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4例临床观察

2014-09-08 08:2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泼尼松皮质激素

陕西省白水县人民医院儿科,陕西 白水 715600

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4例临床观察

贾学云

陕西省白水县人民医院儿科,陕西 白水 715600

目的观察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补液、抗感染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另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5d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Pa02、哮鸣音消失时间,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FEV1、PEFR和Pa02均高于对照组,且FEV1和PEFR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应用全身性激素时首选甲基泼尼松龙,且遵循早期、适量、短程原则。

甲基泼尼松龙;儿童哮喘;临床观察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是儿科较常见的急性病之一, 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而形成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尽快缓解患儿气道阻塞、减轻哮喘症状是本病临床治疗的关键,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发现的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以往常选用地塞米松,近年来主张应用甲基泼尼松龙短程冲击[1],为探讨治疗儿童哮喘发作的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的诊断标准[2],且排除以下患儿:并发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者,精神神志异常者,48h内应用过茶碱及糖皮质激素者。按患儿入院先后排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1±2.3)岁;病情轻度13例,中度16例,重度5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3±2.5)岁;病情轻度14例,中度16例,重度4例。经统计,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并接受儿科常规护理,避免接触已知的诱发因素,观察组静滴甲基泼尼松龙4mg/(kg·d),1次/d,3d 后给予2mg/(kg·d)(每次最大量不超过40mg,每天总量不超过60mg);对照组静滴地塞米松 0.5~0.75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每次最大量不超过10mg,每天总量不超过15mg)。两组患儿糖皮质激素均连用3~7d,直至哮鸣音消失持续24h后停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5d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Pa02、哮鸣音消失时间,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FEV1、PEFR和Pa02均高于对照组,且FEV1和PEFR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有2例(5.9%)患儿出现头晕和腹泻,对照组有3例(8.8%)出现头晕和腹泻,均因症状轻微未干预,随后自行缓解,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包括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神经调节失常、遗传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及其相互作用等,患儿在遇到变应原等剌激因子剌激时, 引起广泛的气道狭窄和痉挛,导致哮喘的急性发作,出现喘息、呼吸频度加快、呼吸困难。若治疗不及时, 则可能发展成哮喘持续状态、甚至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危及患儿生命, 是儿科常见的急性病[3]。临床治疗时必须给予快速、有效的平喘治疗。氨茶碱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能明显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喘息症状,但由于其治疗浓度和中毒的浓度比较接近,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建议将氨茶碱作为哮喘治疗的二线用药,而将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抗炎药物来作为临床治疗首选,用以缓解和控制哮喘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目前我国临床上可用的口服糖皮质激素剂型多为片剂,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较为不便,而且片剂药物也不利于药物的迅速吸收,因此临床上多使用静脉给药。以往常用地塞米松,然而地塞米松属长效糖皮质激素,药物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发挥治疗作用,起效较慢,其半衰期为4.4 h,因此需要增加剂量或疗程来保证效果。甲基泼尼松龙(甲泼尼龙)是一种中效糖皮质激素,起效迅速,抗炎作用强,并可增加局部血流量,降低气道反应性,其血浆药物半衰期为2.3~4.0h,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时间短,临床安全性高。另外甲泼尼龙还可抑制组氨酸脱羧酶造成组胺形成,促使小血管收缩,增强其内皮细胞的紧张度,减少渗出和炎症[4]。

因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儿童健康有潜在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通常与药物类型、剂量、应用频率和疗程有关。如果连续长期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超过3个月,可能导致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增加儿童发生骨折的危险[5]。

研究结果表明,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后呼吸道症状、体征得到较快缓解,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地塞米松治疗,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用全身性激素时可首选甲基泼尼松龙,但需遵循早期、适量、短程原则。

[1]谢庆芝.5岁以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142例临床分析[D].遵义医学院,2007.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附件:哮喘常用药物及治疗简介)[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3]孙萌,鲁继荣.儿童哮喘急性重度发作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800-801.

[4]王巧燕,柴粉娟.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2):730.

[5]洪建国.儿童哮喘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11):805-807.

R725.6

A

1007-8517(2014)01-0073-02

2013.11.04)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泼尼松皮质激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儿童哮喘的治疗加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