发组织及复发组织Cath-D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而且乳癌有淋巴结转移组Cath-D蛋白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提示Cath-D在乳癌复发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9-10]显示,Cath-D可作为上游基因调节MMP-2 表达,MMP-2可以启动MMPs 级联反应,促进ECM 降解,诱导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及淋巴结播散,同时MMP-2 可以启动血管生成,直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肿瘤生长和发生血道转移。于湛等[11]在对胃癌的研究中同样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组Cath-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推测Cath-D蛋白可刺激癌细胞生长, 降解并破坏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 为癌细胞转移提供条件。

另外,该研究结果还显示VEGF、Cath-D在乳癌组织中同时出现表达上调,存在正关联,提示它们可能在乳癌的复发、转移中起协同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乳癌原发灶与复发灶及有淋巴结转移的乳癌组织中VEGF与Cath-D蛋白高表达,二者可能在乳癌复发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VEGF、Cath-D的表达在判断乳癌的复发、转移及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张敏璐,黄哲宙,郑莹.中国2008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的估计及预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0):1049

[2]乌拉木,余科达,沈镇宙,等.组织蛋白酶D在乳腺导管内癌及伴早期浸润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转移的关系[J].中国癌症杂志,2010,20(4):247

[3]李颖嘉,杨莉,夏琼,等.乳腺肿瘤血管生成功能性变化特征及其机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8):1557

[4]李颖嘉,文戈,王倩.VEGF及其主要受体Flk-1/KDR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1):70

[5]黄柏强,贺勇,郝秀静,等.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VEGF及survivin-2B mRNA的表达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6):1479

[6]雷杰,费建东,刘振显,等.乳腺癌组织中Ang-2及VEGF的表达及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2008,35(4):263

[7]Masson O,Prébois C,Derocq D,et al.Cathepsin-D, a key protease in breast cancer, is up-regulated in obese mouse and human adipose tissue, and controls adipogenesis[J].PLoS One,2011,6(2):e16452

[8]Brujan I,Margaritescu C,Simionescu C,et al.Cathepsin-D expression in breast lesion: 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J].Rom J Morphol Embryol,2009,50(1):31

[9]李伟汉.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其判断预后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719

[10]Sullu Y,Demirag GG,Yildirim A,et 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 and MMP-9 expression in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the breast[J].Pathol Res Pract,2011,207(12):747

[11]于湛,高剑波,陈奎生,等.胃癌的螺旋CT征象与MMP-9及Cath-D蛋白表达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6):1004

(2013-11-07收稿 责任编辑徐春燕)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Cath-D in primary and recurrent focuses from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NINGDianbin,CHENYingmin,BAOLei

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Hebei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Shijiazhuang050051

breast cancer; VEGF; Cath-D; lymph node metastasis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Cath-D in primary and recurrent focuses from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Cath-D in 38 cases of breast cancer(25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22 cases of recurrent breast cancer(5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Results: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Cath-D in primary focuses and recurrent focus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both of them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breast tissue(χ2=50.029 and 24.461,P<0.05).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Cath-D in breast cancer tissue with lymphatic metastasi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without lymphatic metastasis(χ2=9.017 and 5.963,P<0.05).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Cath-D in breast cancer tissue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rP=0.411,P<0.001). Conclusion: There are high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Cath-D in primary, recurrent focuses and breast cancer tissue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from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and they may have synergetic effect on the recurrence and lymphatic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10.13705/j.issn.1671-6825.2014.04.034

R737.9

猜你喜欢
乳癌原发灶阳性细胞
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脑内Nestin 的表达变化
腹腔镜下原发灶切除术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内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水平变化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CT值联合形态学预测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CD14、IL-4和TNF-α在健康人和慢性根尖周病患者组织中的免疫荧光定位*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急性高原低压缺氧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易致乳癌吗?
警惕男性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