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脂联素、内脂素的影响

2014-09-11 02:06胡郁刚陈根本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医院内二科广东潮州5000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庵埠华侨医院内二科广东潮州55638
吉林医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内脂脂联素胰岛

胡郁刚,陈根本(.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医院内二科,广东 潮州 5000;.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庵埠华侨医院内二科,广东潮州 55638)

近来有研究表明,短期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可迅速有效地控制血糖,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并诱导出一定时期的病情缓解期[1]。研究采用短期CSII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及脂联素、内脂素的变化,了解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获得性胰岛素抵抗、脂联素及内脂素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6月~2012年12月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平均年龄(56.12±6.86)岁,体重指数(BMI)(22.45±2.80)kg/m2,腰臀比(WHR)(0.84±0.12)。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检验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抽血检测脂联素及内脂素,并均于入组后次日早晨空腹及强化治疗后2周分别行OGTT试验。服葡萄糖水后抽血测0 min、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血糖、C肽。采用C-P水平评估胰岛素功能,以30 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cp30)及120 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cp120)分别反映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变化及分泌总量。空腹C-P水平评估胰岛素抵抗功能,公式为:HOMA-IR(C-P)=1.5+FBG×空腹C-P/2 800。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CSII),对照组采用基础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目标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FPG)<6.1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8.0 mmol/L。在强化治疗2周停止强化治疗,再次抽血检测脂联素及内脂素。行第二次OGTT试验,再次检测上述项目。比较治疗、对照两组治疗前后AUCcp30、AUCcp120、脂联素、内脂素及HOMA-IR(C-P)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内脂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脂联素(mg/L) 内脂素(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2 7.07±3.21 15.86±4.66 57.53±10.85 29.53±5.66对照组 30 7.14±3.31 11.24±5.06 59.01±10.34 35.15±7.58

2.2 治疗前后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及HOMA-IR(C-P)比较:治疗前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指标:两组患者AUCcp30、AUCcp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UCcp30、AUCcp120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但治疗组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OMA-IR(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指标和HOMA-IR(C-P)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指标和HOMA-IR(C-P)比较(±s)

组别 例数 AUCcp30(pmol/L·min) AUCcp120(pmol/L·min) HOMA-IR(C-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2 22 083±12 692 29 714±12 198 144 449±93 676 197 725±79 423 2.41±0.51 1.09±0.13对照组 30 22 045±12 687 26 810±12 172 144 358±93 587 186 621±78 641 2.39±0.49 1.37±0.14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低血糖2例,对照组发生低血糖3例,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所有患者均能坚持治疗。

3 讨论

胰岛素第一时限分泌受损出现在2型糖尿病早期,高血糖使β细胞分泌障碍加重、抑制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的抵抗性增强,这使胰岛β细胞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这加速了β细胞损害和凋亡。β细胞功能下降与糖、脂毒性密切相关,在糖尿病早期β细胞功能部分是可逆的。要保护β细胞功能,就应尽早控制好血糖,逆转高血糖对β细胞的损害,使胰岛β细胞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可使β细胞等到休息,更有利于其功能的恢复。

脂联素、内脂素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脂联素具有调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而内脂素与胰岛素抵抗水平正相关。

本研究发现应用胰岛素治疗2周后,两组AUCcp30、AUCcp120及脂联素水平均比治疗前均显著改善,HOMA-IR(C-P)、内脂素水平均显著下降,而且CSII治疗组AUCcp30、AUCcp120及脂联素水平比治疗前改善情况要好于对照组,同样CSII治疗组HOMA-IR(C-P)、内脂素水平比治疗前下降情况要好于对照组,说明CSII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显著恢复,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2-3]。这表明对于早期初发的2型糖尿病应用CSII强化治疗,能显著恢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显著促进脂联素水平表达,显著降低内脂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CSII强化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1] 祝 方,纪立农,韩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5.

[2] 赵国莉,吕肖峰,程千鹏,等.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氧化应激的影响及胰岛β细胞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902.

[3] 董 靖,杨刚毅,李 伶,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血浆FGF-21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8):1296.

猜你喜欢
内脂脂联素胰岛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内脏脂肪素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脂联素生物学与消化系统肿瘤
内脂素与肥胖、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