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临床病理特点探讨

2014-09-12 13:01张晓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瘤体腺瘤乳房

+张晓琰

【摘要】目的分析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8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者, 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内容,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情况和病理结果。结果对术中切除下来的肿块进行病理检查, 发现8例是分叶状纤维腺瘤, 7例是腺管型纤维腺瘤, 其余均是巨纤维腺瘤伴间质细胞丰富。所有患者的瘤体均比较大, 体积范围是9 cm×8 cm×8 cm~13 cm×12 cm×10 cm。结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瘤体比较大, 生长较快, 临床病理具有特殊性, 手术的选择应该依照病理特点。

【关键词】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病理特点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在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镜下所见肿瘤由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共同组成, 上皮细胞成分多少不一, 分化良好, 无异形性, 纤维组织显著增生, 细胞数目增多, 排列紧密, 有时出现细胞的异形性和核分裂像, 核异型, 深染甚至出现多核巨细胞和畸形细胞。有人认为, 在巨大纤维瘤组织学中出现细胞核深染、肥大, 核有病理性分裂像即为恶性特征, 按恶性处理。也有人认为, 尽管有细胞的异型性, 并不一定都绝对是恶性。因为从组织学上预测该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是很困难的, 主要应从肿瘤切除后是否复发及转移等临床资料作为判断其良恶性的依据。因此, 对此类患者手术后还应长期随访。这种瘤体可以出现在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段的女性人群中, 常见年龄段为18~25岁青年女性为主[1]。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 乳腺纤维瘤的出现是和患者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密切关系的, 一般来说雌性激素越高, 本病的发生率就越大[2]。本文研究的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是发生在月经初潮期女性人群中的疾病, 临床上此种案例还是比较少见的, 特点是生长速度快, 体积大, 占满整个乳房所需的时间只在1年左右。对于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治疗方法, 最为有效的是外科手术, 也有中医中药治疗的方法。但是因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临床病理的不同, 外科手术的效果不见得显著。对此, 本文选取了18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患者, 分析并探讨其瘤体的病理特点,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均是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患者, 出现瘤体的时间是月经初潮之后的2年左右。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病情的基本诊断和一般资料的了解, 结果得知患者年龄为9~15岁, 平均年龄为(12±3.0)岁, 且都是单侧发病。其中左侧发病者9例, 右侧发病者9例。患者病程为11~17个月。

1. 2临床检查采用GE公司制造的Vivid 3型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7~10 MHz。所有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之前都进行常规性的检查, 之后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观察患者的边界, 肿物的位置, 形态, 内部回音等。具体操作如下:①患者取仰卧位, 对患者进行多角度(侧, 横, 斜)的探测, 从上而下进行动态的扫查。(先从二维图形上从患者的乳腺的上、下、内下以及上象限, 最后为乳晕)。②观察患者的肿物位置, 内部回音, 以及患者的后方有没有衰减, 并在检查时进行摄片和记录。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观察患者的周边血流的情况, 并由两位从事彩色超生检查的专业医师对各组图像进行分析。

1. 3临床表现2例患者感觉乳房处有烧灼感, 疼痛难忍, 其余的16例都没有较为明显的症状, 均是乳房出现肿大, 呈现半球形, 皮肤紧致、发红和发亮, 静脉扩大曲张, 没有破溃。肿瘤已经占满了乳房, 质地比较硬, 如恶性肿瘤一般, 然后不和表皮有所粘连, 手可以推动。

1. 4治疗情况①入院时:在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测全身情况, 如神志、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尿量、有无贫血征象等, 化验血常规、血气分析, 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或者肺动脉契压。②手术情况:18例患者均接受了外科切除术治疗, 选取的切口为乳房下弧形胸乳, 直视下将肿瘤和少许周围正常组织进行有效切除。

1. 5随访进行为期3~5年的随访, 随访方式为电话、上门或者电子邮件。

2结果

2. 1瘤体状况对术中切除下来的肿块进行病理检查, 发现8例是分叶状纤维腺瘤, 7例是腺管型纤维腺瘤, 其余均是巨纤维腺瘤伴间质细胞丰富。所有患者的瘤体均比较大, 体积范围是9 cm×8 cm×8 cm~13 cm×12 cm×10 cm。详见表1。

2. 2随访情况后经3~5年的随访, 除了2例失访的患者之外, 其余16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者没有一例出现复发或者转移的情况。

