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黄《祈嗣真诠》版本源流考

2014-09-06 10:48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板框秘笈正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 350122)



袁黄《祈嗣真诠》版本源流考

林姗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 350122)

袁黄《祈嗣真诠》现存民国前版本有8种:余氏本、普秘笈本、眉公本、广生本、尚白斋本、清抄本、慎斋本及光绪本。其中,年代最早的为余氏本,流传最广的为普秘笈本,其祖本万历庚寅本已佚。

《祈嗣真诠》;版本;源流;考证

《祈嗣真诠》为明代学者袁黄所著,是一部讨论如何祈求并孕育子嗣的专书,从改过、积善、聚精、养气、存神、和室、知时、成胎、治病和祈祷十个方面进行阐述,涉及道德修为、调息养生、持咒静坐、治病调理等诸多内容,集中体现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杂引常言俚语及医方、果报之事,颇为芜杂”[1];方孝标言“先生著书甚多,而今学士大夫以及愚妇之所诵法而遵行者,则《立命说》《祈嗣真诠》两书”[2]。该书自刊行之后,几经翻刻,形成多种版本。各类书目对其版本概况收录如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存目》载:《祈嗣真诠》,无卷数,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殷仲春《医藏书目》及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载:袁黄《祈嗣真诠》1卷。《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载:清乾隆44年己亥(1779)王氏慎斋刻本、1922年文明书局石印本及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载版本相对较多,摘录如下:明万历刻本、清乾隆44年己亥(1799)王氏慎斋刻本;1922年文明书局石印本、宝颜堂秘笈。据笔者调研,该书目前存世的民国前版本至少有以下8种。

1 明万历己巳(1605)建阳余氏刻了凡杂著本(简称“余氏本”),1卷,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

该本为余象斗刻袁黄作品集《了凡杂著》9种中的1种,书籍形态为1册,线装,书高23.5 cm,宽15.5 cm;板框高20 cm,宽26 cm,单栏。每半叶9行,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单白鱼尾。正文45页,序言2页。版心上镌“了凡杂著”,中镌“祈嗣真诠三卷”,下镌页数。南图藏本正文卷端右下方钤朱文方印“南京图书馆藏”“随月收藏”,天头处墨笔题手抄目录。

2 明泰昌元年(1620)秀水沈氏亦政堂镌陈眉公普秘笈本(简称“普秘笈本”),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藏

该本为亦政堂镌陈眉公普秘笈50种中的1种,书籍形态为1册,线装,1卷。书高25.8 cm,宽16.5 cm;板框高20 cm,宽26 cm,单栏。每半叶9行,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单白鱼尾,正文45页。版心上镌“漱芳堂”,中镌“祈嗣真诠”,下镌页数。正文卷首右上方题名“陈眉公订正祈嗣真诠”,次行标注“东吴袁黄坤仪甫编,屠中孚德胤甫校”字样。

3 明刻眉公秘笈本(简称“眉公本”),国家图书馆藏

该本为丛书眉公秘笈5种中的1种,书籍形态为1册,线装。书高25 cm,宽15.5 cm;板框高19.5 cm,宽26.2 cm,单栏。每半叶9行,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单白鱼尾。正文45页,序言2页。版心上镌“漱芳堂”,中镌书名,下镌页数。正文卷端右下方钤朱文方印“北京图书馆藏”“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其原为郑振铎所藏,后献与前北京图书馆。

4 明崇祯16年癸未(1643)容安园刻《广生编》本(简称“广生本”),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普林斯顿大学火石藏书楼(Firestone Library)藏该本35 mm缩微胶片

据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与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书目检索信息,该本又名“重锓广生编,增补袁先生省身录”,明崇祯16年,原藏红叶山文库,由陈春辉重订、邓寿彭同辑、高世重阅授、陈惟人点校、杨蕃缮定。

5 清康熙11年(1672)重修尚白斋镌陈眉公订正秘笈本(简称“尚白斋本”),国家图书馆藏

该本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提存本,不予阅览,故不得见。据书目检索信息,其为宝颜堂秘笈本的清初重修本,丛书卷首附清康熙11年(1672)马马肃改编手抄目录,有墨笔批题,钤“本衙藏板”等印,秀水沈衙藏板。

6 清抄本,国家图书馆藏

该书据乾隆己卯(1759)严有禧刻本抄。该本书籍形态为1册,线装,1卷。书高28.5 cm,宽16.8 cm;无板框、行格,经衬纸修复。该本首录严有禧乾隆己卯孟春之序,序2页,每半叶7行,行16字;次为韩初命“祈嗣真诠引”,2页,每半叶8行,行18字。正文31页,每半叶9行,行17、18字不等。该本文字有大段删减,大失原貌。

