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现状与语言创新

2014-09-02 23:54贾兴安
散文百家 2014年8期
关键词:散文文学语言

贾兴安

散文创作发展到今天,是该思考并重视散文的语言问题了。

自新时期以来,散文这一文学样式由于特殊的“身份”,与小说和诗歌比起来,无论是读还是写,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众多的民间群体,就连几年前流行的博客和近两年风靡的微博,也与广义的散文息息相关。说散文是“虚假的繁荣”也好,说全民“散文热”也罢,但散文比其他文学样式在社会上更受民众喜爱、喜欢写作散文的人数众多却是实事。然而,另一个实事却是,我们又对散文和散文创作不甚满意,许多创作者和学者认为散文数量惊人、质量不高,特别是创新不够,引起反响的不多,“文化散文热”之后几乎多年没有了“热点”,似乎有些迷茫和迷失。一句话,近几年来,散文和散文创作领域比较平庸。

说如今的散文创作比较平庸,一是表现在题材上。乡村、城市、历史、文化、战争、亲情、情感、情趣、哲理、自然、游记、科技(普)、学术、忆旧、生活等等,基本上都涉猎到了,进入“类型化”的套子或者模式。散文像是一个做好的组合柜,柜里安装着一个个的小抽屉,我有什么了拉开填进去就可以了,甚至,我需要了,可以把这个小抽屉搬出来,出版一本散文集。这本集子,其实就是一篇散文,其他篇什,是一模一样“套”或者“克隆”出来的。散文跟工业产品放到“流水线”上差不多了。二是表现在语言上。在小说、诗歌、散文这三大文学样式中,自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自九十年代以来,艺术思绪的多元化,也就是文学的先锋性和当代意识,给小说和诗歌在思想观念和写作方法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试验文本屡见不鲜,为中国的传统文学注入了鲜活的艺术生机,但唯独没有为散文创作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其最鲜明的标志,就是散文语言和叙述方式没有明显的改观,依然是传统的语言格式,缺乏语言个性,无论是叙述方式、切入视角,还是词句的排列组合,几乎都是墨守成规的白话文,有点像公文或者文件甚至与通讯、特写,学生们的论文、记叙文差不多了。先不说写的是什么,仅从语言的句式上看,就让人没有阅读下去的兴趣。因此,换句大白话说,你写的内容没新意,再加上语言很“老套”,还能算是散文吗?也许,这就是制约散文创作向纵深发展和进步的原因之一,也是散文“虚假繁荣”的病因之一。

中国散文的传统历史悠久,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形成了自己一套独有的艺术风格。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并不难解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也好,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也好,思想的和自然的,精神的和物质的,我们人类就那么点事,我们很难跳出或者改变人类文明共同生存而逐渐形成的“模板”。那么,在这个“模板”上怎么写出完美的东西,却是可以琢磨、研究和商量的。写作者,就像一个程序员,利用那些既定的软件,来编制自己满意的程序。这就是创作方法,具体到散文创作来说,那就是散文语言革命的问题。

不认真对待散文语言,散文创作不可能有质的突破和飞跃。也许,这有一种鼓吹“技术至上,技术第一”之嫌,但是,不要忘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好的材料,再好的资源,没有科学技术的起步,不但做不出好产品,还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散文首先是文学的,文学与文章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语言的文学品质、艺术品味。按说这是文学常识,但现在许多散文创作者在写作时已经没有这个概念了,感觉想写了,就写出来,并认为这就是散文。在他们的观念中,回忆一段过去的往事,去旅游了或者出国一趟回来了,有一些感受和感慨,故去的亲朋好友值得怀念,读书阅史时触动了某种情绪,琢磨着码出字来,就要投稿发表。我们不能说这不是散文,当然也可以说是文章,按这样的文章一路向前,那散文可真是铺天盖地了,从四五岁的孩子到八九十岁的老翁,人人能写,个个能来。于是,现在什么是散文什么是文章一时也分不清楚了,谁也不能说一些文章不是散文。由此,便在散文的文体上出现争议。如何界定散文的文体,至今在散文理论界没有定论,因此模糊不清。学术论文、时评、政论或者思想性较强的随笔以及日记、小品从严格意义上,算不算散文?有很多人问我,《读者》、《意林》、《青年文摘》上面的文章是不是散文,我一时竟语塞,想了半天才嗫嚅道:“有的是,有的不是。”朋友还笑我说:“你还散文主编呢,连这个都说不清楚。”我真是说不清楚了,还有散文和杂文以及小品文的关系,也说不清楚。这些刊物经常转载我们杂志上的散文,被转载的作者还兴奋地打电话向我报喜,我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郁闷,总之是不尴不尬。回头认真仔细地想想,想了好长时间,才想出来鉴别散文的标准,是不是该从散文的本质,也就是散文的文学语言入手啊?因为,你如果从题材上来鉴别,是说不清楚的。散文要表达什么,书写什么,小说和诗歌也可以做到。写亲情,写爱情,写历史,写现实,一段小故事,一个小感悟,都可以写。而怎么写,写的是不是散文,该如何界定呢?

