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老龄化家庭养老需求及对策

2014-09-13 07:20李淑云张伟新宋久存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2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子女养老

李淑云 张伟新 宋久存

(辽宁医学院护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由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且人口众多,所以完全模仿发达国家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的道路是不可行的,加之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因此我国养老应该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在制定政策、提出建议时要以家庭照顾为主、社会支持为辅,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1〕。本研究旨在探讨独生子女老龄化家庭养老需求的状况及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整群随机抽取辽西地区的5个城市 (锦州、盘锦、阜新、朝阳、葫芦岛)的480名独生子女父母,男312人,女168人。41~49岁58人,50~60岁409人,61~70岁13人。已婚445人,离婚25人,丧偶10人。月均收入2 000~3 000元占31.5%;1 000~2 000元占28.5%。主要的经济来源依次是工作收入、配偶提供、子女提供。481名独生子女中男252人,女229人。18~33岁,25~30岁占32.8%。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22.9%,大专学历者占73.0%,高中及高中以下占4.1%。已婚人数仅占9.1%。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②头脑清醒者。排除标准:①子女有伤残者;②不愿意合作者。

1.2调查方法 为描述性研究,以社区作为调查研究场所。自制问卷一(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调查问卷),包括:①父母个人一般信息资料,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等;②健康生活状况,包括生活自理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③养老意愿。自制问卷二(城市独生子女养老压力调查问卷),包括:①子女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②体力压力;③经济压力;④心理压力。2013年4~6月现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一)500份,回收480份(96%)有效问卷;发放问卷(二)500份,回收481份(96.2%)有效问卷,通过3个变量来测量心理健康状况,分别是“遇到不好的事情是否能想得开”、“觉得很孤独吗”及“现在感觉快乐吗”。

2 结 果

2.1独生子女父母与子女的居住状况 77.3%独生子女父母与配偶在一起居住,只有12.5%与子女一起住。原因之一是大多数独生子女尚处于异地求学状态,其二是子女在婚后需要更多的空间。

2.2独生子女父母的健康状况 独生子女的父母的身体状况处于“很好”(36%)或“良好”(31%),仅有5%不太好和不好。原因可能为年龄大多数集中在50~60岁,目前他们的身体还比较健康,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但年龄的增加必然导致其身体功能变差。而身体状况较差的均患有老年常见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炎等。心理健康自我评价遇事很想得开37.1%、较想得开42.7%、有时想得开19.0%、较想不开1.3%。孤独感不觉得40.2%、不太觉得35.6%、有时觉得21.0%、较经常觉得1.7%、经常觉得1.5%。很快乐20.2%、较快乐54.6%、一般15.2%、较不快乐5.7%、不快乐4.3%。

2.3独生子女的月收入情况 无收入者占54.3%。已参加工作的独生子女中月收入3 000元以下占77.8%;3 000~5 000元占17.5%;5 000元以上占4.7%。

2.4独生子女父母期望的养老方式 57.7%选择居家养老,29.2%社会机构养老,7.3%社区养老,5.8%从未考虑过。

2.5独生子女父母选择居家养老的原因 67.6%的人不想远离亲人;28.3%不想离开熟悉的环境;1.6%社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不高。

2.6针对选择养老机构的独生子女父母情况(按月承受的养老收费计算) 选择500~700元/月占52.7%;800~1 000元/月占23.6%;500元/月以下占13.2%;1 000元以上占10.5%。

2.7对社区服务及设施方面的养老需求 问卷中“您的社区中是否有养老服务”一项,确认“有”的占 42.2%。大多数被调查者期望自己居住的社区能够提供养老服务,希望社区养老在自己的城市快速发展起来,这样就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度过晚年。在回答“您需要的社区服务内容和设施”,独生子女父母的需求程度依次为:老年活动室25.2%,家庭保健医生15.0%,户外健身点14.4%,紧急服务13.1%等。

2.8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将来养老的担心 主要表现在生病的治疗费用、生活无人照料、子女工作忙,生活压力大,在给予父母情感慰藉方面缺如等。见表1。

表1 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将来养老的担心程度(%)

