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管理

2014-09-04 03:20董耐凡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非典型鳞状上皮

董耐凡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管理

董耐凡

目的 规范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ASC)的临床管理, 提高预防宫颈癌的质量。方法 218例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病理进行活检及随访。结果 宫颈非典型细胞有潜在的恶性可能, 阳性检出率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 为15.67%, 非典型鳞状细胞倾向上皮内瘤变(ASC-H)为41.18%。结论 处理非典型鳞状细胞最好直接做宫颈活检。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宫颈上皮内瘤变;人类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生殖道恶性肿瘤, 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但是通过简单的宫颈细胞学涂片及其他医学干预可使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 因此妇科医生对宫颈细胞涂片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尤其是对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病例的临床管理更为重视。现就本科对218例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ASC)包括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和非典型鳞状细胞倾向上皮内瘤变(ASC-H)管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2.2 HPV检测及诊断标准 采用一次性取样器, 插入宫颈管顺时针旋转5~8周, 将取出的颈管分泌物置入特制的保存液中, 采用美国digene公司提供的试剂盒, 通过基因捕获技术检测高危型HPV, RIU/CO>1.2, 诊断为HPV阳性。

1.2.3 宫颈活检 于月经净后3~7 d在常规消毒下行宫颈4点活检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 一般资料 218例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全部都来自2012年本科妇女病普查中检出的病例, 2012年1~12月本科对某矿区12962例女工进行了妇女病普查, 均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 共检出218例ASC(其中ASC-H 19例), 检出率为1.68%。年龄最小25岁, 最大68岁, 平均年龄36.52岁。对其中的151例做了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宫颈活检。30例检测HPV及TCT检查, 30例既未复查也未治疗, 7例失访。

1.2 方法

1.2.1 宫颈细胞学检查 均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将宫颈毛刷插入宫颈管内按顺时针方向旋转5~8周, 然后将宫颈毛刷置于存有thinprep保存液的小瓶中, 经thinprep2000系统化处理, 细胞学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最后由专职妇科医生对检查报告结果进行分析分类, 对ASC病例电话通知本人到本科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218例ASC病例分流情况 未处理病例为多次电话通知仍未复查者, 随访病例为先做HPV检测, 阳性者再做宫颈活检, 30例中5例HPV阳性, 活检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Ⅰ1例, CINⅡ2例, 慢性宫颈炎2例。其他25例半年后复查TCT结果阴性。失访者为电话及通讯地址错误无法联系。见表1。

表1 218例ASC病例根据自愿分流情况[n(%)]

2.2 151例宫颈活检结果 CINⅠ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余各项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151例ASC活检结果[n(%)]

2.3 CIN及宫颈原位癌的年龄分布 CIN与宫颈原位癌的年龄分布不同, 无明显的双峰状, 主要集中在40~49岁之间。无60岁以上的病例。见表3。

表3 29例CIN 及宫颈原位癌的年龄分布

3 讨论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且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特别是自1999年新柏氏液基细胞学引进中国以来, 因其取材广泛, 准确性高, 很快受到广大女性及医务人员的欢迎。但随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一些临床管理上的问题。像非典型鳞状细胞的诊断和临床处理就存在着许多争议。ASC的规范管理是防止宫颈病变漏诊的关键。ASC是对子宫颈细胞的一种病理学诊断术语, 分为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和非典型鳞状细胞倾向上皮内病变(ASC-H), 是指细胞形态上较良性反应性改变明显, 但在数量和程度上又不足以诊断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一组细胞病理变化, 它有可能是增生活跃的良性改变, 像炎症、宫内节育器尾丝的刺激等, 也有潜在的恶性改变。

3.1 非典型鳞状细胞的分流意义 本文中报告ASC-H 共19例, 除2例失访外均行宫颈活检和HPV检测, 结果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例, 低级别的上皮内瘤变1例, 阳性率41.18%, HPV感染8例, 阳性率47.06%, 与ASCUS的阳性率(15.67%)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对于ASC-H病例, 因潜在恶性率高, 全部行宫颈活检。

本文中报告ASCUS共199例, 处理有两种情况:①134例直接在常规消毒下行宫颈4点活检及HPV 检测, CIN阳性率15.67%, HPV检出率为33.58%。②30例直接行HPV检测:结果5例阳性;再行宫颈活检:结果CINⅡ级2例, CINⅠ1例。CIN检出率为10.00%明显低于直接活检的阳性率, 所以作者还是建议对报告ASCUS者直接活检较好。对于就医条件好,并且把ASCUS有潜在恶性可能告诉患者, 愿意随访的也可随防。本文中还有30例漠视非典型鳞状细胞结果, 未进行处理,所以要加大对女工的卫生宣传教育, 使患者认识到妇女病普查的意义。

3.2 ASCU与HPV的关系 本文中共有181例做了HPV检测, 结果53例高危型HPV阳性, 阳性率为29.28%, 明显高于普通妇女的感染率11.4%[1], 说明非典型鳞状细胞与CIN的关联性, 也说明非典型鳞状细胞本身就是HPV感染的一种病理表现。

3.3 CIN的年龄的分布主要在40~49岁, 正在宫颈癌年龄分布的双峰状[2]的低谷期, 说明CIN到宫颈癌的演变过程可能为10~15年, 成为60~64岁宫颈癌年龄分布的高峰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的演变过程时间可能要很短。

综上所述, 对非典型鳞状细胞者, 最好直接做宫颈活检,单纯复查TCT及HPV, 对宫颈病变有漏诊的可能。对于就医条件好且明白非典型鳞状细胞的意义,愿意随访者可以随访。

[1] 叶秋汝.女性性工作者与普通人群子宫颈HPV感染率及分型比较.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8(12) :930.

[2]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生版, 2004 :288.

2014-04-23]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煤业神马集团总医院妇幼中心

猜你喜欢
非典型鳞状上皮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