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膜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09-08 08:2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龙胆结膜炎抗生素

云南省福贡县人民医院眼科,云南 福贡 6734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膜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余明华

云南省福贡县人民医院眼科,云南 福贡 6734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结膜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内服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膜炎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急性结膜炎;临床疗效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发病率较高,起病急,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患者可感到疼痛、灼热、刺痒、畏光,生活也随之受到影响。急性结膜炎主要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临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对抗生素不敏感,治疗效果不理想。而急性结膜炎亦属中医“目赤肿痛”范畴,多由风热毒邪或肝经湿热所致,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现对我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膜炎的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结膜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9~63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5~68岁。患者入院时伴有眼睛疼痛、灼热、刺痒、眼内异物感、结膜充血、水肿、畏光、流泪等症状。所有患者均符合《眼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对于急性结膜炎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根据急性结膜炎的不同病因,白天使用眼药水,每小时或半小时点眼1次,每次1~2滴。晚上睡前使用眼药膏涂抹。对于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常使用0.25%氯霉素,0.3%妥布霉素以及氧氟沙星滴眼液。对于病毒性结膜炎患者,可使用0.1%疱疹净,0.1%元环鸟苷或4%吗琳双呱滴眼液。对于混合型感染患者,可同时选用抗生素和抗病毒眼药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基本方为龙胆草15g,苦参、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赤芍、板兰根各10g,柴胡6g,夏枯草20g,甘草5g,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痊愈:临床症状消除,出血吸收,水肿消退,裂隙灯下可见眼角膜透明,无点状浸润。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出血基本吸收,水肿基本消退,角膜未见明显浸润。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痊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5.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具体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表[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结膜炎起病急、传染性强,主要来自细菌、病毒传染,与患者握手、用脏手揉眼均有可能感染细菌或病毒,例如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肺炎双球菌科韦氏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溶血性金黄色葡萄菌等直接侵入感染结膜所致[1]。部分患者为细菌性结膜炎或病毒性结膜炎,也有部分患者为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健康的眼结膜囊内存有大量正常菌群,但机体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就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出现结膜充血、脓性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临床对于急性结膜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生素,一般外用一个疗程病情可明显好转。例如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使用的氯霉素就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都可以起到抑制作用。氧氟沙星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在体内与血氧蛋白结合律较低,不良反应少,滴眼液可以在眼部停留较长时间。疱疹净、吗啉双胍等药物则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但临床治疗中仍有部分患者对抗生素不敏感,治疗1疗程后效果欠佳,例如对照组40例患者中就有6例无效。

中医认为,急性结膜炎属于中医眼科学“天行赤眼”、“暴风客热”等范畴,为内有肺肝之热,外受疫气或风热,内外合邪,上攻于目而致[2]。结膜属肺,角膜属肝,因肝主疏泄、开窍于目,其经脉布于两胁、络阴器,如肝经湿热旺盛,湿热既可下注于阴部又可上冲于头目而致目赤红肿疼痛等[3]。因此,采用龙胆泻肝汤进行辅助治疗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该药方中龙胆草、苦参泻肝胆实火,黄芩、栀子清热解毒泻火,泽泻、车前子利肝经湿热,赤芍解毒凉血、消肿止痛,柴胡疏肝。板蓝根不仅能清热解毒,而且对病毒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龙胆草具有抗病毒、消炎作用,苦参具有止痒、抗过敏作用。本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有效率达97.50%,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膜炎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于云霞.急性结膜炎药物治疗与预防[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05):353-354.

[2]段崇楠,原培谦.中药超声雾化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2):66-67.

[3]何伟,文木华.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急性结膜炎69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08):656.

R777.31

A

1007-8517(2014)01-0088-01

2013.10.22)

猜你喜欢
龙胆结膜炎抗生素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楂曲平胃散合过敏煎治疗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伴干眼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龙胆泻肝汤和涤痰汤加减治疗癫痫发作期痰火扰神证的疗效观察
抗生素的故事
龙胆泻肝汤合三仁汤加减对春季复发性前葡萄膜炎疗效的影响
尖叶假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蒙医治疗结膜炎症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