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钙蛋白T、BNP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2014-09-04 03:20戴俊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例数阳性率

戴俊辉

血清肌钙蛋白T、BNP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戴俊辉

目的 分析血清肌钙蛋白T(cTnT)、血浆B型钠尿肽(BNP)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意义。方法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2例与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 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比两组成员血清cTnT、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cTnT(3.36±1.59)与BNP水平(2136.8±24.5)显著高于对照组(0.03±0.01)、(33.5±11.5);随着入院时间延长, 患者cTnT与BNP阳性率逐渐降低, 且在第7天、15天时cTnT阳性率显著低于BNP。结论 血清肌钙蛋白T、BNP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可为该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确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其中BNP的诊断意义更大。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清肌钙蛋白T;脑肽钠

为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脑肽钠(BNP)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选取42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与40例健康体检者, 对两组成员血清cTnT、BNP水平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2例为观察组, 所有患者均与美国心脏病学会与美国心脏病协会所制相应诊断标准相符;其中男26例, 女16例, 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59.2±3.4)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对照组, 男25例, 女15例,年龄42~76岁, 平均年龄(58.1±3.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成员于体检当日清晨抽取5 ml静脉血,分离血清;观察组患者于入院后立即采集5 ml静脉血, 对血清中cTnT与BNP水平进行检测, 在入院后第1、7、14天时展开动态检测。采取化学荧光免疫法检测cTnT, 仪器是德国罗氏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试剂是德国罗氏公司提供。采取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对BNP进行检测, 采取AxSym全自动标记酶免疫发光分析仪进行分析。

1.3 判断标准 cTnT阳性标准为:cTnT水平>0.1 ng/ml;BNP阳性标准为:BNP水平>160 pg/m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成员cTnT与BNP水平对比 观察组cTnT与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成员cTnT与BNP水平对比( x-±s)

2.2 观察组患者cTnT与BNP水平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第1天时cTnT阳性例数为39例(92.9%), BNP阳性例数为37例(88.1%);第7天时cTnT阳性例数为15例(35.7%), BNP阳性例数为27例(64.3%);第15天时cTnT阳性例数为3例(7.1%), BNP阳性例数为10例(23.8%)。对比可知随着时间延长患者cTnT与BNP阳性率逐渐降低, 且在第7、15天时cTnT阳性率显著低于BNP(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对人类健康与生命有严重威胁的常见疾病之一[1],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其中常见类型, 其病理生理基础为冠脉粥样硬化后斑块破裂, 造成患者体内形成急性血栓。已有临床研究证实对该疾病予以尽早诊断与及时治疗可对患者预后予以有效改善。在该病诊断中心电图异常为主要依据, 但在非ST段抬高型AMI诊断中, 单纯依赖于心电图ST段改变情况很可能会造成漏诊, 需通过其他指标进行辅助检查[2]。

在生化指标逐渐突破及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的背景下,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获得了更多依据。cTnT属于肌钙蛋白多肽亚单位, 是骨骼肌及心肌细胞肌原纤维细胞内肌钙蛋白复合物亚单位, 可参与到肌肉收缩钙激活的调节之中, 由于骨骼肌和心肌调控基因不同, 两者氨基酸组成方面差异较大, 故而通过免疫学方法即可对骨骼肌与心肌来源的cTnT予以成功检测。健康人群血清中通常难以检测到cTnT, 若患者心肌受损则会导致cTnT含量明显升高, 因此现阶段cTnT已成为心肌坏死临床诊断中的常用特异性标志物, 可对体内微小梗死予以直接反映, 且其在血清中的浓度和心肌损害范围之间有正相关性。BNP是在室壁张力升高时由心室肌细胞分泌而来, 可发挥一定程度的利尿扩血管功效;若人体因部分心脏疾病导致室壁张力增大,则可导致BNP水平大幅升高。本次研究发现,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T及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说明这两个指标在该疾病诊断中均有确切应用价值。通过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T及BNP水平展开动态监测, 发现随着时间延长患者cTnT与BNP阳性率逐渐降低, 且在第7、14天时cTnT阳性率显著低于BNP, 由此可见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中, BNP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cTnT。

综上所述, 血清肌钙蛋白T、BNP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其中BNP的诊断意义更大, 两者均可为该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确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1] 杨国亮, 宋会新, 刘建辉, 等.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河南中医, 2013, 33(11):1886-1887.

[2] 王小龙, 刘同祥, 宋立稳, 等.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3, 34(5):28-29.

2014-04-17]

135000 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内科急诊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例数阳性率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