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康复期并发病的临床治疗

2014-09-04 03:20张卫海刘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量表

张卫海 刘宇

脑梗死康复期并发病的临床治疗

张卫海 刘宇

目的 探讨研究脑梗死康复期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 分析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康复期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以更好地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方法 90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 使用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 每组45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本院治疗后, 其总有效率为95.56%, 与对照组9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FM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为(46.52±11.02)分, 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为(26.84±1.02)分,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康复期给予通心络胶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智能精神状态, 是一种较好的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的方法。

脑梗死;康复期;通心络胶囊;康复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随着我国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的逐渐增加, 导致脑梗死患者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对脑梗死患者来说, 大部分患者在康复阶段会出现有各种并发症, 如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抑郁症等情况[1], 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本院在临床工作中, 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给予了通心络胶囊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实验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9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均经过临床明确诊断为脑梗死, 无严重肝肾疾病, 无严重心肺疾病, 无血液系统疾病。使用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有45例, 其中男22例, 女23例, 年龄49~68岁, 平均年龄(55.63±5.84)岁;病程45~65 d, 平均病程(52.63±7.48)d;脑梗死类型为:左侧半球脑梗死11例,右半球脑梗死19例, 多发脑梗死10例, 小脑脑梗死5例。实验组患者有45例, 其中男24例, 女21例, 年龄48~69岁, 平均年龄(55.87±5.05)岁;病程44~67 d, 平均病程(52.89±7.05)d;脑梗死类型为:左侧半球脑梗死12例, 右半球脑梗死18例, 多发脑梗死11例, 小脑脑梗死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和脑梗死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 包括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同时给予脑梗死后功能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生产厂家: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治疗, 患者3次/d, 3粒/次, 服药时间为餐后0.5 h。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包括治疗效果、FM运动功能量表、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

1.4 疗效判定标准[2]基本痊愈:患者经过治疗后, 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达到90%以上, 疾病残疾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患者经过治疗后, 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0%~90%, 其疾病残疾程度为1~3级;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0%;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在18%以下, 甚至病情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 其中FM运动功能量表、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95%为置信区间,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本院治疗后, 其总有效率为95.56%, 与对照组9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FM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为(46.52±11.02)分, 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为(26.84±1.02)分,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FM运动功能量表、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比较( x-±s)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卒中类型, 患者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 且部分患者在康复后还会出现致残率, 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如何更好地提高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本院在临床工作中, 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此药物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 并具有较好的扩张血管功能, 可以降低血管的黏稠度, 并减少血小板的聚集[3], 进而对脑梗死区域的组织起到较好的促进恢复的效果。

通心络胶囊的药物组成成分包括了:人参、全蝎、水蛭、赤芍、土鳖虫、蝉蜕、檀香、蜈蚣、降香、冰片和乳香。其中人参可以起到补充元气的作用, 使气血运行更顺利。赤芍和土鳖虫等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的效果。蜈蚣、蝉蜕等可以疏经通络, 起到抗凝和增强纤溶活性的效果[4]。

现代药理证实, 通心络胶囊可以有效地降低胆固醇, 并改善低密度脂蛋白的血液黏稠程度, 改善患者的微循环。患者使用后可以增加脑部的血流量, 并降低脑部血管的阻力[5],改善局灶脑部缺血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进而缩小梗死的面积,有效地改善神经系统的损伤。此外, 通心络胶囊的使用还可以抑制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I的升高[6], 产生纤维蛋白溶酶的调节作用, 进而预防血栓的再次形成。

本次实验选择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使用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 对实验组45例患者给予了通心络胶囊的治疗, 从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 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智能精神状态评分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通心络胶囊后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智能精神状态, 并降低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综上所述, 在脑梗死康复期给予通心络胶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智能精神状态,是一种较好的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的方法。

[1] 蒋蓓.快速康复指导理念在改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6): 39-40.

[2] 谢冬玲, 朱丽芳, 刘惠宇, 等.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头皮针治疗康复期脑梗死认知障碍应用.上海针灸杂志, 2010, 29(3): 152-153.

[3] 田焱林, 李翠霞, 武凌宁, 等.步长脑心通胶囊在脑梗死康复期的应用价值.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1):27-28.

[4] 樊幼林, 唐茂清.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康复期的临床观察.西部医学, 2009, 21(11):1931-1932.

[5] 张玉侠, 刘晓雅.通心络胶囊在脑梗死康复期治疗疗效研究.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18):2206, 2226.

[6] 赵雪梅.通心络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康复期脑梗死的探讨.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10):41-42.

2014-04-14]

130011 一汽总医院

猜你喜欢
通心络胶囊量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时光胶囊
时光胶囊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适行CABG手术患者Fib、MPV水平的影响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