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神阙穴敷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21例

2014-09-09 02:5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虚火吴茱萸神阙穴

云南省沾益县人民医院,云南 沾益 655331

针刺配合神阙穴敷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21例

严江

云南省沾益县人民医院,云南 沾益 65533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神阙穴敷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1例。治疗组给针刺穴位加神阙敷药,对照组给口服维生素B2、 维生素C、 口含华素片,比较治疗后1 年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敷药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

复发性口腔溃疡;针刺疗法;神阙穴敷药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 ROU)现代医学称阿佛他口腔炎, 属非化脓性疾病, 是口腔粘膜病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 常迁延难愈, 此起彼伏。中医称复发性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伤,发作时在唇、颊、舌、上腭等处黏膜发生单个或多个淡黄色或灰白色溃疡点,时有疼痛或刺激时疼痛,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发作的特点,多因疼痛而影响进食、学习和工作。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过敏反应、内分泌紊乱、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心理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因此,西医采用B族维生素口服。中医认为以火为主,常给予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等口服或冰硼散外敷,但其疗效多不满意,自2011年我们用针灸配合神阙穴敷药治疗此病,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42例病人均经口腔科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各21例,一组为针刺加神阙敷药组(简称治疗组),一组为西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42例中,其中男18例,女24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1月。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①病史特点:复发性、周期性、自限性;②临床特征如:口腔颊 舌尖缘 舌腹面 口底 唇内侧等局部有溃疡面,可渐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一般直径 ,边缘整齐,表现有一层纤维素膜,呈白色或灰白色,不易擦掉,周围黏膜充血水基底柔软,疼痛剧烈,致说话不便,进食困难[1]。可伴有发热,痛,失眠,多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脉数等症状特征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

1.3 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针灸治疗把口腔溃疡分为3种类型,分别选穴针刺。①心火上炎型:选取手厥阴心包经荥穴劳宫;②虚火上炎型:选取足少阴经太溪穴或照海穴;③胃火上炎型:选足阳明经荥穴内庭。每天1次,7次为一疗程。但在临床上,单一类型很少,复合型较多,常配合使用。

中药外敷选取神阙穴敷药治疗。吴茱萸适量,研末备用。治疗前先用75%酒精消毒神阙穴,取吴茱萸5g以醋调成膏状,敷于神阙穴上,外用云南白药膏固定,每日一次。

1.3.2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220mg , 维生素C200mg, 口含华素片2 片, 7d 为1 疗程。连续治疗两周。

1.4 疗效标准[2]

1.4.1 治愈 口腔溃疡愈合,局部无不适感。

1.4.2 好转 口腔溃疡虽然时有复发,但数量减少,程度减轻。

1.4.3 未愈 口腔溃疡症状及溃疡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2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典型病例:

覃某,女,18岁,学生。2011年6月就诊。患者诉自小时候起(其母诉自从12岁起)经常在唇、上腭粘膜处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溃疡局部灼痛。影响进食、学习。往往是此处刚愈,另一处又复起,经常服用维生素B,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六味地黄丸等药物,病情稍有好转。今高考结束,想服中药治疗,问是否有什么好的方法。刻诊症见:口唇粘膜处有2个、舌尖有1个约黄豆大小的圆形灰白色溃疡点,舌尖红,苔薄黄,脉细。辨证为心火上炎型,给予针刺劳宫、太溪。每日一次,同时用吴茱萸敷神阙穴,共7次,疼痛消失。嘱少食辛辣,随访3月,未再复发。

4 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根据其反复发作的规律,病程长,常在慢性病、营养缺乏及劳累等抵抗力下降时复发或加重。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中的“口疮、口疡、口糜”等病症范畴,多数为素体虚弱、阴虚、大病过后或劳伤过度,阴亏耗液,水不制火,虚火上浮于口而发病,其病因病机多为心脾积热、虚火上炎,与心、脾、肾有关。《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八说:“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盖口属脾,舌属心,心者火,脾者土,心火积热,传之脾土,二脏俱蓄热毒,不得不散,攻冲上焦,故令口舌之间生疮肿痛。”《寿世保元 口舌》说:“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内经》云:火气内发,上为口糜。故在治疗上,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手厥阴心包经代心受邪,根据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故取劳宫穴;口疮为病之因为火,水克火,故虚火上炎者可取水来治之,五脏之中,肾为水脏,为阴中之太阴,肾阴虚而虚火上扰,取肾经原穴太溪或井穴涌泉治疗;阳明热盛者,《内经》:“上有病,下取之,头有病,取之足。”远端取穴,更加有效,内庭穴为足阳明胃经之荥穴(荥主身热)。在临床上,相互配合应用,效更佳。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有引热下行之功。《本草纲目》载:“吴茱萸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外敷可治鼻衄、高血压等疾患。神阙穴是位于任脉上的一个重要腧穴,与督脉相为表里,内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承上接下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脐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为腹壁的最晚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分布着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为治疗提供了天然的特殊通道。故吴茱萸的引热下行作用,通过这里,作用于机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针刺配合神阙穴敷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优于对照组,取穴少,用药简单,安全。患者乐于接受。

[1] 陈谦明. 口腔黏膜病学( 3 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8-63.

[2]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粘膜病专业委员会.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评价的试行标准[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2, 37(3): 234.

R246.8

A

1007-8517(2014)05-0095-02

2014.01.06)

猜你喜欢
虚火吴茱萸神阙穴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江西道地药材技术创新现状分析与启示
——以吴茱萸为例
凉茶降火要先辨“虚实”
诗词去“虚火”才能更健康
入冬这把“火”多是虚的
艾灸神阙穴防治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吃饭咬舌头或是体内有火
浅析“神阙穴”禁刺说*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