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护理探析

2014-09-04 08:52赵炜宋伟付桂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样体鼾症腺样体

赵炜 宋伟 付桂霞

腺样体肥大即咽扁桃体肥大增生, 但小儿腺样体肥大常为生理性, 鼻咽部内的淋巴组织是出生时就存在的, 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生, 6岁时可发展至最大程度, 之后可逐步消退。而腺样体可在流感、急性扁桃体炎等炎症的刺激下随之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 若肥大的腺样体对毗邻器官及周身器官造成严重影响时, 如严重妨碍鼻部引流而使得鼻阻塞加重, 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等现象时应积极治疗, 若保守治疗无效, 则应尽早以手术摘除腺样体。本院自开展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以来就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手法进行配合,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成效, 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40例因腺样体肥大所致鼾症患儿的临床完整资料为分析依据, 其中男21例, 女19例, 年龄3~9岁, 34例患儿伴有睡觉打鼾、记忆力下降、鼻堵、萎靡不振、头晕、反应迟钝等现象, 17例伴有磨牙、厌食、夜惊、盗汗等症, 口咽内可见明显窄而高的硬腭, 前鼻镜下可见鼻腔内存有较多分泌物, 鼻黏膜肿胀。纤维鼻咽镜下可见鼻咽顶部有粉红色, 分叶状淋巴组织块阻塞鼻孔, 触诊时可触及明显的柔软肿块。本组40例患儿均于全麻下行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 手术均得到顺利开展,治疗效果显著, 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患儿及其家属, 接诊时应避免直接谈及与病情相关的话题, 用亲切而轻柔的话语与患儿交流, 在患儿心中留下平易近人的印象, 消除患儿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对于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 入院后一时之间难以适应环境而整日哭闹的患儿, 尽量做出一些亲吻、拥抱等安抚性动作, 可引导其观看喜爱的动画片、讲故事等方法来拉拢护患距离, 尽量选择该年龄段患儿感兴趣的事情,夸奖并奖励治疗配合度好的患儿, 让其他患儿向其学习, 以争取患儿的配合[1]。

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儿完善各项常规检查, 评估患儿是否合并鼻腔不适及感冒, 叮嘱患儿家属做好防感冒措施,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 术前做好口腔清洁护理, 术前3 d指导患儿以生理盐水漱口, 4次/d, 术前1 d进行鼻腔护理, 彻底清除鼻腔内分泌物, 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试并记录皮试结果,阳性应立即上报医生, 以备不时之需[2], 术前1 d留心饮食,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而引发胃肠道反应, 术前8 h禁食, 手术当日清晨需将患儿的X片或CT片随患儿一同带入手术室, 术前30 min遵医嘱肌内注射阿托品与苯巴比妥。

2.2 术中配合 取仰卧位, 将患儿面部略倾向于行术者方向, 双眼贴眼膜, 调试好鼻内镜, 术中密切注意患儿的呼吸等指征的变化。

2.3 术后护理

术后病情检测:①保持患儿呼吸道的畅通, 麻醉效果尚未褪却之前, 应取平卧位并去枕, 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 可防止误吸呕吐物而引发窒息或肺部感染, 本组患儿术后均接受持续低流量吸氧, 以改善通气状况。床旁留置吸痰器及急救物品, 以防止意外发生;②切口护理:观察手术切口的渗血状况, 指导患儿及时吐出口内的分泌物, 叮嘱患儿不可将分泌物咽下, 以免引发胃部不适, 以便于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手术创面的出血情况, 绝大多数患儿在手术后可发生痰中夹杂少量血丝的情况, 此为正常情况, 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儿家属作出解释;③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的变化:儿童鼻咽部的黏膜敏感而脆弱, 术中因气管插管的刺激可引发局部水肿[3], 若发现患儿呼吸不畅, 则应立即唤醒患儿,垫高肩部或转变体位。

疼痛护理:术后24 h患儿咽部痛感较为明显, 一般而言属于可耐受范围, 无需使用镇痛药, 可在颈部放置冰袋冷敷,若患儿无出血指征, 应鼓励患儿早日进食冷流食, 护理患儿多饮用冰水以浸润黏膜, 还可缓解咽肌痉挛, 防止切口出血。指导患儿于术后次日进行张嘴、吐舌、吞咽等动作, 引导患儿勇敢开口讲话, 有利于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为了分散患儿对于疼痛的注意力, 可通过播放音乐或影片的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饮食护理:手术结束6 h后可进食少量无杂质冷流食,术后第1~2 天可进食温质、冷质半流食, 如稀粥、避免坚硬及温度较高的食物, 术后第3天可进食软面条、煮透的蔬菜等食物, 食材应尽量多样化, 以满足创口愈合所需的营养,术后两周应避免进食坚硬、糙质、辛辣食物, 待创面愈合后才可恢复正常饮食。患儿进食后应叮嘱家属监督患儿以生理盐水漱口, 以维持口腔内的清洁, 防止切口感染。

并发症的护理:术后患儿体温可能略有上升, 若体温>38.5℃则应进行物理降温, 若患儿体温骤然升高, 咽部有疼痛感, 则为感染的提示信号, 应报告医生做抗感染治疗, 本组资料中患儿无一例出现此症状;出血为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应密切监测患儿的脉搏、血压, 观察面色改变及伤口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 若患儿吞咽频率较高或口鼻腔内有血液,则为出血的提示信号[4], 需通知医生进行止血治疗, 采取半卧位, 给予颈部、鼻部或额位冷敷, 可帮助血管的收缩, 本组资料中的患儿总体出血量为3~18 ml, 通过给予局部冷敷及药物止血后, 次日再无出血发生。

出院前的护理指导:叮嘱患儿及其家属时刻保持口腔卫生, 饭后睡前应漱口;多喝水;短期内不可进食糙质、辛辣、坚硬食物, 饮食应清淡而柔软;注意防寒保暖, 以防感冒;避免抠挖鼻孔、打喷嚏、咳嗽等动作;若咽部有明显痛感、异常高热的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3 讨论

尽管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是一款新型的微创术式, 手术损伤小, 患者出血量少, 但鉴于本组患儿年龄偏小, 对于手术多存有恐惧的心理, 故在术前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对于手术及护理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术后积极开展病情监测、呼吸道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院外健康宣教, 这对降低患者康复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外家庭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方仕婷, 乐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1, 32(13):56.

[2]于晓杨, 孙慧.全麻鼻内窥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的手术配合.右江医学, 2011, 12(01):78-80.

[3]荣雪茹.64例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的术后并发症护理.全科护理, 2010, 21(07):144-145.

[4]晁永玉.浅谈鼻内窥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北方药学, 2014, 10(01):102-103.

猜你喜欢
样体鼾症腺样体
运动疗法对鼾症人群认知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观察
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