2.9辽西地区独生子女赡养父母的压力分析 独生子女养老意念:“认为照顾父母是自己的义务”的占98.4%,说明独生子女的孝心还是存在的。“自己家中是否有老人需要照顾”,选择“没有”的占 41%。“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顾”的独生子女中,有1位老人需要照顾的占17.7%,2位67.8%,3位6.7%,4位6.9%,4位以上0.5%。认为照顾老人对生活、学习和工作没有影响的独生子女占60.1%;认为有影响的占14.1%;认为一般占25.8%。对“日常照顾老人的内容”排在首位的是“陪老人解闷、聊天”(占38.2%)、第2位的是“带老人体检、看病”(占28.7%)、第3位的是“为老人买日用品”(占26.4%)。

3 讨 论

大多数人能独立生活,没有子女照顾的需要和愿望,甚至很多父母还有精力和时间为子女照看孙辈。总之,独生子女父母目前还是愿意在家里养老。但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生活不能自理时,当回答“如生活不能自理时,所选的养老方式”,大多数独生子女父母不得不选择另一种新的养老方式。目前辽西地区的养老机构中,大多数是民办的,养老以盈利性质的为多。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是按不同的服务类型进行收费的:能自理的500~600元/月;半自理的:600~800元/月;全护理的:900~1 200元/月。很多人担心随着物价的上涨,退休金的收入是否能够支付得起养老机构的费用,而大多数独生子女父母的主要收入是退休金,因此亟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手段之一。辽西地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从机构数量到机构设施,乃至机构服务方面还差很多,远不能满足人们养老的需要,希望政府在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给予政策和财力支持。独生子女对老人的照料主要体现在精神慰藉及日常生活照料两方面,还没有完全担负起照顾老人的重担,随着父母逐渐变老、自理能力逐渐下降,父母的养老负担对独生子女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首先,老年人加强自我养老观念,及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方面可以趁自己年轻时为自己年老后做好“经济准备”;另一方面老年人在年轻时应当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保持身体健康;第二,融入社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参与度,在思想上不依赖子女。

独生子女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孝道,“尊老、敬老、养老、爱老”美德应该被继承并发扬,牢记养老是作为子女必须应尽的义务,成家后要尽量选择与父母离父母近的地方工作和居住。就近居住不但减少空巢家庭的产生问题,也能在父母养老过程中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注。社会应为减轻独生子女的工作压力提供支持,使其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年人。

政府应加大专门针对独生子女父母所设立的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力度,减轻独生子女父母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资金负担、增大养老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积、提高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金水平。政府还可以鼓励独生子女父母参加商业保险,通过商业保险来弥补政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存在的不足,可设立专门的独生子女社会保险业务,为解决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增加途径。政府应加强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减轻独生子女父母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金的负担、扩大养老保障制度的社会覆盖面积、提高其养老金水平,积极宣传、鼓励独生子女父母参加商业保险,弥补医疗保险和政府养老保险的不足,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独生子女社会保险业务,为解决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开辟新途径〔2〕。政府可设立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救助基金,对经济条件差的老人给予经济补助,对于子女居住外地而又没有能力承担照护费用的老人给予紧急援助。为独居的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上门服务的政策,减少其生活中的不便。对与父母同居住或就近居住的独生子女家庭给予住房、医疗费用、交通费用等方面的优惠和补贴。

老年人不只是被关怀的对象,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制造者〔3〕。政府应当大力发展且多组织老年文体娱乐活动,让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减少寂寞感,提高其精神生活的质量。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增加其再就业途径,使老年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政府可以提供减少税收、扶持贷款等支持政策,养老机构可以引进社会资本,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养老事业,将养老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新的途径。在增加社区和养老机构的数量的基础上,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养老机构要建立服务人员分批、分期培训及分层次培养的管理制度,逐渐提高全社会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此同时政府应增加资金投入,以优厚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他们的特长,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在增加资金投入和引进人才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社区和养老机构的管理。现有社区和养老机构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和养老机构的作用,使其资源的使用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3〕。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增加服务设施建设,如老年活动室,家庭保健医生,户外健身点,紧急服务等。总之,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不断地协调国家、社区、家庭、个人之间的资源,理清相互之间的责任与义务,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4〕。

4 参考文献

1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5.

2于 娜,钟小浜.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2:1-84.

3张 楠,倪 勇.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者问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1-53.

4刘馨涛.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J〕.中国商界,2008;10:121-58.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子女养老
养老生活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养老更无忧了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