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代表

2014-09-04 21:42马瑶华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传教士言行官员

马瑶华

有个故事:养鸡场主人讨厌传教士,到处说他们坏话。有一天传教士来买鸡,专挑了一只最差的,说是要养在修道院。鸡场主人说如此一来别人会以为他家的鸡都这样,这不公平。传教士说鸡场主人因为一两个传教士言行不检点便总拿他们来代表所有的传教士,岂不是也对传教士不公平?

其实这样的现象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以一个群体中最坏的一个来代表这个群体。比如今天哪个贪官被抓去坐牢了,群众就会议论:我们的官员都是巨贪!拿纳税人的钱自己享乐。又如哪个医生被曝见死不救,群众又会高呼:当医生的都该死!医生的职业操守都到哪去了!那些无辜被牵连的官员、医生们自然是觉得委屈得要死:“我们只有个别人是这样啊!”然而群众是不听的。人民与官员越发敌对,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然而另一方面,人民自己不小心被代表时,又会激动愤慨,比如在国外,媒体因为少数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而指责中国人普遍没素质时。我们被误会、被代表,滋味自然不好受。我们觉得委屈和不满——凭什么以一个人的丑恶行径来抹黑我们所有人?

然而我想说:鸡和传教士终究不同!

鸡没有所谓的“鸡的使命”,它不知道它的一言一行或是长相会影响到所有鸡的名誉,但传教士怎么会不知道?传教士本身就是传播道义使人向善的,一言一行无不代表着传教士的使命。官员对人民负责,一言一行无不代表着政府的意志。医生救死扶伤,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医生这个职业的高尚。既然心中有使命,为什么还放任自己做出有违使命的举动呢?因此而被人非议,本就是无可厚非的。

作为某个群体的一员,我们要时刻想到自己群体的荣誉和颜面——政府的庄严、医生的神圣、中国人的尊严,时刻想到自己也许一不留神就会被拿来做代表。因此我们自己心中要有一把尺子,谨慎言行,并且提醒他人。自己要做正面的榜样,而不要做那颗老鼠屎。若是人人都有使命感,都想着自己肩负的责任,难道还会“被代表”吗?我们总说自己是被别人恶意曲解了,但正是因为我们当中有人就是那样做的,才会有这种曲解。我们应该感到耻辱而不是委屈,并以此为教训,严格要求自己以及身边的人。

“被代表”不应该委屈,而应反思,如此,社会才能进步。

[点评]

“被代表”这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文章为时而著,很有现实意义。一方面,人们往往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人物,硬要拿某个群体中的不良分子去“代表”整个群体;另一方面,自己“被代表”时又因感觉不好受而激动,愤慨。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停留于此,而是笔锋一转,针对被人们拿来做“代表”的个体进行针砭——作为群体中的一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文章深刻警策,给人启迪。

【作者系北京市十一学校学生,指导并置评:雷其坤】

猜你喜欢
传教士言行官员
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早期西方传教士的汉语量词观
早期传教士作品中的新词创制
妙语连珠
传教士与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