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2014-09-12 13:37司华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血浆分级心血管

司华峰

【摘要】目的探讨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30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和30例正常体检的人员(对照组), 将患病组统称为观察组,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脑钠肽水平、心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本院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心力衰竭实行检查后, 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 发现血浆脑钠肽浓度心力衰竭组高于心肌梗死组, 同时对照组的脑钠肽浓度低于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的恶化, 血浆脑钠肽浓度逐渐升高, 心力衰竭组NYHA心功能分级时脑钠肽浓度结果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浓度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判断指标, 并且和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因此在临床上及时地测定患者的脑钠肽浓度高低, 有利于及时地做好心血管疾病的诊疗。

【关键词】脑钠肽;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脑钠肽是由心脏或者是内皮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物质, 当心脏的承载量过重, 或者是压力过大时, 就会导致心脏内壁的压力增加, 从而导致血浆脑钠肽浓度升高。脑钠肽具有促进排钠、利尿、舒张血管等的作用, 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和高血压等的重要内分泌系统[1]。由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患者经常会导致血浆脑钠肽的浓度升高。鉴于此, 本文通过对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正常体检的人员,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脑钠肽水平、心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心力衰竭患者, 将其分为心肌梗死组和心力衰竭组, 其中心肌梗死组男17例, 女13例, 年龄在55~75岁之间, 包括间隔心肌梗死10例, 下壁心肌梗死10例, 前壁心肌梗死10例;其中心力衰竭组男17例, 女13例, 年龄55~75岁之间, 包括高血压心脏病10例, 扩张性心肌病12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8例;而对照组是本次的30例正常体检的人员, 男15例, 女15例, 年龄55~75岁。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研究方法心肌梗死组和心力衰竭组均行BNP检测、心肌坏死标识物、心肌酶、心脏超声心动图等常规检查[2]。主要检测心肌梗死组和心力衰竭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

1. 3诊断判定标准心肌梗死组和心力衰竭组患者在入院之后,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脑钠肽浓度等检测[3]。

心力衰竭组的诊断判定标准是患者呼吸困难, X线胸片显示肺循环出现瘀血, 心电图异常, 心脏功能结构异常。

心肌梗死组的诊断判定标准是患者有缺血性胸痛临床病史, 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4]。

1. 4NYHA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1928年心功能分级。Ⅰ级: 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 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 休息时无自觉症状, 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限制, 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 体力活动后加重。

1. 5统计学方法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处理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心肌梗死组、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超声心电图指标结果对比通过对心肌梗死组、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超声心电图指标结果对比, 作者发现心肌梗死组和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以及左室收缩末内径等指标, 心力衰竭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 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力衰竭组患者的脑钠肽浓度和对照组以及心肌梗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2. 2心力衰竭组NYHA心功能分级时脑钠肽浓度结果对比通过对心力衰竭组NYHA心功能分级时脑钠肽浓度结果对比, 发现NYHAⅢ级和IV级患者的脑钠肽浓度明显高于NYHAII级患者的脑钠肽浓度, NYHAIV级患者的脑钠肽浓度非常明显地高于NYHAII级患者的脑钠肽浓度, 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心力衰竭组NYHA心功能分级时脑钠肽浓度

结果对比( x-±s)

NYHA心功能分级 例数 脑钠肽浓度(pg/ml)

II级 8 367.25±59.81

Ⅲ级 10 544.05±137.21

IV级 12 814.05±187.21

3讨论

脑钠肽是由心脏或者是内皮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物质, 当心脏的承载量过重, 或者是压力过大时, 就会导致心脏内壁的压力增加, 从而导致血浆脑钠肽浓度升高[5]。本文中通过对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患者以及健康体检的患者之间进行检查结果的比较, 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 发现血浆脑钠肽浓度是心力衰竭组高, 心肌梗死组低, 同时对照组人员的脑钠肽浓度低。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的恶化, 血浆脑钠肽浓度逐渐升高, 同时和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从以上的检查结果得知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浓度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判断指标, 并且和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因此在临床上及时地测定患者的脑钠肽浓度高低, 有利于及时地做好心血管疾病的诊疗, 这对于临床医学上治疗心血管疾病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肖博雅.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的进展.临床合理用药, 2011, 04(3C):129-131.

[2] 杨聪慧, 李福坤, 邵舜莉, 等.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发展.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 11(01):32-33.

[3] 刘月.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发展.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 14(25):364-365.

[4] 李爱琴, 郑海军, 董火林.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中国医药指南.2012, 10(03):177-179.

[5] 吴利伟, 王凤鸣.脑钠肽在儿童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临床儿科杂志, 2013, 31(07):679-682.

[收稿日期:2014-03-24]

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浆分级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