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考场

2014-09-04 21:44王学华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套作科学素养小女孩

王学华

命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托尔金说:“生长的缓慢与长成后的精彩,为树这种植物增添了一层神圣感。”

英国谚语:“蒙蒙细雨持续得长久,暴风骤雨一扫即过。”

俄罗斯谚语:“走得慢些,走得远些。”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和认识?请以“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文题中所提供的三则材料都强调了“慢”的作用。第一则材料表面上讲的是树的生长,实际上讲的是人的成长;第二则材料表面上讲的是自然现象,实际上讲的是人生哲理;第三则材料表面上讲的是生活常识,实际上讲的是生活理念。综合三则材料,考生可以得到启发:“慢”与自然生长有关,与人的成长有关,与生活态度有关,与社会发展有关。因此,考生写作时可以从生活态度的角度切入,可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切入,可以从人生的角度切入,也可以从品读文学的角度切入。考生要善于在“慢”字上挖内涵,从“慢”字上做文章。写作时,最好把三个材料综合起来,展开论述。也可以以某一句为重点,深入挖掘。

话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遥远,山路非常难行,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气喘如牛。他走走停停,不断向前遥望,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在眼前。就在他的上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会超过10岁,背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喘气得很厉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呵护着背上的小孩。印度教徒经过小女孩的身边,很同情地对小女孩说:“我的孩子,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么重!”小女孩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背的是一个重量,但我背的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弟弟。”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以“重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从整个材料来看,最后印度教徒与小女孩的对话是重点,尤其是小女孩的话“你背的是一个重量,但我背的不是一个重量,他是我弟弟”,这是爱与责任的体现。考生从这个角度切入,是比较符合材料的基本含意的。考生将立意确定为“感受爱的重量”“爱,让一切失去重量”“爱与责任是人生的支柱”“仁者爱人”等,都算切题。当然,如果从印度教徒的角度来写,也未尝不可,可以立意为“要关心呵护他人”“人要有悲悯情怀”“卸下心中的重量”“一路上有你”等。如果从小女孩的角度来写,除了从上面立意角度写外,还可以从“理想”“信念”“快乐”“担当”“正能量”等方面加以诠释。

材料作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1:2013年2月,一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太和门附近一口大铜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的文字,被故宫工作人员拍下并上传到微博,立刻引来“骂声一片”。

材料2:2013年5月26日,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到中文“丁锦昊到此一游”,对这个3000多年前的文物受损,他十分羞愧,并向导游道歉。此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多位网友声讨、“人肉”“题名者”。

材料3:记者走访杭州西湖各景点发现,黄龙洞、白堤等各处景点上,“到此一游”“我爱你”等刻字留言几乎成了景区“标配”。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这是一道关于荣辱和文明的文题。具体立意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

1.荣与辱。在文物上刻字,自以为是一种荣耀,实际上是一种耻辱。我们在生活中要分清荣与辱,明辨荣与辱,要争做光荣的事情,不能以辱为荣。

2.文明,从我做起。没有文明的旅游,再美的风景名胜也会黯然失色。文明应该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3.爱惜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是历史与文化的积淀,珍贵文物是不可复制的,所以我们应该爱惜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

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举手之劳彰显一个人的文明和素质,不要等到别人批评才知道错,不要等到一切无法弥补了才去后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1:2013年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水平为3%,相当于美国、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数据显示了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尚处在较低的水平。

材料2:美国欢迎各种宣传科普形式,有诺贝尔奖,还有搞笑诺贝尔奖,甚至火暴的泡沫剧《生活大爆炸》也盛情邀请霍金加盟,拍摄科学宅男们的搞笑科幻生活。

材料3:2013年4月7日,一场兼具科学与幽默特质的中国版“搞笑诺贝尔奖”——“菠萝科学奖”颁奖盛会在杭州高调举行。“菠萝科学奖”的口号是“向好奇心致敬”。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这是一个由多则材料组成的作文题目,第一则材料主要是说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处在较低的水平;第二则是讲美国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实际上是重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的提高;第三则材料是指我们已经开始重视科普宣传。将三则材料综合起来,考生可以重点论述科学素养与科普宣传的关系。国人的科学素养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我国的科普工作做得不好有很大的关系,而我国的科普不“给力”,与宣传力度和宣传形式有很大关联。考生也可以阐明科学与生活的关系,让科学贴近生活。科学只有慢慢转变其高高在上的姿态,才能被更多群众接受和关注,才能更顺利地推进科普事业,提升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据有关部门统计,不论机关单位的公款招待,还是民间的私人庆典,我国每年在“舌尖上”的浪费数量巨大,至少有800万吨食物蛋白和300万吨脂肪被白白丢掉——等于浪费掉了2.5亿到3亿人一年的口粮,这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堪承受之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写作时,考生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抓住问题的核心,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紧扣“勤俭”这个角度挖掘立意。具体的写作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

1.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

2.养成俭朴的良好生活习惯,不仅益国益民,而且有助于社会健康快速地发展。

3.杜绝铺张浪费风气,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4.俭朴并不等于吝啬,我们要树立健康的消费观、价值观。

5.树立俭朴正气,摒弃奢靡之风,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3年10月,辽宁省高考状元刘丁宁在进入香港大学学习一个月之后选择了休学,准备回高中母校复读以期来年高考能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国学。刘丁宁一直想上北大,可当时无奈地听从家长老师的劝告选择了港大。到港大后,她发现自己还是想追求“更纯粹的国学”,觉得北大中文系可能更适合自己对学业的追求。加之港大网上学习时间比较长,刘丁宁的眼睛不太能适应,于是就决定放弃港大。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深入分析材料,考生可以看到,状元复读,其为追求理想敢于放弃的勇气值得称道;剥离状元的光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这个开朗小女生明晰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也令人印象深刻。不过,这样的放弃是否值得?我们的教育环境对这样的追梦人和这般的圆梦方式是否过于残忍?由此,考生可以立意的角度有:追求与奋斗、理解与尊重、理性与选择、勇气与底气、舍弃与拥有、理解与尊重等。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1: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不可能。

材料2: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材料3: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战,连最奇异的梦想都可实现!

以上三句话都是曼德拉的名言,你读了以后有哪些思考与感悟?请联系自身的实际和现实的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这道文题的材料部分由曼德拉的三句名言组成,第一句讲明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的可能,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第二句阐述每一个生命都有可能碰到失败、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你能否超越自己,“再度升起”;第三句揭示人生的真谛在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三则材料综合起来,实际上谈的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人生实践和人生理想。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没有梦想,就不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具有坚忍不拔、超越自我的精神。写作时,考生最好把三句名言综合起来展开论述;当然也可以以某一句为重点,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有创新的观点。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网络上流传着以下两句话:

1.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惊人地相似。

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这两句话,正是当下许多人生活的最形象的写照。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这道文题的材料其实是由两句话组成的,两句话描绘的是两个生活场景,但共同揭示出这样一个现实:当今社会,手机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距离越来越远,关系越来越疏远,隔阂越来越大。考生审题时,可以抓住两句中的一句,进行分析。如第一句:“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惊人地相似。”百年前躺着吸鸦片,曾经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百年后躺着玩手机,是否也会如此呢?考生可以作出自己的探讨。考生也可以采用综合分析法,将两则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和概括,然后归纳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观点。如可以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高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谈生活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谈学习与娱乐的关系等,这些从材料中生发出的角度,都是恰当的。

猜你喜欢
套作科学素养小女孩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爱掐人的小女孩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卖火柴的小女孩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可爱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