散文是应该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有情绪,有节奏,有细节,有空间,有张力,应该是细腻的,生动的,形象的。通常说,我们说谁写的东西有味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即便是“随笔式”或者是“论文式”的散文或什么历史文化散文,依然需要有味儿。而这个味儿,就是从日常生活语言、从大众化庸俗的书面语言中嬗变为文学创作语言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于是有时就惶惑,为什么小说家的散文就有“意味”,比如说贾平凹、铁凝、李存葆、张玮等,也许他们更“文学化”吧。从严格意义上讲,很多貌似或者以散文的名义出现的所谓散文,并不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比如一个小故事、一段小感情,基本上是简单的,明了的,直来直去的,完了也就完了,基本上没有描写,没有空间和张力,直言不讳告诉人们什么或有什么启迪。但文学不应该是这样,文学应该是意味深长的,是活色生香的。它不是靠惊天动地的故事或者故作高深的理念吸引读者,而是凭借有滋有味的书面语言调动你的阅读兴趣,让你身临其境般进入写作者布置的情境中完成一次审美的历程。至于作者告诉读者什么,由读者自己去回味,不是“教育”,也不是“教化”。甚至可以像在大街上看“美女”那样,没有实质上的东西,就是欣赏,作品“好读”、“亮眼”,让我们感叹和羡慕。曾经有一位作者,写了一篇《大雾》,非要传真到编辑部指名叫我看,此稿不到一千字,说在山中遇到大雾,想到了人生的迷茫。我看后对他说,你不要说你想到了什么,你就写写你所看到的大雾吧,三千字左右,写好再传来。过了几天,他打来了电话,懊丧地说写不出那么多的字,我说那你读书吧,再仔细观察几次雾,把所有你能掌握到的形容雾的词汇都用上,结果他最终也没能写出来。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写女人的手,写了一千七百多字,我们能吗?不能!没有这个语言能力,想象力和词汇量都贫乏,驾驭不了。这就是文学语言的基本功。很多的写手写了很多年很多文章,但最起码的文学功力都没有,没有观察事物和体验、感悟生活的能力,掌握的词汇又很少,写到山时就知道巍峨,写到河时就知道清澈,还有别的吗?一篇三千字的文章,同义词要重复五六次,先不说你写的什么,文字语言都不过关,还能写出什么好作品?也许,有人对此不屑,会说好文章是洗尽铅华的,不是华丽词藻堆砌的。但问题是,即便是“土得掉渣”,也要靠语言调动起来。许多散文作者和作家,写“痛苦”、“孤独”、“感动”,都是那么几句话,尽管“难忘家乡那条小河”、“从前那条小路变宽了,小树长大了”的句式这几年基本上消失了,但“历史的尘埃”、“我心中永远的痛”又频繁地出现了。当然,我们强调散文的语言,并不是推崇表面上的文字华丽。其实,真正的华丽也不存在,我们的笔力与大自然和客观事物较量,永远是弱者,永远是笔力不逮,永远达不到清代大文学家张潮所说的“文章是案头山水,山水是大地文章”那样的境界和要求。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提高散文的语言能力或者有所创新呢?其实,这是个思绪方式和审美视角的问题,并非只靠文字功底厚实、写作训练有素来“炫技”、搞“文字游戏”。比如,我让那位《大雾》的作者写三千字,这个要求对专业作家也是个难事,但却可以变换一下思维方式和切入角度,不妨从雾是怎么形成的开始,远看怎样,近看如何,置身其中是什么情境,快散去时又是怎样的,味道是什么,感觉是什么,不能只是就雾而写雾,要延伸,要扩展,要有想象力和描写能力。如果他真能写出三千字,哪怕别的什么都没有,只是纯客观地写“雾”,我也会发表出来。我以为,他单纯地写好“雾”是这篇散文最大的价值,会是一篇精美的“美文”,最起码,中学生在写作文时,会借鉴和学习,比他想到什么在雾里感悟到了什么更有意义。因为他不是什么风云人物,在大雾里肯定想不出什么高妙的东西。