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2014-09-04 08:52袁凤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人流丙泊酚芬太尼

袁凤玲

近些年来, 我国的人工流产人数有着逐步增加的趋势,其中的大多数是未婚或者没有生育史的怀孕妇女, 而无痛人流作为一种因避孕失败而开展的补救性措施, 因为具有操作简单、镇痛效果好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很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但都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本院对于实施无痛人流的患者, 通过丙泊酚联合小剂量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从2012年8月~2013年7月期间自愿实施无痛人流的孕妇共136例, 全部孕妇均经过常规妇科检查, 经B超而确诊为宫内妊娠, 且身体健康, 并排除了严重的心肝肺病史及药物敏感史。依照随机的原则, 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8例。其中, 实验组患者年龄在17~32岁, 孕周为9~12周;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19~37岁,孕周为10~13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和孕周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手术前6 h内禁食禁水, 且不使用任何药物。手术过程中, 采截石位,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并在患者右臂上建立静脉通路。实验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剂量为0.1 μg/kg), 1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 剂量标准为1.5~2.0 mg/kg;对照组单独给予1.5~2.0 mg的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手术中如果患者出现痛苦呻吟或者肢体活动, 则增加丙泊酚0.5 mg/kg的用量。

1.3 观察指标 在术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于患者的手术后苏醒时间、宫缩痛评分(VAS)及丙泊酚的用药总量进行统计, 并观察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所得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展开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s)的形式, 并进行t检验;若 P<0.05, 证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的苏醒时间、宫缩痛评分、丙泊酚使用剂量分别为(4.6±1.8)min、(1.1±0.7)分和(148.3±12.7)mg,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2±1.9)min、(3.6±1.7)分和(179.3±19.0)mg, 两组上述指标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无痛人流以其手术时间短和患者疼痛少的特点, 受到意外怀孕妇女的肯定。以往临床使用的静脉麻醉类药物丙泊酚, 虽然起效较快, 但是作用时间较短, 阵痛效果弱, 如果单独使用用量较大, 并且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抑制较为明显[2]。

而舒芬太尼属于新型阿片类麻醉镇痛药物, 在对患者静脉给药以后的几分钟内, 就可以发挥较大的药物效果, 并且其作用时间要明显地多于人流手术的时间, 所以对有效缓解手术后的宫缩痛有较大影响, 同时, 丙泊酚和舒芬太尼两种药物之间有着较好的协同作用[3]。舒芬太尼能够通过减小丙泊酚的分布与清除而实现丙泊酚血药浓度增加的目的, 而丙泊酚又能对舒芬太尼的代谢产生抑制作用, 从而增加舒芬太尼在人体内的血药浓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的苏醒时间、宫缩痛评分和丙泊酚的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这充分说明, 该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在人流手术的麻醉诱导过程中,能够明显减小丙泊酚的使用量, 并且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和缩短患者苏醒时间的优点, 同时可以减小宫缩痛, 属于比较理想的无痛人流术麻醉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1]王秀珍, 胡秀华.无痛人流麻醉方法的优化选择.当代医学(学术版), 2007, 11(12):271.

[2]唐勇, 徐骏.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观察.西部医学, 2011, 23(01):114-115.

[3]张志华, 李梅.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临床观察.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5(4):618-620.

猜你喜欢
人流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护理中的作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靶控输注枸橼酸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