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在痛经患者中的应用

2014-09-04 08:52白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经期情志服药

白冰

痛经为月经期出现的子宫痉挛性疼痛, 可伴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 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 降低了生活的质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 称原发性痛经, 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 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1]。本科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 实施有效的中医情志护理, 缓解患者的疼痛及其伴随症状, 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本科门诊收治原发性痛经的患者, 年龄16~25岁, 平均年龄23岁, 均排除器质性盆腔疾病。

1.2 方法

1.2.1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痛经因情志损伤, 六淫为害或气血不足, 胞脉失于濡养所致。病机分虚实两类, 实者不通则痛, 虚者不荣则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 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治疗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 根据不同证候辨证论治, 经期调血止痛治标, 平时辩证求因治本。辨证论治:气滞血瘀者予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寒凝胞中予温经暖宫、调血止痛;湿热下注予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气血虚弱予益气补血止痛;肝肾虚损予益肾养肝止痛;并可配合针灸足三里等穴位治疗。

1.2.2 中医情志护理

1.2.2.1 疏神开心 不少病例证实, 有些痛经患者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 表现出神经质倾向, 情绪不稳定, 过于敏感,暗示性强。较弱的疼痛刺激就能激起强烈的疼痛反应。如果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疼痛上时, 患者的疼痛会明显增强。在此可根据患者病情治疗, 对症处理, 重视心理护理, 积极实施心理暗示, 说明月经期的轻度不适是生理反应, 消除紧张和焦虑可缓解疼痛。通过正面的语言与患者交谈, 耐心的态度、巧妙的语言, 引导其无所顾虑, 畅所欲言。疏泄完毕,要科学地分析与解释, 使患者了解痛经的发生、发展, 及治疗护理的情况, 使其引起注意和重视。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作出反应, 让患者有更好的依从性, 积极配合治疗。

1.2.2.2 情志相胜 在中医护理理论中, 把人的情绪及精神活动的变化称为“七情”, 其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临床护理实践提示了情志与疾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以“五行”为依据, 按金、木、土、水、火的相生相克,形成了悲胜怒、怒胜思、恐胜喜、喜胜悲、思胜恐。根据这一理论, 在护理实践中正确引导, 让其听幽默、喜剧故事,听听轻音乐、古典乐曲舒畅心情, 通过这种以喜胜忧的护理,克服抑郁、忧虑等消极情绪。

1.2.2.3 移情调志 中医认为, 当忧愁、抑郁之情难以解除时, 通过言语、行为、环境影响, 将其注意转移, 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 使其大脑皮质中的疼痛转移到新的兴奋中,使之从不良心态中解脱出来。

1.2.2.4 答疑解惑 患者对病情、服药、饮食、生活护理不太了解时, 一定要解答疑问。告知生活规律, 睡眠充足,经期注意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 使气血充足、运行通畅, 防止痛经发生。勿涉冷水, 忌坐卧潮湿之地, 注意腹部、足部的保暖, 防止寒邪侵袭, 避免寒冷刺激。掌握中药服药时间,原发性痛经可于经前5~7 d开始服药, 要温服或热服。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 经前、经期忌食生冷、酸醋等食物, 以免收敛、凝滞气血。痛经发作较剧时, 采取平卧位, 保暖,及时报告医生。寒湿凝滞时可按摩或热敷小腹部。注意个人卫生 , 保持外阴清洁[2]。

2 讨论

祖国医学对情志的理解颇深, 情志疗法已得到广大医者和患者的普遍认可, 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通过中医情志护理干预, 帮助患者疏导情绪, 和患者进行沟通, 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 而中医怒、喜、思、忧、恐情志学说的灵活运用, 使其对痛经形成全面认识和评价, 缓解其紧张心理, 改善不良情绪, 使患者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条达、气血调和、脏腑气血功能旺盛, 促使疾病早愈。

[1]刘敏如.中医妇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5.

[2]谭天.中医护理与临床.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48.

猜你喜欢
经期情志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