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9-04 08:52刘德纯陈彦彬张丽柯袁鹏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保乳根治术复发率

刘德纯 陈彦彬 张丽柯 袁鹏飞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德纯 陈彦彬 张丽柯 袁鹏飞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早期保乳治疗)与参考组(改良根治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近期、远期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恢复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远期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 给予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效果与改良根治术效果显著, 有助于促进患者心理恢复, 促进患者康复。

乳腺癌保乳;改良根治术;临床效果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虽然能够抑制肿瘤转移及复发, 然而多需乳腺全切, 美容性明显下降, 术后患者心理承受较大的负担, 同时家庭和谐受到影响[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乳腺癌为全身性疾病, 因此逐渐推广综合治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保守治疗效果同样显著, 为对乳腺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作者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35~65岁, 平均年龄(49.67±4.11)岁, 所有病灶均为孤立病灶, 肿瘤大小≤3 cm, 经临床查体检查显示腋窝未发现肿大淋巴结、远处转移及区域淋巴结, 乳房大小及肿瘤大小之间比例一定。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切口取腋窝解剖切口及肿瘤切除切口,手术边缘距离病灶缘一般在2~3 cm, 对于肿瘤较深者则一并切除正常胸肌筋膜及其周围部分胸肌。对于原发肿瘤切除后大部分患者可接受银夹标记, 从而方便术后放疗、术后患者接受全乳腺常规放疗, DT50Gy, 分25次完成, 共接受35 d, 瘤床周围组织加10~15 Gy, 分为5~7次进行, 化疗在7~9 d内完成。在放疗治疗前, 患者采用乳腺托架对体位进行固定, 模拟定位后采用常规体表放标记进行大空径SCT扫描, 将所得结果输入物理室后对患者治疗制定优化方案, 对最佳剂量配比及楔形板合适的角度进行决定。参考组接受改良根治术后, 对其是否接受放疗及放疗的具体范围进行确定, 根据淋巴结转移、肿块部位及大小确定, 淋巴引流区域常规使用剂量为50 Gy, 分为25次进行, 共在35 d内完成。两组患者化疗均为CAF, 共治疗6个疗程, 其中E:阿霉素60 mg/m2, C:环磷酰鞍600 mg/m2, F:氟尿嘧啶500 mg/m2,所有患者均在化疗治疗后接受放疗, 患者口服三苯氧胺内治疗, 10 mg/次, 2次/d, 连续治疗5年或者患者死亡。

1.3 疗效判定 效果判定:局部控制:患者接受放化疗手术治疗后, 患者随访期内未出现复发;远处转移:经放化疗、手术治疗后, 随访期内原发病灶之外未出现新病灶;无瘤生存时间:患者接受治疗至转移或复发时间[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经CT诊断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病灶均彻底清除, 治疗率为100%, 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随访期内出现6例局部复发, 3例远处转移, 转移复发率为20%, 参考组3年随访期内出现5例局部复发, 4例远处转移, 转移复发率为20%,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内存活患者38例, 死亡为7例, 存活率为84.4%, 参考组3年内存活患者39例, 死亡为6例, 存活率为86.7%,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心理状态优15例, 平静26例, 差4例;参考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优6例, 平静20例, 差19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丹麦DBCG82TN等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时, 分别给予保乳治疗及根治性切除术治疗, 结果显示两者复发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无复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然而保乳治疗的功能效果及美容效果均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从我国临床报道来看, 国内乳腺保乳治疗的5年内生存率、5年内复发率在88%~100%, 局部复发率4.6%~6.1%左右, 本次研究结果复发率及转移率略高于上述研究, 可能是由于本次研究样本数较小缘故。作者结合经验认为保乳手术治疗后美容性及功能性均受到以下几点因素的影响:①TPS治疗中最佳剂量配比、楔形板是否恰当,能否保证局部补量;②是否有乳腺托架固定体位, 在乳腺托架体位相同的基础上是否接受CT扫描等, 在手术中, 对于悬垂、松弛大乳房患者, 保乳治疗后接受放疗治疗时建议采用乳房附属固定器, 促进乳房剂量分布的均匀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参考组治疗后近期、远期治疗效果及患者3年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然而观察组治疗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 由此可知, 保乳治疗乳腺癌效果同样显著, 能够有效提高乳房美观性, 减少患者不良情绪, 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1] 黄洁婷, 李卫伶, 蔡小梦.人本位整体护理在乳腺癌保乳规范化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01):63-65.

[2] 丁昀, 王玮, 李建彬.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外照射靶区的确定.中华肿瘤杂志, 2013, 35(12):881-885.

2014-04-14]

471003 洛阳,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猜你喜欢
保乳根治术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乳腺癌老年患者应用保乳与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的价值评价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42例临床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