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

2014-09-15 09:32荆兵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提升新课改

荆兵

摘 要:语文是使小学生可以掌握祖国语言运用的重要科目,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它学科的重要工具,同时语文的素养的提高,也会带动学生行为举止的提升。新课标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标准,要面向学生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及创新思维。受到经济与环境的限制,农村教学质量和城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今小学语文教育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结合自身和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对于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展开了如下讨论。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24-01

新课标为小学语文提出了培养语文素养的教学要求,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的运用、语文知识的掌握及语文知识的积累等。而说、听、写、读作为语文能力的主要体现,也就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培养目标。口为语,书为文,故合称为语文,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对于学生说、读、听、写等多方面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全面运用感官的同时,领悟到语言的内涵,并达到熟练使用语言的目的,以此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听与说的训练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听与说的基本能力,教师应以此为基础,积极为学生构建听和说的训练空间。使学生在语言听说能力训练的同时,实现对语言中蕴含语义及内容的体会与感悟,正确掌握语言的修辞与表达结构,增强语言的运用及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例如经常组织学生听课文、对话、故事及阅读材料等,在其中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听懂,还要对说话的方式、语气、修辞等有所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感及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当学生听完之后,要让学生试着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听到的内容所大概表达的意思,及自身的感受。由于农村地域因素,常有方言及俗语,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语言表达的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采用规范的表达及正确的修辞,在自主阐述与教师的引领下,实现“说”能力的提高。

二、读与写的训练

我国文字历史悠久,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字,如同西方的字母,日本的表音假名,韩国模仿汉字结构的拼音谚文等,世界大多数文字都是以表音为主,仅为记录发音的符号。而我国不同的汉字却蕴含丰富含义,这是我国文字的优势,但相对拼音型文字来说也较为难学。低年级小学生应鼓励其勤动笔,将写和记结合,提高生字掌握量,当年级较高,掌握量也较多时,可鼓励学生多摘抄词汇与精彩的句子,积少成多,实现词汇的积累。并可组织学生去图书馆等地,自主选取有兴趣的读物,并在阅读后写出观后感。在培养读的能力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兴趣,选取学生喜欢的课文或是课外读物,引导学生以正确且带有感情的方式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且丰富其词汇量,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学习兴趣

先贤孔子曾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不难发现往往学生有兴趣的学习内容,最容易被学生理解与记忆,因此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小学生的认知思维还尚为薄弱,兴趣会受引导而产生影响,因此充分激发对于学生的热情,可以有效提高其对语文教学的兴趣。教学策略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传统教学方式受到教学进度、成绩考核的压力,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渐渐显得被动,不利于兴趣的产生。因此教师应当实施师生互动教学,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可自主参与到其中,并产生学习热情。例如在课文朗读中,可以分角色扮演式朗读,使以往的照本宣科式教学,变为生动的小品形式,且小品的主要参与者就是学生。

四、结合生活情景

语文不仅是单纯的语言表达,还可以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手段。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内容十分贴近现实生活,这也就需要教师可以将教材中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提炼出来,通过这些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与兴趣。

五、指导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固然能有所收获,但如果离开了教师的授予,学生则无法在自主学习中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毕竟教师的教学指导时间有限,这也就体现了授人以渔的重要性。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学生解答问题出现障碍时,不应直接将答案告知,应通过适当的启发,让学生自主将答案梳理出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解题的途径、思路、方法等讲授给学生,并使学生学会如何将知识进行归纳汇总,培养学生预习及复习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教学质量可以更为显著提高。

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小学学习阶段作为基础性阶段,其教学质量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将来,因此需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提升小学语文教育质量不但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使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同时语文是辅助理解其它学科的重要工具,因此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体成绩。总之,语文教师要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村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潘 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6).

[2] 韩贞刚.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9).

[3] 韩贞刚.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J].小作家选刊(徽学交流)2013(4).

[4] 马 刚.规范课内指导课外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吉林教育,2010(31).

[5] 师 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浅议[J].学周刊,2012(15).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提升新课改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