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疗效分析

2014-09-01 02:04李爱霞史文红李清华李兰凤耿文孙素真
河北医药 2014年13期
关键词:脑性脑瘫生长因子

李爱霞 史文红 李清华 李兰凤 耿文 孙素真

·论著·

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的疗效分析

李爱霞 史文红 李清华 李兰凤 耿文 孙素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技术对脑瘫患儿康复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脑瘫患儿28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均经神经内科专业康复医师进行整体评估。结果康复治疗前2组患儿粗大运动、认知及语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儿粗大运动、认知及语言方面较训练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脑瘫患儿的康复疗效。

穴位注射;脑性瘫痪;康复;鼠神经生长因子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发生于宫内、围产期或3岁以内未成熟脑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而导致的运动控制和姿势障碍[1]。既强调了脑瘫脑源性和发育缺陷,又强调了脑损伤和发育缺陷的发生时间可在婴幼儿期内。发病率目前仍未见确切报道,一般认为1.8‰~4‰,脑瘫脑损伤为非进行性、症状在婴儿期出现较多见[2],因此脑瘫患儿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减轻残疾[3]。我们采用中医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脑瘫康复指导中心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脑瘫患儿286例,分为2组,每组143例: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n=143例),男98例,女45例;1~2岁102例,2~6岁41例;平均年龄(2.17±1.10)岁;按临床表现分为:痉挛型99例,不随意运动型27例,肌张力低下型5例,共济失调型2例,混合型10例;按瘫痪部位分为:四肢瘫85例,双瘫15例,偏瘫32例,单瘫11例。观察组(常规康复训练+穴位注射,n=143例),男97例,女46例;1~2岁103例,2~6岁40例;平均年龄(2.14±1.05)岁;按临床表现分为:痉挛型97例,不随意运动型27例,肌张力低下型6例,共济失调型2例,混合型11例;按瘫痪部位分为:四肢瘫88例,双瘫15例,偏瘫30例,单瘫10例。2组患儿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专科医师进行全面病史询问并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及临床分型均符合2006年8月第九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由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炎、遗传代谢疾病所致的后天脑源性疾病等引起的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的一过性发育落后;皮肤有创伤面;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先天性疾病、唐氏综合症、癫痫者;合并有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呼吸道疾病、婴儿腹泻;肝功、肾功、心肌酶异常者。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康复治疗。

1.2.1 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电疗(痉挛治疗仪、立体干扰仪)、肌电生物反馈(神经肌肉电刺激)、水疗、中药蒸汽熏蒸等,根据每个患儿病情轻重及分型给予具体的治疗方案。1次/d,每周5 d,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

1.2.2 穴位注射:我们应用武汉海特生物制药生产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60051;规格:20 μg/支),用2 ml注射用水溶解配制成混合液。根据中医理论结合脑瘫产生的原因,我们选取肾俞、足三里和颈夹脊三个主要穴位进行轮流穴位注射,每次2个穴位进行搭配,如:首次选取肾俞和足三里两穴位,下次选取肾俞和颈夹脊两穴位,再次选取足三里和颈夹脊两穴位,轮流注射。每个穴位注射1.0 ml,隔日注射1次,20 d为1疗程,间隔10 d继续下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方法 采用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4,5]、盖泽尔智能测试(Gesell)[6]、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7]于治疗前和治疗3疗程后分别评定。GMFCS中等级评价的Ⅰ、Ⅱ、Ⅲ、Ⅳ、Ⅴ级分别定为1、2、3、4、5分;Gesell智能测试包括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个人社交五个方面;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主要包括操作性课题、理解和表达三个方面。疗效评定标准:患儿GMFCS分级提升2个级别,Gesell智能测试(DQ)提升20分,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提升2个级别为显效;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提升2个级别,Gesell智能测试(DQ)提升10分,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提升1个级别为有效;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提升1个级别, Gesell智能测试(DQ)提升5分,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略有改善或无变化为无效。

2 结果

2.1 GMFCS评分 2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GMFC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儿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患儿GMFCS评分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3.3±0.71.6±0.631.659<0.001观察组3.3±0.71.2±0.447.218<0.001t值0.0005.358

2.2 Gesell评分 2组患儿Gesell评分治疗前DQ及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儿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尤其是患儿的大运动评分和言语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Gesell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项目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总发育商(DQ)对照组39±655±639.612<0.001观察组38±657±540.378<0.001大运动对照组38±659±641.391<0.001观察组38±662±643.010<0.001语言对照组39±756±738.490<0.001观察组38±662±649.926<0.001

2.3 S-S检查评分 2组患儿S-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儿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儿S-S法评分比较

项目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S-S理解对照组16±1019±1018.518<0.001观察组16±1024±1230.562<0.001S-S表达对照组15±1019±1122.165<0.001观察组15±1023±1232.941<0.001S-S操作对照组15±1017±1116.716<0.001观察组14±1022±1228.957<0.001

2.4 临床疗效 2组患儿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常规康复)患儿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n=143,例(%)