3 讨论

乳腺疾病的病理较为复杂, 具有特殊性, 其中以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著。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乳腺的外上方, 多表现为球形肿块, 肿块边界非常清晰, 表面光滑, 在乳腺内很容易被推动。该病常常出现于月经初潮后的2年左右, 一般资料显示患者病程为11~17个月, 说明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生长速度很快[3]。通过冰冻病理检查, 结合表1, 可以知道8例患者为分叶状纤维瘤, 7例腺管型纤维瘤, 还有3例为巨纤维腺瘤伴间质细胞丰富, 提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病理比较多样, 具有特殊性。

乳腺纤维腺瘤由上皮组织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构成, 虽然上皮组织癌变的几率很小, 但纤维组织恶性变的可能性略大, 有发展成为肉瘤的可能, 总的来说有5%左右的恶变率, 因此一旦诊断乳腺纤维腺瘤, 一般仍建议手术切除为好。但是具体的治疗方案仍需结合患者瘤体的病理特点而定。

参考文献

[1] 李伟平, 杨海峰, 阳宇. 乳腺纤维瘤病1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 28(7):800-802.

[2] 于宝江, 方南英. 乳腺髓样癌X线诊断及与乳腺腺纤维瘤的鉴别诊断. 天津医药, 2010(4):335-336.

[3] 杨炜, 冉立峰, 周崑, 等. 聚焦超声消融乳腺纤维瘤治疗中声场对乳腺增生的作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8(1):61-63.

[收稿日期:2014-03-24]

endprint

【摘要】目的分析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8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者, 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内容,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情况和病理结果。结果对术中切除下来的肿块进行病理检查, 发现8例是分叶状纤维腺瘤, 7例是腺管型纤维腺瘤, 其余均是巨纤维腺瘤伴间质细胞丰富。所有患者的瘤体均比较大, 体积范围是9 cm×8 cm×8 cm~13 cm×12 cm×10 cm。结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瘤体比较大, 生长较快, 临床病理具有特殊性, 手术的选择应该依照病理特点。

【关键词】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病理特点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在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镜下所见肿瘤由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共同组成, 上皮细胞成分多少不一, 分化良好, 无异形性, 纤维组织显著增生, 细胞数目增多, 排列紧密, 有时出现细胞的异形性和核分裂像, 核异型, 深染甚至出现多核巨细胞和畸形细胞。有人认为, 在巨大纤维瘤组织学中出现细胞核深染、肥大, 核有病理性分裂像即为恶性特征, 按恶性处理。也有人认为, 尽管有细胞的异型性, 并不一定都绝对是恶性。因为从组织学上预测该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是很困难的, 主要应从肿瘤切除后是否复发及转移等临床资料作为判断其良恶性的依据。因此, 对此类患者手术后还应长期随访。这种瘤体可以出现在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段的女性人群中, 常见年龄段为18~25岁青年女性为主[1]。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 乳腺纤维瘤的出现是和患者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密切关系的, 一般来说雌性激素越高, 本病的发生率就越大[2]。本文研究的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是发生在月经初潮期女性人群中的疾病, 临床上此种案例还是比较少见的, 特点是生长速度快, 体积大, 占满整个乳房所需的时间只在1年左右。对于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治疗方法, 最为有效的是外科手术, 也有中医中药治疗的方法。但是因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临床病理的不同, 外科手术的效果不见得显著。对此, 本文选取了18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患者, 分析并探讨其瘤体的病理特点,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均是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患者, 出现瘤体的时间是月经初潮之后的2年左右。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病情的基本诊断和一般资料的了解, 结果得知患者年龄为9~15岁, 平均年龄为(12±3.0)岁, 且都是单侧发病。其中左侧发病者9例, 右侧发病者9例。患者病程为11~17个月。

1. 2临床检查采用GE公司制造的Vivid 3型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7~10 MHz。所有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之前都进行常规性的检查, 之后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观察患者的边界, 肿物的位置, 形态, 内部回音等。具体操作如下:①患者取仰卧位, 对患者进行多角度(侧, 横, 斜)的探测, 从上而下进行动态的扫查。(先从二维图形上从患者的乳腺的上、下、内下以及上象限, 最后为乳晕)。②观察患者的肿物位置, 内部回音, 以及患者的后方有没有衰减, 并在检查时进行摄片和记录。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观察患者的周边血流的情况, 并由两位从事彩色超生检查的专业医师对各组图像进行分析。