有时候,形式比内容更重要。如今,写亲情的散文很多,尤其是“母爱”、“父爱”什么的,有的还搞这类的散文大赛,故事几乎是花样翻新,想写好很不容易,语言功夫再高也无济于事。如此一来,散文语言的创新就很难了,大家只好来拼故事的独特和感人、动人。其实不然,如果转换了思维方式和审美视角,“俗题材”同样可以在语言方面实现突破。有一篇散文《母亲的脚》,是常德山区一位青年作者写的,通篇没写母亲的伟大和勤劳,只说他母亲的脚大,被人笑话,常年奔波山间,脚极度变形了,后来作者执意带年迈的母亲去城里足疗馆洗脚,才第一次看见母亲的脚是什么样子并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刻画。该散文前年在《散文百家》发表后,被很多报刊转载。这就是一篇传统题材的散文在语言上有可能实现创新或者“革命”的例证。只可惜的是,这位作者是个初写者,据说这篇还是散文处女作。她没有大作家茨威格那样的文学功力,如果有,她能紧紧围绕着母亲的脚细致入微地详尽描写,甚至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文学流派的描写手法,肯定会是一篇很有意义的大散文。深感我们的散文“老套”,并不是单纯在题材上的,而是“老”在语言上、感觉上。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老瓶装新酒”,就是形式和语言的固步自封。而形式、结构、视角上的变化,又为语言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我们强调“有天分的写作”。在《关于写作:七篇随笔,四封信和五个访谈》一书中,著名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塞缪尔·德拉尼认为:“有天分的写作”其潜力在于把微妙而又引人注目的感觉压缩成非常有效的信息数据包。在许多方面,天才作家都具有华兹华斯所认为的属于诗人的特质,他把诗人描述为一个“被赋予了更敏锐的感性,更热情和温和,对人类本性有着丰富的认识,以及比普通人更有悟性的灵魂”。德拉尼说:在修辞方面,“写作不是在删除中练习,而是一种通往声音的旅途”。文采飞扬的作家,通常使用修辞上有趣、悦耳或者抒情的措辞。就好像有台言语显微镜似的,天才作家能够迸发出一些转瞬即逝的感受或行为,梳理见解,以及描述我们都能识别的从属感觉。

文学与其他样式的文艺作品相比,比如电影电视剧、摄影戏剧、美术音乐等,这些艺术作品可能通过画面和声音直接表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颜色、形象、气氛和声音,而文学作品却不能,是文字和书面语言的艺术。这是劣势也是优势,如果我们再不讲究、不重视文学语言,那我们的文学就什么都没有了。要说时事,要说故事,要说历史和文化,要说情感和时尚,我们不如去看新闻,去读八卦和揭秘,不如去看史书典籍,去看煽情的情感类综艺节目,还关注文学干什么!文学或者说散文要想把读者拉回来,迫切需要进行语言的“革命”,创造出崭新的语言形态和叙述方式,使其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有情绪、有节奏、有细节、有空间、有张力,与音像文艺作品媲美。而鲜活语言形态的形成、写作手法的改变、叙述方式的进步,也必然会带动观念的突破、思想的升华,如同当年的“意识流”、“新感觉”、“魔幻现实主义”带给中国小说创作领域的突飞猛进一样。一旦散文领域注入真正的“语言艺术”,散文界的创作繁荣,才有可能是名副其实的,令人欣喜和称道的。

猜你喜欢
散文文学语言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我们需要文学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语言是刀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