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胃肠炎临床及内镜分析

2014-09-04 08:52莫林耀蔡任军郭伟仪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胃肠炎酸性粒细胞

莫林耀 蔡任军 郭伟仪

嗜酸性胃肠炎临床及内镜分析

莫林耀 蔡任军 郭伟仪

目的 探讨嗜酸性胃肠炎(EG)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诊治措施及内镜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资料, 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37例患者, 共有27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激素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70.59%, 中医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75.00%, 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嗜酸性胃肠炎临床少见, 其症状和内镜检查无特异性, 外周血及组织中富含嗜酸性粒细胞是诊断EG的重要指标, 激素及中医药治疗EG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嗜酸性胃肠炎;临床分析;内镜检查

嗜酸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是临床上发病率较低的一种消化性疾病, 指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胃肠道组织而造成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及体征, 至今为止, 其发病机制仍没有完全阐述。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及治疗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嗜酸性胃肠炎患者进行该项研究, 均已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书。40例嗜酸性胃肠炎患者, 其中, 女15例, 男25例, 年龄25~60岁, 平均(38.6±13.5)岁, 患病时间1~27个月, 平均患病(17.5±4.2)个月。

1.2 诊断标准 ①大多数患者均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②病理切片检查发现胃肠道组织含有丰富的嗜酸性粒细胞, 一个高倍镜视野内含有20个以上的细胞;③胃肠道以外的器官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含量正常;④排除其他疾病造成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疾病, 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寄生虫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40例嗜酸性粒细胞患者, 其中3例患者没有经过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自行明显缓解。37例嗜酸性粒细胞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激素治疗组、中药治疗组。激素治疗组患者17例, 患者口服泼尼松治疗,剂量20~30 mg/d, 1次/d。中药治疗组患者20例, 患者体质偏寒治疗措施:党参20 g, 炮附子12 g, 千姜20 g, 当归12 g;患者体质偏热治疗措施:大黄12 g, 黄岑12 g, 黄柏12 g, 党参15 g[1]。患者在睡前进行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汇总、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症状 40例患者其中35例患者是以腹部剧烈疼痛为首发症状, 进餐后症状加重;10例患者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 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12例患者同时伴有腹泻,其中4例患者表现为黏液及脓血便, 2~6次/d。20例患者在首次来院治疗时没有得到明确诊断, 而被误诊为胃炎、急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

2.2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在(6.5~15.7)×109/L,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表现, 计数范围在(2.5~8.7)×109/L。30例患者血清中IgG、IgA、IgM、IgE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 4例患者为血清中IgE水平明显增高, 有1例患者家属拒绝检查。伴有腹水患者1例进行腹水检查表现为渗出液, 其内含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2.3 内镜检查 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检查, 其中34例患者在胃镜下可观察到胃窦黏膜充血水肿、糜烂。2例患者表现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见降结肠黏膜水肿、增厚, 表面凹凸不平, 多发性浅表溃疡。

2.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7例患者, 共有27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激素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70.59%, 中医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75.0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70,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嗜酸性胃肠炎到目前为止其发病原因仍没有阐述清楚,但是它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认识。部分嗜酸性胃肠炎患者血清中IgE水平增高, 而且有过敏史或者家族史。部分临床医生认为该疾病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 而且具有遗传倾向。本实验研究发现:40例嗜酸性胃肠炎患者, 其中25例患者具有过敏史, 因此, 并不是每一个嗜酸性胃肠炎患者都有过敏史[2]。部分怀疑因不良饮食造成的患者在控制饮食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没有得到改善。

嗜酸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 没有特异性表现, 其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嗜酸性粒细胞累及胃肠壁的部位及程度。根据病变侵及程度可以分为3种分型:①嗜酸性粒细胞主要浸润黏膜和黏膜下层者, 该类型最为常见, 胃镜下见胃肠道黏膜层充血水肿、糜烂, 患者主要以腹部疼痛为主,大约一半患者有过敏史或者家族史。②嗜酸性粒细胞主要浸润肌层者, 特征性症状为幽门或者小肠梗阻, 患者主要表现为呕吐、剧烈腹痛, 该类型患者很少伴有过敏史。③嗜酸性粒细胞主要浸润浆膜层, 内镜下可见浆膜明显增厚, 患者出现腹膜炎及腹水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该类型在临床上最少见[3]。以上3种类型可以重叠。本研究40例患者, 其中32例患者为黏膜层, 5例患者为黏膜-肌层混合层, 3例患者为浆膜型。

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是诊断嗜酸性胃肠炎的重要指标, 病理组织细胞学活检是诊断嗜酸性胃肠炎的确诊方法。采取多部位、多块病理组织学活检可明显提高明确诊断率以及诊断的准确性[4,5]。

嗜酸性胃肠炎临床治疗的预后佳, 常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疗效确切, 但是本科室将中医药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以口服及灌肠治疗为主, 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37例患者, 共有27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激素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70.59%, 中医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75.00%, 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药治疗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 但是中医药口服治疗并发症减少, 治疗简单, 价格低廉, 易于被患者广泛接受。

综上所述, 嗜酸性粒细胞是诊断嗜酸性胃肠炎的一个重要指标, 内镜下病理组织细胞学检查是确诊嗜酸性胃肠炎的重要方法, 多部位、多块病理组织学活检可明显提高嗜酸性胃肠炎诊断的准确性。糖皮质激素及中医药治疗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确切, 但是中医药治疗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少,操作简便, 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好。虽然中医药治疗嗜酸性胃肠炎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而且也没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但是中医药治疗嗜酸性胃肠炎拥有很好的前景。

[1] 黄曼玲, 孙圣斌, 宋敏, 等.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诊治及文献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20):2386-2389.

[2] 何祖蕙, 杨辉, 潘键, 等.以大量腹水为首发表现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6例.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7):528-529.

[3] 王翀, 李国华, 朱萱, 等.23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误诊分析及其诊治.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3(7):30-33.

[4] 王强, 刘晓波, 金曙, 等.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32例临床诊治分析.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2, 24(3):159-161, 169.

[5] Wei-Hsuan Liao, Kuo-Liang Wei, Po-Yen-Lin, et al.A Rare Case of Spontaneous Resolution of Eosinophilic Ascites in A Patient with Primary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Chang Gung Medical Journal, 2012, 35(4):2587-2590.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analysis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MO Lin-yao, CAI Ren-jun, GUO Wei-yi.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ongguan People’s Hospital, Donggan 523059,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treatment measures and endoscopic features.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ing clinical data of 40 cases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 ber 2013 in our hos pital to analyz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endoscopic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Results Out of 37 patients, 27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ymptoms were eased, symptoms remission rates after treatment in hormone therapy group was 70.59%,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75%,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is rare in clinic, its symptoms and endoscopic examination no specificity, peripheral blood and tissue is rich in eosinophilic, which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the diagnosis of EG, hormo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ve good clinical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EG.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Clinical analysis; Endoscopic examination

2014-03-17]

523059 广东省, 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胃肠炎酸性粒细胞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嗜碱粒细胞白血病诊断进展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测试题
嗜酸性脂膜炎1例与相关文献浅析
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