1. 3临床表现2例患者感觉乳房处有烧灼感, 疼痛难忍, 其余的16例都没有较为明显的症状, 均是乳房出现肿大, 呈现半球形, 皮肤紧致、发红和发亮, 静脉扩大曲张, 没有破溃。肿瘤已经占满了乳房, 质地比较硬, 如恶性肿瘤一般, 然后不和表皮有所粘连, 手可以推动。

1. 4治疗情况①入院时:在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测全身情况, 如神志、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尿量、有无贫血征象等, 化验血常规、血气分析, 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或者肺动脉契压。②手术情况:18例患者均接受了外科切除术治疗, 选取的切口为乳房下弧形胸乳, 直视下将肿瘤和少许周围正常组织进行有效切除。

1. 5随访进行为期3~5年的随访, 随访方式为电话、上门或者电子邮件。

2结果

2. 1瘤体状况对术中切除下来的肿块进行病理检查, 发现8例是分叶状纤维腺瘤, 7例是腺管型纤维腺瘤, 其余均是巨纤维腺瘤伴间质细胞丰富。所有患者的瘤体均比较大, 体积范围是9 cm×8 cm×8 cm~13 cm×12 cm×10 cm。详见表1。

2. 2随访情况后经3~5年的随访, 除了2例失访的患者之外, 其余16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者没有一例出现复发或者转移的情况。

3 讨论

乳腺疾病的病理较为复杂, 具有特殊性, 其中以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著。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乳腺的外上方, 多表现为球形肿块, 肿块边界非常清晰, 表面光滑, 在乳腺内很容易被推动。该病常常出现于月经初潮后的2年左右, 一般资料显示患者病程为11~17个月, 说明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生长速度很快[3]。通过冰冻病理检查, 结合表1, 可以知道8例患者为分叶状纤维瘤, 7例腺管型纤维瘤, 还有3例为巨纤维腺瘤伴间质细胞丰富, 提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病理比较多样, 具有特殊性。

乳腺纤维腺瘤由上皮组织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构成, 虽然上皮组织癌变的几率很小, 但纤维组织恶性变的可能性略大, 有发展成为肉瘤的可能, 总的来说有5%左右的恶变率, 因此一旦诊断乳腺纤维腺瘤, 一般仍建议手术切除为好。但是具体的治疗方案仍需结合患者瘤体的病理特点而定。

参考文献

[1] 李伟平, 杨海峰, 阳宇. 乳腺纤维瘤病1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 28(7):800-802.

[2] 于宝江, 方南英. 乳腺髓样癌X线诊断及与乳腺腺纤维瘤的鉴别诊断. 天津医药, 2010(4):335-336.

[3] 杨炜, 冉立峰, 周崑, 等. 聚焦超声消融乳腺纤维瘤治疗中声场对乳腺增生的作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8(1):61-63.

[收稿日期:2014-03-24]

endprint

【摘要】目的分析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8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者, 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内容,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情况和病理结果。结果对术中切除下来的肿块进行病理检查, 发现8例是分叶状纤维腺瘤, 7例是腺管型纤维腺瘤, 其余均是巨纤维腺瘤伴间质细胞丰富。所有患者的瘤体均比较大, 体积范围是9 cm×8 cm×8 cm~13 cm×12 cm×10 cm。结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瘤体比较大, 生长较快, 临床病理具有特殊性, 手术的选择应该依照病理特点。

【关键词】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病理特点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在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镜下所见肿瘤由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共同组成, 上皮细胞成分多少不一, 分化良好, 无异形性, 纤维组织显著增生, 细胞数目增多, 排列紧密, 有时出现细胞的异形性和核分裂像, 核异型, 深染甚至出现多核巨细胞和畸形细胞。有人认为, 在巨大纤维瘤组织学中出现细胞核深染、肥大, 核有病理性分裂像即为恶性特征, 按恶性处理。也有人认为, 尽管有细胞的异型性, 并不一定都绝对是恶性。因为从组织学上预测该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是很困难的, 主要应从肿瘤切除后是否复发及转移等临床资料作为判断其良恶性的依据。因此, 对此类患者手术后还应长期随访。这种瘤体可以出现在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段的女性人群中, 常见年龄段为18~25岁青年女性为主[1]。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 乳腺纤维瘤的出现是和患者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密切关系的, 一般来说雌性激素越高, 本病的发生率就越大[2]。本文研究的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是发生在月经初潮期女性人群中的疾病, 临床上此种案例还是比较少见的, 特点是生长速度快, 体积大, 占满整个乳房所需的时间只在1年左右。对于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治疗方法, 最为有效的是外科手术, 也有中医中药治疗的方法。但是因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临床病理的不同, 外科手术的效果不见得显著。对此, 本文选取了18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患者, 分析并探讨其瘤体的病理特点,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均是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患者, 出现瘤体的时间是月经初潮之后的2年左右。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病情的基本诊断和一般资料的了解, 结果得知患者年龄为9~15岁, 平均年龄为(12±3.0)岁, 且都是单侧发病。其中左侧发病者9例, 右侧发病者9例。患者病程为11~17个月。

