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的临床分析

2014-09-04 03:20张金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用药治疗不孕症内分泌

张金玲

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的临床分析

张金玲

目的 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患者进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克罗米芬(CC)以及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联合治疗, 一段时间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加以分析。结果 80例患者接受了148个治疗周期的联合用药后,有123个周期出现了排卵的现象, 排卵成功率为83.10%, 能够成功妊娠的有62例, 妊娠率达到了77.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能够显著地提高排卵率和成功妊娠率。结果显示, 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

联合用药;不孕症;内分泌失调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文化素质的提高, 人们对内分泌失调的认识和了解的深入, 使得内分泌失调患者就诊率增加,发现内分泌失调可导致不孕。如果女性发生了内分泌失调很可能会引起不孕症[1]。如何能够针对这一病症提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许多科研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联合用药治疗给内分泌失调性不孕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对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患者进行研究, 对这些患者进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罗术芬以及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患者进行研究, 这些患者全部都是女性, 年龄19~38岁, 平均年龄(29.0±7.4)岁。80例患者经过相关检测方法检测确定子宫形态保持正常, 且输卵管处于通畅状态, 对患者的孕激素进行检测发现为阳性。这些内分泌失调性不孕患者之中有32例患者是多囊卵巢综合征、28例为继发性闭经, 还有20例患者自身有黄体功能障碍。这些患者在进行联合用药之前都已经接受了CC药物疗法, 且没有显著的效果, 期间未发生妊娠现象。

1.2 方法 在进行联合药物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一般选择在患者月经来潮3 d左右。对80例患者每日口服CC 50 mg,连用5 d;于月经2~3 d起隔日肌内注射尿促性素75~150 U,直到卵泡成熟(卵泡直径≥18 mm);于月经第9或10天开始每天或隔天行阴道超声监测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后用绒促性素5000~10000 U肌内注射, 模拟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H)峰值作用, 诱导卵母细胞成熟分裂和排卵发生。排卵后每天黄体酮40 mg肌内注射进行黄体功能支持。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时, 同时对宫颈黏液以及体温进行不间断的检查。在进行联合药物治疗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对药物的剂量以及种类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 通过进行B超检查发现内膜厚度>9 mm, 宫颈黏液评分>8分, 以及卵泡的直径≥18 mm时, 需要对患者停止对HMG的治疗, 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一次性注射HCG10000 U。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1 d后发现还未出现排卵现象, 需要进一步的提升HCG的注射剂量, 但是每月需要控制在20000 U以内。将这一治疗过程作为1个用药周期, 在此期间鼓励患者进行性交以促进排卵。如果患者在进入下一周期时还没有出现排卵现象, 那么这一次的药物治疗就将停止。等待下一个月经周期到来时再进行联合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了排卵现象, 那么则需要对患者进行HCG或黄体酮注射。在注射时剂量的选择上需要根据患者排卵后的体温进行判断, 一般注射量需要控制在1000~4000 U。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1周后对患者每日注射黄体酮40 mg。这样的治疗, 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基础体温能够在18 d内保持的高温状态。之后对患者尿液中的HCG进行检测, 若显示为阳性则显示有可能产生妊娠, 继续进行药物治疗。若显示为阴性则对患者停止药物治疗, 待到下一周期重复上述实验。CC的抗雌激素作用影响到宫颈黏液的质量时, 可加用雌激素(补佳乐1 mg)改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敏感性, 改变宫颈黏液的质量, 使其适合精子的生存和穿透。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能够成功排卵的评定标准:通过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发现患者的卵泡出现显著变小甚至不见的情况, 卵泡壁发生塌陷现象;卵泡的里面形成了密度相对很高的光点;卵泡形状出现不匀称现象, 边缘呈现出锯齿状,壁变得比一般的要厚一些;并伴随有陶氏腔积液出现[2]。患者能够妊娠的评定标准:经过胎心搏动检查或者是B超检查之后, 发现患者的宫腔内有胚芽形成。

2 结果

80例患者接受了148个周期的联合用药治疗, 均取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经过治疗的患者进行了3个周期的药物治疗, 不同时期取得的治疗效果有所不同。其中有80例在第1周期接受药物治疗, 有42例患者在第2周期接受治疗,有26例患者在第3周期接受治疗。这些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148个周期里, 有123个周期出现了排卵的现象, 排卵成功率为83.10%。通过对80例患者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后,能够成功妊娠的有62例, 这些患者的妊娠率达到了77.5%。在对患者进行联合药物治疗的过程中, 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副作用或者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的临床效果, 具体见表1。

表1 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的临床效果分析[n(%)]

3 讨论

HCG、CC以及HMG这些药物在治疗女性患者内分泌失调性不孕上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不同的药物在进行治疗时所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3]。其中HMG与LH结构极相似,大剂量使用时(5000~10000 U), 模拟内源性LH峰值作用, 诱导卵母细胞成熟分裂和排卵发生。但是这一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限制, 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很大的剂量才能够达到治疗的效果[4]。因此单独的使用这一药物无论是在成本上还是在治疗效果上, 都不是十分的理想。CC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低雌激素效应, 反馈性诱导内源性促性腺激素分泌,促使卵泡生长。 CC这种药物主要是促进女性的排卵, 能够有效的达到排卵的目的[5]。这一药物多用于临床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 但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成功率在30%左右[6]。HMG内含FSH和LH,可促卵泡发育成熟。

本次临床研究联合HCG、CC以及HMG这三种药物, 综合各自的临床治疗效果对内分泌失调性引起的不孕患者进行治疗。这80例患者接受了148个治疗周期的联合用药后,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有123个周期出现了排卵的现象, 排卵成功率为83.10%。80例患者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后, 能够成功妊娠的有62例, 妊娠率达到77.5%。在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 所用仪器均为医院配置。在操作上更显得科学有效快捷, 给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 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能够显著地提高排卵率和成功妊娠率。治疗结果显示, 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值得推广使用。

[1] 李永健.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110例总结.湖南中医杂志, 2010(6): 26-27.

[2] 尚涛.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9): 277-278.

[3] 郭纯, 徐景杰, 赵玮.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59例疗效观察.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 21(11): 908-910.

[4] 杨越红, 洪建芸, 何虹.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分析.中外医疗, 2012, 31(8): 1-2.

[5] 党会艳, 毛彩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疗效评价.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 10(10): 174.

[6] 黄青莲.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2, 21(23): 95-96.

2014-04-17]

455000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用药治疗不孕症内分泌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个体优选用药治疗方案对精神分裂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莫西沙星单用与联合用药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假排卵与不孕症
稳住内分泌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