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价值研究

2014-09-04 03:20叶珮玑冯雪仪黎阳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活动期红斑狼疮免疫学

叶珮玑 冯雪仪 黎阳成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价值研究

叶珮玑 冯雪仪 黎阳成

目的 研究IgA、IgM、IgG、C3、C4、可提取核抗原(ENA)、抗核抗体(ANAS)、抗双链脱氧核糖抗体(ds-DNA)几种免疫学抗体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方法 对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健康者进行免疫学联合检测, 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组的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3、C4指标明显低于健康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系统性红斑狼疮非活动组的IgA、IgG水平均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指标与健康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可用于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进展。

免疫学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典型的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的机体自身免疫疾病, 主要累及到骨骼肌肉、中枢神经系统、皮肤黏膜、肾脏, 还可能累及到心、血液、肺等器官和系统[1]。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有多种临床症状, 可于血清中检测到免疫学和自身多种抗体的异常, 其原因主要源于免疫学异常[2]。本文选取了102例2013年于本院进行免疫学检验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非活动期、健康者, 比较三组的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2例2013年于本院进行免疫学检验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非活动期、健康者, 其中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27例作为活动组;非活性期29例作为非活动组, 健康者4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活动组和非活动组的患者均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102例受检者中,男56例, 女46例。年龄23~72岁, 平均年龄(39.7±5.6)岁。三组受检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显微镜为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的 OLYMPUS BX51型荧光显微镜。血清中的IgA、IgM、IgG、C3、C4使

用专用试剂和西门子特种蛋白自动分析仪检测, ANAS、ENA和抗ds-DNA抗体检测的检测试剂为北京海瑞祥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血清中的IgA、IgM、IgG、C3、C4检测方法为散射速率免疫比浊法;ENA和抗ds-DNA抗体检测方法为免疫印迹法;ANAS检测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过程中所有操作步骤和方法严格操作规程和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用t检验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组的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3、C4指标明显低于健康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系统性红斑狼疮非活动组的IgA、IgG水平均高于健康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指标与健康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免疫学各项检测指标的比较( x-±s)

活动组ENA检测SS-A和SS-B阳性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各项检验阳性比率活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活动组和对照组各项检验的阳性比率对比[n(%)]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典型的特征为机体内产生针对自身机体的正常细胞成分的抗体, 产生的抗体的特点为含量大、亲和力高、如不及时治疗则导致持续时间长等[3]。

本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组的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C3、C4指标明显低于健康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提示消耗补体成分和激活补体系统;系统性红斑狼疮非活动组的IgA、IgG水平均高于健康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抗体、补体的水平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 C4水平常早于其他补体降低, 回升较为迟缓, 对于诊断、判断疗效、估计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抗ds-DNA抗体和Sm抗体是公认的标志性的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性和其滴度具有正线性关系, 可用于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进展、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肾损伤。如抗ds-DNA抗体持续升高, 则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脏损伤加剧。未经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ANAS的阳性率为96%, 然而正常人也有少数表现弱阳性。

采用单一的免疫学检测不能准确地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故必须采用多种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才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性、病情发展、临床疗效和预后, 减少发生假阴性。联合检测可相互补充, 提高诊断和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水平。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故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许泼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4, 5(4) :705-706.

[2] 王瑞, 周郁, 桂俊豪, 等.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7, 14(2):82-84.

[3] 张玉蓉, 李义德, 王立新.系统性红斑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宁夏医学杂志, 2006, 28(5) :360.

2014-04-18]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活动期红斑狼疮免疫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