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及实施

2014-09-15 13:03张强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优化小学语文

张强

摘 要: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反馈教学信息的主要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及实施做出如下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05-01

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业教学,教师可以清楚的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的作业设计对语文教学效果保障具有很大作用,教师通过对作业有效设计,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并熟练掌握已学知识。

一、作业设计突出趣味性

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从而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下面几方面作业设计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想象作业。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给学生留有宽广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敢于大胆的去想象,通过想象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假设自己是某篇课文的作者,那么自己会写出哪些场景。这种模式的作业设计可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自我价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表演作业。小学生处在一个好奇心特别强的阶段,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模仿能力也很强。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完成作业,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课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在表演课文内容时,教师根据课文角色安排学生扮演,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思维也得到了发散,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绘画作业。处在童年时期的小学生,对绘画都有很大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设计作业时安排绘画作业,通过绘画使学生表达出课文内容,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绘画作业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配图,由于课文内容的不同其学生所配的图也是不同的,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以上几种模式作业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做、听、说、看、想等方面协调合作,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要将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彻底改变,要研究要创新,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态度,从而确保语文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作业设计突出层次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知道,无论班级的人数是多少,都会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类学习层次。这三类学习层次,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基础进行划分的,即便是在同一个层次的学生,也是会存在一定差异的。所以,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充分的考虑到这种差异性,设计作业时就要做到层次化。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并且尊重学习中学生所产生的个体差异性,这是主体性学习的重要特点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中,如果未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所做的作业都是一致的,这样必然会出现部分学生吃不了,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这样无论对于哪一类学生而言,其语文能力发展都会受到阻碍。所以,教师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对其作业要求也应有所侧重。例如写观察日记,对优秀生要求其仔细观察,详细描写,语句要通顺,并且要表达出自己情感;对于中等生,要求其细致观察,描写具体,表达内容有条理性;对于后进生,要求其仔细观察,抓住被观察对象特点,写一段话便可。作业设计层次化还表现在学生自己设计作业上。教师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兴趣和能力,自己来设计作业。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并品尝到自己的成功感,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教师可以在每单元全部学完后,由学生自己给自己出一套试卷,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换完成作业,并互相批改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自己认为重点的知识,并且也清楚自己遗漏了哪些知识,在互相批改作业时也巩固了已学知识。

三、作业设计突出多样性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极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也很强,但是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热忱度却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注重形式,突出作业的多样性,使学生始终对作业保持兴趣。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要素,教师应在作业设计时将这四要素穿插其中。

1、听作业。听作业可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资料,通过播放音频,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思想关情。

2、读作业。读作业倾向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作业,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可以与家长交流,这不但培养了学生高尚情操,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文学能力。

3、说作业。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解能力是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布置说作业,使学生将所学课文讲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听,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读出角色对白,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4、做作业。使学生动手实践,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相应的设计实践作业。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业设置应多设计一些趣味性、层次性、多样性、实践性的内容,充分的激发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小学语文作业才是有效的,才能充分的发挥出作业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彭晓霞.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及实施[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 曾 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 任文霞.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学周刊,2013,14:158.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优化小学语文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