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观察

2014-09-04 08:52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阻塞性

田 英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观察

田 英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38例行常规治疗和40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2、24 h后血气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2 h后pH、PaO2、PaCO2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4 h后, 两组三项指标均得到改善, 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 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 减少呼吸机感染, 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常见多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容易并发呼吸衰竭。近年来, 无创正压通气作为纠正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据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 女36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8.3±5.7)岁。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比较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治疗, 包括吸氧、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采用 S/T模式,吸气相气道正压(IPAP)为14~23 cm H2O;呼气相气道正压(EPAP)为3~5 cm H2O, 之后逐渐升至4~6 cm H2O, 氧浓度设定使血氧饱和度趋于90%~9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24 h后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24 h后血气指标pH、PaO2、PaCO2的变化, 治疗2 h后, 观察组pH、PaO2、PaCO2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而同期对照组则改善效果不明显(P>0.05)。治疗24 h后, 两组三项指标均得到改善, 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 h、24 h后血气指标pH、PaO2、PaCO2的变化(s)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 h、24 h后血气指标pH、PaO2、PaCO2的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对照组治疗24 h后比较,bP<0.01

?

3 讨论

COPD由于气流受限症状反复发作, 引起病情持续加重,最终诱发呼吸衰竭[1]。对老年COPD患者而言, 由于基础疾病多, 机体免疫抵抗力弱, 呼吸衰竭常常发生, 特别是重症呼吸衰竭时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 PaCO2异常升高, 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2]。治疗上来看, 目前纯药物治疗已被认为是无法有效缓解病情的措施。临床资料表明, 经鼻、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不过受制于老年人群基础疾病多、建立气道的高风险及并发症等原因, 上述机械通气方法的效果和适用范围受到影响。

病理研究发现, COPD患者病理改变主要是慢性炎症以及反复损伤、再修复引起的结构改变, 其中慢性炎症直接导致小气道狭窄, 而肺实质破坏导致肺弹性回缩力弱化, 呼吸功耗随之增加, 呼吸肌疲劳, 从而发生CO2潴留[3]。BiPAP无创呼吸机采用面罩或鼻面罩等连接装置进行正压通气, 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传统机械通气不同, 无创正压通气能实现吸气时形成较高的吸气压, 这一气压有助于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 增加肺泡通气量;而呼吸末正压能够对抗内源性呼吸器末正压, 阻止肺泡萎缩, 调节通气/血流比例, 从而实现了升高PaO2, 降低PaCO2的目的。从这个角度上说, 无创正压通气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的人-机对抗模式, 实现人-机良好配合, 避免有创呼吸容易造成的并发肺炎、撤机繁琐等问题, 此外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 不影响术后尽快饮食, 患者易于接受。目前, 无创正压通气被认为是临床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最为常规的手段。本组40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治疗2 h后, 患者pH、PaO2、PaCO2水平均有所改善,至24 h后则改善幅度要明显强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1),提示无创正压通气能在短时间内纠正血气指标恶化状况, 提高救治成功率, 减少气管插管。

综上所述,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 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 降低呼吸机感染率和死亡率, 同时减少气管插管使用, 减轻患者痛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罗群, 陈荣昌.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广东医学, 2012, 33(9):1310-1312.

[2] 谭伟, 孙龙凤, 代冰,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成功的临床预测因素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2):147-150.

[3] 叶艳平, 李宁, 陈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中重度肺性脑病的分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0(3):186-187.

2014-03-25]

450053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呼吸科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阻塞性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黑珍珠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