3 讨论

神经生长因子是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之一,也是发现最早和已知最典型的神经营养因子,是神经细胞发育和存活必需的大分子蛋白质[8]。它具有调节神经元代谢与生存环境,维持其存活、生长、分化、再生和成熟,刺激神经轴突的增生和定向生长等生物学效应,在神经系统发育、损伤修复及正常功能的维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9],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对正常神经细胞有营养作用,对损伤神经修复机能有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因子。研究发现应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可以及时补充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不足,明显提高受损脑组织神经元存活的数目,促进中枢神经细胞再生,维持其存活,减少病理性死亡[10],早期应用可限制缺血缺氧后神经元损伤的扩大化[11],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穴位注射的原理一般认为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结合的加成作用。一方面针刺和药物直接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的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者,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大的疗效。所以穴位注射疗法不仅为针刺治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特异性穴位刺激物,而且也为药物提供了相对特异性的给药途径(经络穴位),减少用药量,提高疗效。

临床中我们观察到脑瘫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体质普遍虚弱,所以我们选择肾俞、足三里、颈夹脊作为三个主要穴位进行轮流穴位注射,每次2个穴位进行搭配,疏通经脉气血,对患儿体质的改善有利[12]。从传统理论上分析,肾俞是肾的背腧穴,肾主骨,升髓,腰膝酸软,先天不足所致的五软五迟,大脑发育不良,刺激肾俞穴皆有疗效;足三里为治疗瘫痪和痹症的主要穴位,是人身四大强壮穴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调补气血,疏通经络,扶正培元之功效;颈夹脊为夹脊穴之首位,具有调理心肺气血,疏通经络及局部气血的作用[13]。 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保护脑内神经元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严超英等[14]的研究发现外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能通过血脑屏障并被脑组织吸收、分布进而产生脑组织保护作用。本研究显示康复治疗前两组患儿粗大运动、认知及语言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康复治疗3疗程后2组患儿粗大运动、认知及语言方面较训练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各项指标均明显提高,以往相关报道[13,15,16]一致。

我院近十年来收治脑瘫患儿6 881例,于2007年开始我们采用注射的方法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康复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从小鼠颌下腺纯化的神经生长因子,其纯度达99%以上,与人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具有促进、诱导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等生物作用的活性物质,在促进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结合有关报道于2010年6月份始,应用康复技术结合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瘫患儿进行探索,在取穴时我们采用按功能定位和循经取穴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选择穴位,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该肌肉或肌群,直接缓解局部的肌张力,患儿的大运动改善比较明显;同时药物穴位注射后可沿经络循行,疏通经气,直接作用于神经分支,使外周神经与所支配肌肉同时得到改善[17],使其所支配肌肉的运动协调性改善,患儿的口腔肌肉张力改善,肌力增加,言语清晰度提高,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但穴位的选择是否过于简单,如何穴位搭配更合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将会继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疗效及治疗方法的研究。

1 励建安,毕生,黄晓林,等主编.DeLisa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33-1150.

2 李爱霞,贾革红,左月仙,等.口腔感觉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按摩对脑性瘫痪患儿口运动障碍的疗效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3,16:4170-4173.

3 李婧,赵桂英,史茜,等.小儿脑瘫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现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119-120.

4 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及诊断条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309.

5 吴卫红,郝文哲.脑瘫儿童常用评估量表及其应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601-604.

6 Palisano R,Rosenbaum P,Walter S,et al.Development and reliability of a system to classify gross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Dev Med Child Neurol,1997,39:214-223.

7 李胜利主编.语言治疗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2-196.

8 林志,陈慧,李红刚,等.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255-256.

9 Mehler NF,Kessler JA.Growth factor regulation of neuronal development.Dev Neurosci,1994,16:180-195.

10 严超英,黄英.Ι125—NGF在缺氧新生鼠脑内的吸收分布.实用儿科杂志,2006,6:20.

11 郝福英,白艳艳.神经生长因子的临床治疗应用和用药.Foreign Medical Section on Nurology and Nurosurgery,2001,28:1-4.

12 胡香玉,刘欣.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45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4:330-332.

13 蔡洪光主编.实用经络点穴疗法.第1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45-98.

14 严超英,马丙群,尚青,等.神经生长因子多中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效观察.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383.

15 王国华,严超英.NGF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2:351-353.

16 翟红印,韩东伟,苏春娅.肌肉功能定为穴位注射治疗脑性瘫痪双上肢障碍临床观 察.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461-462.

17 李晓捷主编.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

Therapeuticeffectofacupointinjectionwithmousenervegrowthfactorcombinedwithrehabilitationtrainingoncerebralpalsyinchildren

LIAixia*,SHIWenhong,LIQinghua*,etal.*DepartmentofNeurology,HebeiProvincialChildren’sHospital,Shijiazhuang05003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oint injection with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MethodsA total of 286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143) and observation group (n=143).The patient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however,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were treated by acupoint injection with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evaluated by professional rehabilitation physicians 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before treatment and 3 treatment courses after treatment.Results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oss motor,recognition and languag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however,after 3 treatment courses the gross motor,recognition and language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in both groups,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1),furthermore,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Acupoint injection with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obviously enhance therapeutic effect on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

acupoint injection;cerebral palsy;rehabilitation;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3.002

项目来源: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10232)

050031 石家庄市,河北省儿童医院(李爱霞、李清华、李兰凤、孙素真);黑龙江省哈尔滨儿童医院(史文红)

孙素真,050031 河北省儿童医院;

E-mail:sunsuzhen2004@126.com

R 742.3

A

1002-7386(2014)13-1928-03

2014-01-03)

猜你喜欢
脑性脑瘫生长因子
康复训练联合口腔游戏在脑性瘫痪流涎患儿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现状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康复与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