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4-09-04 09:28管俊林朱世博杨洋郑先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3期
关键词:根钉腰段椎板

管俊林 朱世博 杨洋 郑先盛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的疗效分析

管俊林 朱世博 杨洋 郑先盛

目的 观察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的疗效。方法 6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1例, 研究组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 对照组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术后的下腰痛手术评分(JOA)比对照组高, 且研究组术后的头侧端椎上缘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垂线的交角(Cobb角)比对照组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椎弓根钉系统;椎板间植骨;疗效

本研究为观察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的疗效, 选取了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骨科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 分别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 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骨科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1例, 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21∶10, 年龄21~70岁, 平均年龄(44.2±1.6)岁, 损伤部位:T10骨折11例, T11骨折9例, T12骨折5例, L1骨折4例, L2骨折2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2∶9, 年龄22~71岁, 平均年龄(45.2±1.7)岁,损伤部位:T10骨折12例, T11骨折7例, T12骨折6例, L1骨折4例, L2骨折2例。两组性别、年龄以及损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相关标准, 且经过DR、CT以及X线等辅助检查被确诊为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1]。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 均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 骨折椎体节段采用C型臂X线进行治疗, 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工具进行下一步操作, 为促进切口愈合应在骨折位置放置引流管, 同时缝合筋膜间隙。研究组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 即在完成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后安装横向的连接杆,采用自体髂骨作为植骨块进行椎板间植骨, 同时放置引流管,并关闭切口[2]。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JOA评分以及Cobb角, JOA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下腰痛手术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评分分值0~29分, 评分与神经功能成正比;Cobb角采用Cobb测量法进行测量, 角度大小与骨折弯曲度成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时间点的JOA评分 研究组术后1、2、3、7 d的JOA评分均比对照组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各时间点的Cobb角 术前两组的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术后1、2、3、7 d的Cobb角均比对照组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各时间点的JOA评分( x-±s,分)

表2 两组各时间点的Cobb角比较( x-±s, °)

3 讨论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选取的6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 分别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 比较两种手术方案下的JOA评分, 发现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手术方案下各时间点的JOA评分均比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方案高, 分析原因在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手术可以有效调整患者的三维空间角度, 并且可以稳定脊柱,减少周围组织和神经的损伤, 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需要剥离骨折组织, 容易破坏脊柱周围的组织和神经, 导致脊柱缺乏稳定性, 进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由此可知,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同时, 也有相关研究表明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可以有效纠正骨折畸形,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到有效证实[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1、2、3、7 d的Cobb角均比对照组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原因在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手术中安装了横向的连接杆, 利用椎板进行植骨, 有利于缩小骨折弯曲度, 从而可以有效纠正骨折畸形, 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

综上所述,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并可以有效纠正骨折畸形, 值得临床推广。

[1] 刘德谦,吴碧涛,蔡喜传,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胸腰段.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2):41-42.

[2] 欧阳远武.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临床分析.中国当代用药, 2013, 20(6):53-54.

[3] 刘培倦,陈亚洲,李贵坚.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方式疗效对比研究.中国卫生产业, 2011, 12(Z4):187-188.

2014-08-20]

110122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煤业集团总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根钉腰段椎板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全程跟踪护理管理对高龄患者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护理疗效分析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椎体骨折置钉准确度分析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探析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