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

2014-09-04 09:28赵英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3期
关键词:高血糖心血管支架

赵英丽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

赵英丽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25例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14.3%(8/56)、17.9%(10/56)均明显比对照组22.2%(12/54)、25.9%(14/54)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二甲双胍;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就是高血糖, 糖耐量减低(IGT)阶段已经有心血管并发症存在, 也就是说它们的发展平行于糖尿病[1]。本研究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5例冠心病合并IG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探讨了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5例冠心病合并IGT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程度在75%及以上, 且均为初次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将急慢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40%以下的患者排除在外[2]。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中男34例, 女30例, 年龄42~74岁, 平均年龄(67.3±10.2)岁。在疾病类型方面, 15例患者为稳定性心绞痛, 49例患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对照组中男33例, 女28例, 年龄40~79岁, 平均年龄(66.1±10.8)岁。在疾病类型方面, 16例患者为稳定性心绞痛, 45例患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 选用JOMEDSTENT、R-STENT支架, 运用经皮右侧股动脉Judkins插管法对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支架植入术,同时给予本组患者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中美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治疗, 3次/d, 500 mg/次[3]。

1.3 观察指标 术后1年运用冠状动脉造影对血管直径进行定量测量, 支架内再狭窄标准为狭窄在50%及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 失访15例, 获得随访110例,其中56例为观察组患者, 54例为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4.3%(8/56)、17.9%(10/56), 均明显比对照组22.2%(12/54)、25.9%(14/5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IGT阶段高血糖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如促进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障碍及血管炎症反应加重、氧化应激反应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降低、血压升高等。此外, 高血糖还会将转录因子核因子(NF)-kB表达上调, 而转录因子核因子(NF)-kB在对炎性过程相关的基因转录和表达进行调控及激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受到这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因此说IGT人群心血管疾病发展和死亡也受到这些因素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 粥样硬化病变在诊断糖尿病之前的IGT阶段已经在发展, 这个时候进行早期干预可能为有效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延缓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4]。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结果表明, 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 二甲双胍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PROactive研究结果也表明, 血管重建术并发症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会在对高血糖进行积极干预的情况下得到显著降低[5]。本研究结果表明, 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 失访15例, 获得随访110例, 其中56例为观察组患者, 54例为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14.3%(8/56)、17.9%(10/5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2%(12/54)、 25.9%(14/5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和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 充分证实了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推广。

[1] 赵亚男,李志樑, 刘芳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热带医学杂志, 2013, 13(4):50.

[2] 许建国,宫剑滨.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对比剂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2, 21(2):24-28.

[3] 李瑞建.动脉粥样硬化未干预病变斑块易损机制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山东大学, 2013.

[4] 屈展.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体内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中南大学学报, 2012.

[5] 李群, 李莉娜, 程宇彤,等.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风险及疗效评价.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2(6):666-668.

2014-07-24]

473000 南阳市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猜你喜欢
高血糖心血管支架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