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09-04 08:52杨东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双侧克氏优良率

杨东伟

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杨东伟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34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优14足, 良2足, 可1足, 优良率为90%。结论 跟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 加强围术期处理,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尽量达到解剖学复位的标准, 加强术后功能锻炼, 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临床疗效

跟骨骨折主要是由于患者从高处坠落造成的, 根据临床统计大约占全身骨折的2% , 而其中大约1/10是双侧骨折, 部分患者还合并有腰、胸椎的损伤。跟骨骨折致残率高达30%[1]临床治疗比较复杂, 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4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4例跟骨骨折患者, 37足, 患者入院后均摄双侧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以及患足跟骨水平面和额状面CT扫描。其中女9例, 男25例;患者年龄21~61岁, 平均39.5岁;致伤原因:车祸外伤6例, 高处坠落伤26例, 其他原因2例;其中双足骨折3例, 单足骨折31例;患者合并有四肢长干骨骨折5例,胸腰椎骨折7例, 骨盆骨1例;依Sanders跟骨骨折分型[2]:Ⅳ型5足, Ⅲ型12足, Ⅱ型20足。患者外伤至手术时间在4~10 d内进行。

1.2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醉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双侧骨折患者取取俯卧, 单侧骨折患者取侧卧, 在外髁尖部和足底皮肤之间取水平切口, 在跟腱和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外侧L型切口。切开皮肤、游离至骨膜下, 继续在骨膜下行锐性剥离, 明确显露跟距关节及距舟关节间隙, 应用克氏针进行固定, 暴露塌陷的跟距关节面不做游离, 用骨凿凿开或撬拔起外侧壁骨片, 如果患者跟骨是否纵形骨折, 应用拉力螺钉固定, 恢复骨折及Bohler角及Gissane角。应用克氏针从跟骨结节区纵形临时固定, 跟距关节面避免出现塌陷。在C形臂透视下检查患者轴位以及侧位满意。对于跟骨缺损患者需要植入自体髂骨及同种异体骨后,跟骨外侧钢板进行固定, 常规放置引流。对于合并有其他复合外伤行相应的手术处置, 术后患者2~3 d抬高患肢, 48 h拔除引流, 术后6~8周注意避免负重, 直至术后第12周。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应用Maryland[3]评分系统评估, 优:患者可以正常行走, 无疼痛, 可恢复原来工作;良:患者可有轻微行走疼痛, 行走基本正常, 可恢复原来工作;可:患者轻微跛行, 行走疼痛明显, 不能恢复原来工作;差:患者行走疼痛, 严重影响工作。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2 结果 34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患者术后切口皮肤边缘部分坏死1例, 切口部分裂开1例, 经换药后愈合;植骨无不良反应, 达到骨性愈合标准, 未发现畸形愈合。37足中,其中优20足, 良14足, 可2足, 差1足, 优良率91.8%。

3 讨论

跟骨是人体足部最大的跗骨, 形态不规则, 关节具有四个关节面, 人体负重以及行走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剖上后关节面的凸面和跟骨凹面相交错, 这样使得跟骨在生物学上具有极高的稳定性[4]。

跟骨骨折中大部分是关节内的骨折, 跟骨骨折治疗上比较复杂, 作者认为在跟骨骨折治疗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 患者在受伤后1~2周, 局部肿胀有所消退, 缝合后手术部位张力降低, 患者术后愈合快。降低患者术后局部皮肤坏死的发生率。②对于塌陷严重好患者,在复位后, 骨量缺损大需要植入自体髂骨或者同种异体骨,有利于关节面的恢复以及使塌陷骨折形成骨性愈合, 减少晚期并发症的发生。③手术过程中骨折复位的技巧:采用L形切口的水平臂在足背和足底皮肤之间, 纵臂在跟腱前缘, 充分显露出足距舟关节间隙, 完全显露塌陷后的关节面, 整复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面, 应用骨膜剥离器插人骨折线旋转撬起后关节面骨块在直视下复位后, 恢复Bohle角及Gissane角,应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塌陷的跟距关节跟骨面, 避免安装的内固定时再次出现塌陷。 ④患者术后发生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大多数发生在跟距关节, 主要是由于距跟下关节复位不理想造成的、内固定放置不正确, 甚至内固定植入关节腔以及关节软骨损伤并小范围关节面缺失, 大多数发生时间在术后3~5年比较常见。

[1] Heppenstall R B.Fra cture treatment and healing.WB Saunders Company, 1980:860-868.

[2] Sanders R, Gergoryp.Operatilve treatm ent of iutra-articular fraietures of the calcaneus.Jorthop clin NoAh Am, 1995, 26(2):203-214.

[3] Sanders R.Current concepts review: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s.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2000, 82(2):225-250.

[4] 刘明廷, 毛宾尧, 杨星光, 等.距下关节内在稳定机制的探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995, 2(1):31.

2014-04-15]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双侧克氏优良率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克氏针夹头的临床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蛋白质在双侧慢性缩窄性损伤大鼠脊髓后角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