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父子的西伯利亚之旅

2014-09-03 22:31柏代华
新民周刊 2014年34期
关键词:哥斯达黎加驴子西伯利亚

柏代华

旅行社告知10:30会有司机来送我们去车站,但迟迟不见踪影。坐在酒店大堂的一位高大微胖的老人察觉到我的焦虑,主动过来说,昨晚接到通知改成11:15出发了。这个西伯利亚旅游团才9人,包括我们两对夫妇。

他叫奥森巴赫,来自哥斯达黎加。他是当地最大的建筑事务所老板,毕业于德国名校,并作为交流学者在美国深造多年,英德西语纯如母语,客户都是欧美公司。除了偶尔查阅回复邮件,夫妇俩旅途中悠哉游哉且出手阔绰,莫斯科的普希金饭店一顿晚餐敲掉他500美元。他显然不像中国老板,拥有一份产业便如同驴子套上磨盘绳索,一刻不停地磨面至末日来临,驴子吃草,面粉与己无关。

一路上我们常站在车厢过道里谈天聊地,鞑鞑人的悲壮历史,蒙古族的征服世界。他太太是个热心人,一会送包湿巾纸一会递个红苹果。还送了几包哥斯达黎加的巧克力,至今余香难忘。

巴赫告诉我他父母都是德国人。这次是沿着父亲的足迹横贯西伯利亚并游览北京。二战前夕他父亲是拜耳公司常驻南美的医药销售经理。大战爆发后他觉得国家在打仗自己不能置身度外。那时大西洋已实施禁航,他偷偷搭上一条日本货轮从美洲到了东京,又借道满洲抵北京,最后经西伯利亚铁路横跨欧亚荒原辗转回到了满目疮痍的德国。几天后就应召奔赴前线。德国投降后他回到哥斯达黎加定居。巴赫从小听父亲讲述这段旅程中的故事和插曲,决定沿父亲的路径也绕地球一圈,只是方向相反,先飞欧洲抵莫斯科,横跨西伯利亚至北京,最后经新西兰回家。70年过去了,温暖的酒店取代了冰冷的窝棚。巴赫望着车窗外人迹罕至的荒原大漠,频频摇首,疯了,确实疯了。他走在父亲走过的路上,却无法体会父辈的情怀。他是纯粹的德裔,在德国住过几年,却诉说和德国人相处颇感别扭。父亲其实并无明确的政治倾向,兵荒马乱中历时半年冲破艰难险阻绕大半个地球返回德国,据称为了“报效祖国”。若要讲政治,他大概可划入纳粹死硬分子。但我却心生敬意。世间事,常常说不清辨不明,但一个热血青年无条件地为国尽忠,就算是愚忠或盲从,也自有一份凄美和悲壮,如同非洲角马迁徙中毅然跃入凶险的江河,应了一句蛊惑人心的广告词Just do it!endprint

猜你喜欢
哥斯达黎加驴子西伯利亚
哥斯达黎加COCO艺术别墅度假村
西伯利亚的熊妈妈
驴子赶集
西伯利亚博亚雷岩画与欧亚大草原的青铜时代
哥斯达黎加菠萝出口业形势不佳
哥斯达黎加有望选出女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