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分析

2014-09-13 07:20王国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2期
关键词:节律亚组动态

王 璐 王国玉 赵 翠 李 伟 李 彤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50岁以前男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在女性绝经后其高血压的发病率开始上升,70岁以后女性的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这与女性性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有关〔1〕。人体血压在昼夜24 h内呈现双峰一谷的生理性节奏性波动,即杓型血压曲线,部分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呈现异常血压曲线〔2〕,进而加速了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进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中间状态。及早预防及治疗MCI可阻止其向痴呆发展。本研究探讨MCI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异常动态血压曲线与MCI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中符合MCI标准的患者125例为MCI组,另外选取同期年龄相符的认知功能正常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均年龄≥60岁,近6个月内未使用过性激素类药物,高血压病程1~30年,文化程度为中学及以上。MCI诊断参考Petersen等〔3〕1999年制定的标准,并采用中文版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定,≥26分为认知功能正常,18~26分为MCI。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即:在非同日测量血压3次,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排除标准:(1)严重心脏病者,有恶性肿瘤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既往有脑血管病病史者;(3)不能从事日常活动者;(4)继发性高血压者;(5)既往有脑外伤、药物乙醇中毒及服用可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者;(6)有精神病史及抑郁症;(7)既往无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史;(8)卵巢疾患及双侧卵巢已手术切除者。两组均按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4个亚组:杓型血压组(正常动态血压曲线、夜间血压下降率10%~20%)、非杓型血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超杓型血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20%)、反杓型血压组(夜间血压无下降反而升高者)。

1.2动态血压监测 采用德国TM-2430型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袖带缚于左上臂,调定日间(06∶00~22∶00)自动充气测压1次/30 min,夜间(22∶00~06∶00)自动充气测压1次/60 min,记录时间为24 h,监测成功率≥85%有效。受试者日常活动不受限。有效测量值范围收缩压60~260 mmHg,舒张压40~160 mmHg,监测值超出上述范围时,监测仪自动删除后重测补充。从记录的原始数据统计出日间平均压(DMBP);夜间平均压(NMBP);夜间血压下降率(ΔMBP)=(DMBP-NMBP)/DMBP×100%。所有受试者动态血压监测仪器的佩戴及结果的记录均由我科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1.3生化指标检测 于我院检验科行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检测,所有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R×C列联表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一般指标比较 两组年龄、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BMI)、FBG、LDL-C、TG、TC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2.2两组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分析 MCI组中,与杓型亚组比较,非杓型、超杓型、反杓型亚组所占比率较高(χ2=70.302,P=0.011;χ2=87.32,P=0.000;χ2=79.32,P=0.001);与非杓型亚组比较,超杓型及反杓型曲线亚组所占比率较高(χ2=44.73,P=0.043;χ2=59.48,P=0.026)。而超杓型与反杓型曲线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杓型亚组所占比率较非杓型、超杓型、反杓型亚组高(χ2=46.73,P=0.042;χ2=55.48,P=0.023;χ2=67.23,P=0.021),见表2。

表2 两组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分析〔n(%)〕

3 讨 论

女性在围绝经期以后其体内雌性激素的水平逐渐下降,雄性激素相对升高,可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升高、交感神经活性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盐敏感〔1〕,上述机制加速了绝经后女性血压升高的进程。绝经后女性逐渐迈入了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功能会随着身体功能的老化出现相应的衰退。雌激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是其对认知功能保护作用的基础。雌激素可促进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表达上调,故雌激素可通过调控BDNF表达而改善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4〕。

高血压作为血管性疾患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的发生密切相关。Tervo等〔5〕就对认知功能正常的747人进行3年的随访研究,发现高血压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6,95% CI=1.05~3.29)。人体的血压在昼夜24 h内呈现有节律的杓型波动,表现为清晨醒后血压逐渐升高,在上午6∶00~8∶00左右出现第1个高峰,此后血压趋于平稳,16∶00~18∶00左右出现第2个高峰,夜间进入睡眠后,血压逐渐下降,到凌晨2∶00~3∶00降至最低〔2〕。这种血压的节律性变化,可以保证器官有足够血流量。因此,动态血压更能反映人体的实际血压水平,较偶测血压更能及早准确地评估高血压病情程度、提示靶器官损害及预后〔6〕。昼夜血压节律异常更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这是因为非杓型及反杓型高血压患者长期处于异常血压节律状态,夜间无明显的血压降低,心脑血管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引起脑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引起大脑慢性缺血,造成脑白质病变,从而进一步加重了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而超杓型血压节律的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夜间低血压将会影响脑的血流灌注,而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长期颅内低灌注使大脑慢性缺血、缺氧,能量代谢障碍、蛋白质合成代谢异常、脑白质和海马区神经元损伤,从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7〕。

本研究表明异常血压节律与MCI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昼夜血压节律变化越大,MCI发生率越高。Kilander等〔8〕对999例50岁年龄的高血压患者进行20年的随访研究,结果得出,全天血压偏高及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均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国内亦有研究显示,高收缩压及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有关〔9〕。在一项对于老年人认知功能与动态血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非杓型、超杓型及反杓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低于杓型组,而超杓型及反杓型组MMSE评分又明显低于非杓型组〔10〕。

综上,有异常血压节律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MCI,其发展为痴呆的风险性更大。故临床上应对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常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检查,根据血压节律合理有效地降压,更好地预防MCI的发生及其向痴呆的进展。需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4 参考文献

1胡 哲,高平进.绝经后女性高血压〔J〕.中国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8):881-3.

2Chavanu K,Merkel J,Quan AM.Role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Am J Health Syst Pharm,2008;65(3): 209-18.

3Petersen RC,Smith GE,Waring SC,et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outcome〔J〕.Arch Neurol,1999;56(3): 303-8.

4Sawai T,Bernier F,Fukushima T,etal. Estrogen induces a rapid increase of 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 activity in the hippocampus〔J〕.Brain Res,2002;950(1-2):308-11.

5Tervo S,Kivipchs M,Hanninen T,etal.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population-based three-year follow-up study of cognitively healthy elderly subjects〔J〕.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2004;17(3): 196-203.

6蔡淑娥,赵水平.高血压病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12):102,105.

7Reinprecht F,Elmstahl S,Janzon L,etal.Hypertension and changes of cognitive function in 81 year old men: a 13-year follow-up of the population study “Men born in 1914”,Sweden〔J〕.Hypertension,2003;21(1):57- 66.

8Kilander L,Nyman H,Boberg M,etal.Hypertension is related to cognitive impairment: a 20-year follow-up of 999 men〔J〕.Hypertension,1998;31(3):780-6.

9徐军霞,吴海棠,张冬梅,等.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9):827-31.

10尹东华,周 辰,潘晓东,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认知功能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2;41(33):3493-4.

猜你喜欢
节律亚组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空间里的时间:微重力等环境下的生物节律研究
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核团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
动态
主动脉标化的儿童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