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站为何搞得像“地下工作”?

2014-09-03 05:50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14年34期
关键词:血液制品血站血浆

姜浩峰

就在甘肃省武威市武南单采血浆站暂停采浆的同一日,甘肃本地媒体《西部商报》披露——“全省血液库存及血液中心库存指数表显示,我省血液库存处于预警状态,白银、张掖、平凉、庆阳4市部分血型的血液库存告急。其中,白银市B型血液告急,仅余5.5个单位。省血液中心呼吁广大市民积极踊跃献血。”

一面是胁迫未成年人“卖血”,一面又是库存血液告急,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目前国内血液管理情况到底处于什么状况?遇到的难点有哪些?

“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这起胁迫未成年人‘卖血事件本身违法,责任者要受到法律的严惩。”一位在血液管理领域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希望这件非法事件的披露,能够规范血浆市场,能够促进血液制品安全有序生产。另一方面,如何破解血荒,确实是一个难点。”

采浆与献血的异同

在京沪穗等一线城市,早已没有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设置的单采血浆站,这造成了许多人对甘肃少年被胁迫“卖血”事件的误解,认为甘肃的血液管理部门破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该法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之前,“义务献血”被国家倡导多年。

然而,本次涉案血站本身所做单采血浆的工作,系企业行为,与大城市居民理解的血站无偿献血有所不同,也与国家事业单位的采供血机构是两码事。《新民周刊》记者查阅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官网,在其组织机构图中,武威武南兰生单采血浆有限责任公司赫然在列。在企业简介里,有这样一段话——“公司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经营指导思想……企业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处于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可见,追求经济效益,是这家始建于1934年、前身为国立西北防疫处、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生物制品研究所之一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对单采血浆站,国家规定其系由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设置,采集血浆后供应生产企业,通过生物工艺技术,制作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血液制品。其加工生产的血浆不能用作临床输血使用,只能作为原料提供给生产企业。单采血浆站只能设置在县及县级市,不得与一般血站设置在同一县行政区划内。

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血站,则不以营利为目的。无偿献血者献出全血后,中心血站对全血进行分离,分出血浆,并严格按规定项目进行检测。之后血站还采用病毒灭活制备血浆制品,提高了血浆制品的安全性。根据《血站管理办法》,血站的血浆只能供应给临床使用,不得提供给采浆站作为生产企业原料。

血荒是个常年现象

2010年12月11日,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竺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献浆400毫升,同时说:“献浆和献血同样光荣。我国血液和血液制品供应面临严峻挑战,身体条件好的人应当积极参与献血献浆。”

根据2012年披露的数据,目前,我国的献血率只有8.7‰,远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更是远远低于丹麦统计的67‰。即使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对比中国香港地区的30‰和澳门地区的23‰,内地差距明显。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献血率是1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献血率低于10‰的地区必然产生“血荒”。目前,全球约70个国家献血率低于此数。

“数据表明,我国献血浆比例也很低。而国内血浆制品供应紧张,许多血制品需求被压抑了。比如癌症晚期病人对白蛋白的需求,还有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患者,都眼巴巴希望血浆制品充分供应。”业内人士如此说道。

由于采血量过低,很多省市建立了企业性质的单纯的血浆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有关单位可给予献血者适当补贴。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郑雪倩日前即表示,“这样两三百块的补贴并不违规。”有上海市民认为:“补贴两三百块,在大城市人看来,就是交通费、误餐费,即使在边远地区,两三百块钱也仅仅能补贴一下比如从大山里到县城的交通费。可是,即使仅仅是这两三百块,对边远地区群众还是有吸引力的,不严格规范的话,就会有人钻空子。”

值得忧虑的是,2010年,当中国的献血量达到4180吨时,虽然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却已是近年来的一个峰值了。之后几年,献血量有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国家鼓励无偿献血的情况下,即使是对企业行为的采浆只发放两三百元的补助,仍被一些人误认为有偿行为。而前往采浆站的,又大多是贫苦者、文化水平也较低。于是,在一些人的印象里,采浆成为了愚昧、落后的代名词。

自2011年8月1日起,原本的原料血浆供应大省贵州决定根据新的卫生规划,关停全省20家单采血浆站中的16家,只留下位于开阳、独山、普定、黄平等县的4家。由于贵州血浆供应量当时占全国的30%,这一行动一下子冲击了国内血液制品企业。行业采浆量将减少约20%,血浆原料更稀缺。

至于为何贵州一下子关停这么多浆站,有评论认为,“2006年血浆站尚未改制之前,原来的浆站都挂靠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承担着为地方增加财政收入的任务。2006年之后,血浆站改制,成为企业的固定资产,企业开始自负盈亏。对当地政府来说,血浆不是工业制品,不产生统计上的GDP,而在管理上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这时候地方政府又要承担重大责任,所以当地政府本来就没有内生动力去推动这个产业。”

《新民周刊》采访到的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应该为浆站正名。“我觉得,目前对血浆采集的临床意义宣传仍不到位。既然血浆制品是临床上必需的东西,就要鼓励采集,鼓励生产,而不能让浆站搞得像是‘地下工作一样。经常看到人们认为来我们血液中心献血是高大上的行为,到浆站献浆并接受两三百块补助,就低人一等。另一方面,浆站的重要性明确的话,对采集和企业本身的一些行为,就能更有力地监管和规范了。”

如何提升献血率

中国政府公布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动无偿献血,到2015年,献血率达到10‰ 。要达到这个目标,目前来看,困难重重。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液制品血站血浆
血液制品行业前景不改业务扩张与研发实力成为企业长期发展关键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成都地区医疗机构红细胞类及血浆类血液制品退回的现状分析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华兰生物(002007):血液制品回暖 疫苗业务有亮点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滤除白细胞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