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巢式”体位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及体会

2014-09-04 03:20宫锦蕾史美霞相丰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体位早产儿病房

宫锦蕾 史美霞 相丰婷

“窝巢式”体位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及体会

宫锦蕾 史美霞 相丰婷

目的 对新生儿实施“窝巢”式体位的效果评价及必要性。方法 对住院期间在暖箱或蓝光箱中的新生儿40例, 在应用“窝巢”式体位前后分别进行疼痛评分, 进行效果比对。结果 疼痛评分显著降低, 最高降低百分比达25.8%。结论 实施“窝巢”式体位措施切实可行, 可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 利于早日康复。

“窝巢”式体位;疼痛评分;护理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 不管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 虽然神经系统尚处于不断发育之中,但出生后对疼痛便有了感受能力,而且新生儿较其他年龄组人群对疼痛更加敏感,疼痛对新生儿更易造成长期不利影响[1]。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探寻有效的、安全的、非药物性的止痛疗法对新生儿疼痛干预发挥着重要作用[2]。作者研究发现合理的体位可以促进患儿肢体的伸展, 屈曲的平衡, 疼痛的减轻, 更促进病情的恢复。因此作者在暖箱中或蓝光箱中放置了类似襁褓的棉圈围住新生儿作成鸟巢状, 构成“窝巢”式体位, 通过患儿与周围棉圈的接触加强了患儿的安全性, 缓解疼痛、促进舒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调查2013年5月21日~8月20日新生儿40例, 其中足月儿25例, 早产儿15例。

1.2 方法

1.2.1 分组实施方案 将住院期间在暖箱或蓝光箱中的新生儿应用“窝巢”式体位前后分别进行疼痛评分, 进行效果比对。

1.2.2 护理干预 评定方法评定依据国际通用的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它包括呼吸方式、上肢动作、下肢动作、面部表情、哭闹和觉醒状态6 项 。新生儿疼痛量表评分为上述6 项评分的总和,最低分为0 分,最高分为7 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如果患儿病情太重致反应太弱或接受麻醉等, 可能获得假象的低平分。 早产儿疼痛评分( PIPP)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McGill大学制定, 用于早产儿行为评分, 它包括胎龄、血氧饱和度最低值、皱眉动作、行为状态、心率、挤眼动作和鼻唇沟加深7项。上述7项评分相加之和, ,最低分为0 分,最高分为21分。得分越高, 疼痛越显著。6分通常表示无疼痛, 分值>12 表示中重度疼痛。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和早产儿疼痛评分( PIPP)评估新生儿及早产儿疼痛程度及观察止痛疗效,方便易行。

2 结果

共调查2013年5月21日~8月20日新生儿40例, “窝巢”式体位前后效果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窝巢”式体位前后效果对比

3 讨论

通过对暖箱中新生儿实施“窝巢”式体位后, 新生儿疼痛评分明显下降。新生儿安全感增加, 舒适度明显提高。同时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评分的学习, 护理人员观念改变,正确认识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积极的采取干预措施, 正确实施“窝巢”式体位[3]。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祖国的未来!然而生病的婴幼儿及早产儿更是折翼的天使, 他们的肉体与灵魂置于护理人员的掌控之中, 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探寻有效的、安全的、非药物的止痛疗法对新生儿疼痛干预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对患儿的疼痛重视, 并把减轻、控制甚至消除疼痛作为医务人员的职责。实施“窝巢”式体位措施切实可行, 适合科室情况, 可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 促进舒适,利于早日康复。

[1] 张小蓉, 谭忠友.留置针在新生儿病房应用的体会.现代医药卫生, 2008(20): 3192-3193.

[2] 韩英兰, 谭启明.健康教育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4(S1):40.

[3] 张显英, 褚宏娥.舒适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01):94.

2014-04-04]

262500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体位早产儿病房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换病房
病房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