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与身心健康状况及需求

2014-09-13 07:2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2期
关键词:慢性病心率子女

薛 慧 冉 俐 王 严 方 锐 臧 莉

(三峡大学医学院机能学部,湖北 宜昌 443002)

机构养老是构建家庭、社区和设施相互支持的照护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载体和支撑〔1〕。本研究旨在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心理状态、身体健康等。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宜昌市区及周边9所养老机构年龄 60 岁及以上、无急性病发作、能独立或由他人协助完成调查问卷的老年人210人。文盲37.63%,小学24.73%,初中12.90%,大学及其他24.74%;有退休金的49.28%,靠子女供养的24.40%,其他26.32%;女性入住率高于男性;丧偶73.98%,离婚占4.00%。70%的老人是由于丧偶、无人陪伴与照料而入住的,仅11.84%的是完全自愿入住的。近70%的能够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心率异常者占6.41%;随年龄增长老人听力、视力逐渐下降,牙齿数逐渐减少。

1.2研究方法 ①采用自制老年健康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过去职业、来院原因及生活习惯,心理情绪、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与子女关系等相关内容。患病情况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肿瘤、骨骼关节疾患、胆道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共发放23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达91.30%,其中男66份,女144份。②通过与老年人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辅助调查。

1.3指标检测 对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并记录相关数据。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听力、牙齿等。计算体质指数(BMI),以BMI < 18.5 kg/m2为消瘦,18.5~23.9 kg/m2为正常,≥24 kg/m2为超重〔2〕。血压测定: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为高血压。心率测定:60~100次/min为正常范围,超出其范围为心率异常〔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心理健康状况 60~80岁老人对目前生活满意的为52人(59.09%),81岁以上82人(67.21%)。65%~75%期望居住在养老机构,且与年龄、性别、生活依赖程度无关。25%离婚的老人心理情绪较差。文化程度对以上情况无明显影响。60%愿意外出活动并进行相应的健身运动,如散步、老年操、太极拳等。心理情绪好、与子女关系融洽及闲暇时间参加活动的睡眠质量好。养老机构老年人与子女关系融洽、闲暇时间参加娱乐活动对心理情绪有良好影响;与子女吵架或闲暇时间不参加娱乐活动者心理情绪差的比率较高。见表1。

表1 养老机构老年人与子女关系对心理情绪的影响(n)

2.2慢性病的发病情况 患有各种慢性病者198人(94.29%),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为多,主要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患1种慢性病者占37.37%,2种34.34%;3种及以上者28.28%。养老机构男性老年人患高血压比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另外,无论男女,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发生率相应有所增加。同时养老机构男性老年人总超重率高于女性(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肥胖率呈减少趋势。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男女性高血压发病率及超重率的比较(%)

3 讨 论

入住老人大多能安于现状,基于自身条件从心理上接受机构内养老,满意度较高。且女性的满意度高于男性,这与其他调查结果不同〔4〕。老人心理情绪与子女关系、是否参加娱乐健身活动、睡眠质量、生活环境及物质条件相关。所以子女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尽可能多探望老人;养老院工作人员要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慰藉;鼓励老人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使他们身心舒畅、生活丰富多彩,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5〕。同时各种性质的养老机构均需加强基础设施、院内环境及生活条件等方面的改善,使入住老人有更高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老年人由于特殊的体质,其营养素的结构水平不同于成年人,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健康问题〔6〕。Arnet等〔7〕指出改善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对改善老年人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社会负担都有深远的意义。老年人体育锻炼与慢性病多少成正相关,患慢性病较多者应注重体育锻炼〔8〕。调查发现喜欢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的老年人精神饱满。相关机构应加强康复健身器材和锻炼场地配备,积极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知识水平,帮助老年人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促使其采纳科学合理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4 参考文献

1陈可冀,张亚群,洪国栋,等.积极应对我国老龄问题的建议〔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777-84.

2周北凡.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3张良洁,梁 群,高晓贤,等.健康人心率变异时域法正常值分析〔J〕.心电学杂志,1998;17(1):2-4.

4赵 明,姜丹丹,邵 荣.老年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A):12-61.

5吕 林,杨建辉,吕牧轩.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7(31):3343-4.

6黄瑞琦,茅露平,沈 莉.上海市长宁区养老机构部分自理老人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4):386-7.

7Arnet JW,Zahler LP.Dietary intake and health habits of healthy,retired,elderly men〔J〕.J Nutr Elder,1993;12(3):43-58.

8李志菊,胡 志.合肥市社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安徽医学,2009;30(10):1212-5.

猜你喜欢
慢性病心率子女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心率多少才健康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