7 清乾隆44年己亥(1799)七月王氏慎斋重刊本(简称“慎斋本”),首都图书馆藏

该本由王氏慎斋刊刻,刻工为金陵周品渔,由王珠、钱大治校对,张崇莍、徐春和覆校,秦宝、王燮对读。书籍形态为1册,线装,1卷。书高23.8 cm,宽15.1 cm;板框高18.5 cm,宽26 cm,单栏。每半叶9行,行21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版心上镌书名,中镌目名,下镌页码,正文首页版心最下方镌“慎斋藏版”字样。卷前序言页“祈嗣真诠引”右下方与目录页右下方皆钤一朱文方印“首都图书馆藏书之章”;正文首页右下方与卷末左下方皆钤一朱文方印“首都图书馆藏书之章”及一紫文椭圆印“北京市市立第一普通图书馆藏书之章”。全书序言2页、目录1页、正文合跋45页。

8 清光绪丙申本(1896)(简称“光绪本”),深圳陈氏私藏

该书为陈氏从孔夫子旧书网购得。书高22.5 cm,宽14.2 cm;板框高16.8 cm,宽22.6 cm,单栏。该书共收录5篇序言,序共9页,各篇排版不一。正文共58页,包括前所录光绪十一年(1885)《遏淫第一诀序》、书末收附录《过淫说》。每半叶8行,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封面题“祈嗣真诠”,扉页天头处记“光绪丙申年重镌”字样,正中题书名,右题“袁了凡先生原编”,左双行记“板存滇省王务本堂每本价银□分”,卷末左上方钤朱文方印“角山楼”。

其现存清代版本有4:尚白斋本、清抄本、慎斋本和光绪本。其中,尚白斋本是万历时宝颜堂秘笈的重修本,同本于漱芳堂屠中孚校本。清抄本在韩初命《祈嗣真诠引》之前录严有禧乾隆己卯孟春之序,曰:“吾友谢慎庵携此书示余,余见其言之合乎道,为序而梓之以劝世,并用以自鮖焉”。该本不仅删去了《祈祷第十》几乎全部的内容,其他各篇也有或多或少的删节,尽失原貌。严有禧刻本已不可见,故未知是抄本抄录时删节还是其本如此。因其刊刻信息极有限,所据何本亦无从断定。慎斋本也是以屠中孚校本为底本,由王珠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校雠、评点和补充后共同出资刊刻,前后历时2年,王珠《跋》云:“丁酉秋,得屠中孚校袁了凡先生《祈嗣真诠》1册。……一日,同里籹园俞先生见之,击节叹赏,为评点首二篇,怂余将全册重刊,以嘉惠学者,且助之赀。会先生就苏郡广文,余逡巡未果。戊戌春,有友钱上舍翼清者,好古士也,精于医,见此册,亦怂余重刊,共任剞劂之费”。王珠与友人钱大治、门人秦宝等人“乃互相校雠,误者订之,疑者阙之,其扼要处则密圈以别之”,同时就内容进行增补和议论,其增改之处多冠以“增”“订误”“存疑”等字样,以小字区别之,其用力颇深。光绪本由昆明于锡金据道光十年(1830)杨际泰刻本重刊,而杨际泰本则本于其同里郑一轩所藏钞本,光绪本录杨际泰《祈嗣真诠跋》云:“庚寅(1830)秋,余以移疾旋里,同乡郑一轩季介石孝廉以了凡先生《祈嗣真诠》钞本见示,披阅之……乐善诸公捐金重梓,期以广其传而寿诸世也。书成为志数言于简末”。该本首录韩初命庚寅之序,次录周治隆壬辰之序,可见,原钞本本于周治隆本,而周治隆本又本于庚寅本,此本亦不存。

此外,在《祈嗣真诠》的流传过程中,部分篇章从原书中独立出来,各自成书而流传,如《改过》《积善》二篇被稍作修改为《改过之法》《积善之方》,与《立命之学》《谦德之效》共同组成《了凡四训》一书,广为流传,胡适《精本袁了凡先生四训封面题记》称之为“中世思想的一部重要代表”[5];《聚精》《养气》《存神》三篇亦被抽出并组成《摄生三要》一书,成为明代养生学的重要著作。

[1]永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3185.

[2]方孝标.方孝标文集·光启堂文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7:19.

[3]李斌.陈眉公著述伪目考[J].学术交流,2005(5):147-150.

[4](日)酒井忠夫.中国善书研究[M].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2010:303-304.

[5]胡适.精本袁了凡先生四训封面题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96.

OndifferentversionsofQiSiZhenQuanbyYUANHuang

LIN Shan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122,China)

YUAN Huang’sQiSiZhenQuanhave been published for several times,there are varieties of the versions,i.e.Yushi version,Pumiji version,Meigong version,Guangsheng version,Shangbaizhai version,Qing transcription version,Shenzhai version and Guangxu version.Among them,Yushi version was the oldest,and Pumiji version was the most popular.The original version is Gengyin Version.

QiSiZhenQuan;version;filiation;textual research

10.13463/j.cnki.cczyy.2014.01.073

林 姗(1984-),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医文献。

R249.8

:A

2095-6258(2014)01-0164-03

2013-09-20)

猜你喜欢
板框秘笈正文
更正声明
更正启事
APN 压滤机板框辊轮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措施
板框式压滤机固液分离环境污染治理
掌握续写秘笈
进口板框压滤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Solution of the Dipoles in Noncommutative Space with Minimal Length∗
压滤机板框组快速更换方法
年轻人攒钱秘笈
令2015更圆满的超级秘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