1. 2临床检查采用GE公司制造的Vivid 3型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7~10 MHz。所有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之前都进行常规性的检查, 之后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观察患者的边界, 肿物的位置, 形态, 内部回音等。具体操作如下:①患者取仰卧位, 对患者进行多角度(侧, 横, 斜)的探测, 从上而下进行动态的扫查。(先从二维图形上从患者的乳腺的上、下、内下以及上象限, 最后为乳晕)。②观察患者的肿物位置, 内部回音, 以及患者的后方有没有衰减, 并在检查时进行摄片和记录。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观察患者的周边血流的情况, 并由两位从事彩色超生检查的专业医师对各组图像进行分析。

1. 3临床表现2例患者感觉乳房处有烧灼感, 疼痛难忍, 其余的16例都没有较为明显的症状, 均是乳房出现肿大, 呈现半球形, 皮肤紧致、发红和发亮, 静脉扩大曲张, 没有破溃。肿瘤已经占满了乳房, 质地比较硬, 如恶性肿瘤一般, 然后不和表皮有所粘连, 手可以推动。

1. 4治疗情况①入院时:在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测全身情况, 如神志、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尿量、有无贫血征象等, 化验血常规、血气分析, 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或者肺动脉契压。②手术情况:18例患者均接受了外科切除术治疗, 选取的切口为乳房下弧形胸乳, 直视下将肿瘤和少许周围正常组织进行有效切除。

1. 5随访进行为期3~5年的随访, 随访方式为电话、上门或者电子邮件。

2结果

2. 1瘤体状况对术中切除下来的肿块进行病理检查, 发现8例是分叶状纤维腺瘤, 7例是腺管型纤维腺瘤, 其余均是巨纤维腺瘤伴间质细胞丰富。所有患者的瘤体均比较大, 体积范围是9 cm×8 cm×8 cm~13 cm×12 cm×10 cm。详见表1。

2. 2随访情况后经3~5年的随访, 除了2例失访的患者之外, 其余16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者没有一例出现复发或者转移的情况。

3 讨论

乳腺疾病的病理较为复杂, 具有特殊性, 其中以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著。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乳腺的外上方, 多表现为球形肿块, 肿块边界非常清晰, 表面光滑, 在乳腺内很容易被推动。该病常常出现于月经初潮后的2年左右, 一般资料显示患者病程为11~17个月, 说明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生长速度很快[3]。通过冰冻病理检查, 结合表1, 可以知道8例患者为分叶状纤维瘤, 7例腺管型纤维瘤, 还有3例为巨纤维腺瘤伴间质细胞丰富, 提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纤维瘤的病理比较多样, 具有特殊性。

乳腺纤维腺瘤由上皮组织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构成, 虽然上皮组织癌变的几率很小, 但纤维组织恶性变的可能性略大, 有发展成为肉瘤的可能, 总的来说有5%左右的恶变率, 因此一旦诊断乳腺纤维腺瘤, 一般仍建议手术切除为好。但是具体的治疗方案仍需结合患者瘤体的病理特点而定。

参考文献

[1] 李伟平, 杨海峰, 阳宇. 乳腺纤维瘤病1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 28(7):800-802.

[2] 于宝江, 方南英. 乳腺髓样癌X线诊断及与乳腺腺纤维瘤的鉴别诊断. 天津医药, 2010(4):335-336.

[3] 杨炜, 冉立峰, 周崑, 等. 聚焦超声消融乳腺纤维瘤治疗中声场对乳腺增生的作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8(1):61-63.

[收稿日期:2014-03-24]

endprint

猜你喜欢
瘤体腺瘤乳房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瘤体直径及体积变化的随访研究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