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表达对比

2014-09-13 07:19曲延章王苏亮韩英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2期
关键词:骨髓白血病干细胞

曲延章 王苏亮 韩英杰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系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至脑膜或脑实质,使患者表现出相应的神经和(或)精神症状,否则诊断的白血病为非CNSL(N-CNSL)。绝大多数CNSL患者为脑膜浸润,因此脑脊液(CSF)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目前对CNSL的诊断仍以CSF中找到白血病细胞为主要诊断依据(CSF细胞数≥10×106/L),但缺乏敏感性,尤其对CSF中存在的微小残留病变难以诊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主要由骨髓基质细胞产生〔1〕。研究表明,SDF-1不仅参与维持正常造血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同时与恶性造血细胞增殖及在血液、骨髓、淋巴结的浸润密切相关〔2〕。研究表明,SDF-1在急性白血病中高表达〔3〕。SDF-1与其受体(CXCR),与慢性炎症、肿瘤的特异性转移,尤其是血液肿瘤的耐药、浸润等病理过程有密切联系,已成为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1〕。本文试图探讨CNSL与N-CNSL患者CSF中SDF-1α的表达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 我院血液科住院的首次发病未经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79例,男40例,女39例;平均65(61~67)岁;其中CNSL 42例,N-CNSL 37例。白血病的诊断符合法国、美国、英国(FAB)协作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MIC)诊断标准〔4,5〕及流式细胞学免疫分型。CNSL诊断是采集患者CSF,以有无白血病细胞为根据。排除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史者。对照组取自本院外科外伤手术腰麻病人,非脑脊髓疾病患者42例,男20例,女22例;平均66(60~74)岁。

1.2主要仪器及试剂 (1)酶标仪(Bio-RAD Model 550,Bi01-Tiok公司);(2)电热恒温培养箱;(3)人SDF-1α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Catalog Number DSA00 R&D公司); (4)振荡仪;(5)普通离心机。

1.3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加亚砷酸双诱导,分子学完全缓解后应用化疗、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交替维持治疗。N-CNSL组在骨髓完全缓解后预防性鞘内注药〔甲氨蝶呤(MTX)10 mg,阿糖胞苷(Ara-c)30 mg,地塞米松(DEX)5 mg〕3次(1次/4~6 w);CNSL组在确诊后鞘内注药2~3次/w,直至CSF正常,以后1次/4~6 w,剂量方法同CNSL的预防。对照组按照外伤的治疗原则进行。3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采集CSF,以观察SDF-1水平变化。

1.4CSF标本的收集和处理 采集的CSF于普通离心机1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后低温高速离心机于4℃下10 000 r/min离心10 min,留取上清于-80℃冰箱保存备用。

1.5CSF SDF-1α浓度的ELISA检测 复温:将所有试剂及标本温度恢复至室温;配制清洗缓冲液:用重蒸水1∶20稀释;建立标准曲线:设标准孔6孔,每孔中各加入标准品50 μl,浓度依次序为0,50,100,250,500,1 000 pg/ml;加样:待测品孔中每孔各加入待测样品50 μl;在待测品孔中每孔各加入10 μl的生物素标记液(15 s混匀);将反应板置(36±2)℃孵育反应45 min;洗板:用洗涤液将反应板充分洗涤4~6次,向滤纸上印干;每孔加酶标记溶液50 μl(15 s混匀);将反应板置(36±2)℃孵育反应45 min;洗板:用洗涤液将反应板充分洗涤4~6次,向滤纸上印干;每孔加底物工作液A、B各50 μl(5 s混匀);将反应板置(36±2)℃孵育反应15 min;每孔加入50 μl终止液混匀,终止反应;在450 nm处测吸光值及计算SDF-1α浓度。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9.13软件进行多组间方差分析和两组间SNK(Newman-Keuls)分析。

2 结 果

2.13组入院时基线资料的比较 3组肌酐、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3组病人入院时基线资料的比较±s)

2.23组治疗前后SDF-1α的表达水平比较 3组治疗前CSF中SDF-1α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F=26.923,P<0.05),CNSL组〔(735.2±87.3)pg/ml〕明显高于N-CNSL组〔(536.9±63.5)pg/ml〕(P<0.05)及对照组〔(459.3±54.8)pg/ml〕(P<0.05),N-CNSL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NSL组CSF中SDF-1α的表达水平〔(543.8±63.5)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t=8.645,P<0.05),而N-CNSL及对照组治疗后CSF中SDF-1α的表达水平〔(529.7±61.4)、(462.7±57.9)pg/ml〕与治疗前组均无显著性差异(t=1.586、1.576,均P>0.05)。CNSL组治疗前后差值均值与N-CNSL、对照组有显著差异(t=10.36,t=6.86,均P<0.05)。

3 讨 论

由造血干细胞恶变而形成的一个原始细胞克隆取代了正常骨髓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特点,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是恶变的造血干细胞侵袭和转移。SDF-1是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产生的趋化蛋白,SDF-1为一个低分子量的细胞因子,SDF-1/CXCR4生物轴是指由SDF与其特异性受体CXCR4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与细胞间信号传导、细胞迁移有密切关系的耦联分子对。研究表明SDF-1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6〕: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它是造血干细胞动员和归巢的关键因子,同时作为趋化因子也影响组织血管发生、胶原蛋白产生、B淋巴细胞和骨髓组织生成。

目前的临床研究,已观察了SDF-1在白血病患儿血清、血浆的高度表达〔3〕,也观察了SDF-1在白血病成人血清、CSF的高度表达〔7〕,这些均提示该指标的高表达对于该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评估及髓外浸润有着一定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未治疗CNSL组入院时CSF中SDF-1α表达水平提高显著,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的重要特征。CNSL患者CSF SDF-1α表达异常,并且在CNSL治疗后持续异常,并有可能复发,其原因可以通过进一步实验加以研究。

N-CNSL组入院时CSF中SDF-1α表达升高可能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微小残留白血病恶性克隆有关,同时表达增多的SDF-1α对白血病细胞又可能起到维持生存、促进增殖作用,参与形成中枢神经系统微小残留病的形成与增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没有采用随机化临床试验是缺陷。

4 参考文献

1王 艳,刘晓日,殷小成.SDF-1/CXCR4在急性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9;36(6):577-9.

2龚 堡,董归然.SDF-1/CXCR4生物轴与儿童恶性肿瘤的转移〔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3):237-9.

3李婉丽,杨惠军,郑敏翠,等.SDF-1、CXCR4和hs-CRP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4):794-5.

4First MIC Cooperative Study Group.Morphologic,immunologic,and cytogenetic(MIC) working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Cancer Genet Cytogenet,1986;23(3):189-97.

5朱易萍.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5):340-2.

6蔡 剑,王 佳.SDF-1/CXCR4与泌尿系肿瘤的研究进展〔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4-8.

7温 泉,陈日玲,蔡康荣,等.SDF-1/CXCR4在小儿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19(2):324-6.

猜你喜欢
骨髓白血病干细胞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赞美骨髓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微小RNA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治疗有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